登录 | 注册
高级搜索
会计百科  >  会计  >  经济事项

经济事项

会计术语

  经济事项是指在单位内部发生的具有经济影响的各类事项。如支付职工工资、报销差旅费、计提折旧等。

目录

经济事项和经济交易的对比

  一、定义

  1、经济交易:实际发生在机构单位之间或机构单位内部的各种经济活动。从事交易的经济主体称为交易者,而机构单位(政府,企业和住户,常住和非常住单位)则是最基本的交易主体。

  2、经济事项:指在单位内部发生的具有经济影响的各类事项。

  二、基本特征

  1、经济交易:通常发生在企业与外部之间,是两个或者多个独立个体之间发生的活动。

  2、经济事项:通常发生在企业内部,是一个主体内部发生的活动。

  三、辨析“交易”与“事项”的意义

  1、“交易”是多个对手方之间进行的活动,通常会影响损益表,其本身就是一种交易

  例如,企业将自身生产的产品,以非货币福利形式发放给职工。

  首先,我们判断,目前的职工,除了老国企以外,绝少存在内部职工的用工形式,大多都是合同制员工。企业与其他人签订劳务合同,购买他人劳务和企业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购买员工劳动,没有本质上的不同。企业和员工之间,实际上是一种“交易”。企业从市场上,购买了员工的劳动。该“交易”将会影利润益表。

  会计处理如下:

  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含税公允价值)

  借:应付职工薪酬(含税公允价值)

    贷;主营业务收入(不含税公允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通过观察,企业和员工是交易。企业把商品给职工发放福利,也属于一种交易。正是因为是交易,所以才需要按照公允价值确认收入,影响利润表。

  可见,将非货币资产给职工发放福利。在会计上“属于销售”。在增值税上“视同销售”。两者并无区别。

  2、“事项”是企业内部活动,通常不会影响损益表,亦不是一种交易。

  例如,企业清算时,将银行存款进行利润分配,其会计处理为

  借:未分配利润

    贷:银行存款

  这种行为,属于企业内部自身行为,其未分配利润的减少,并不会影响利润表。

  例如,企业进行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时,需要依次冲减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其会计处理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银行存款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资本公积不足时冲减)

      未分配利润(资本公积不足时冲减)

  这种行为,属于集团内部自身行为,其未分配利润的减少,并不会影响利润表。

  由此可见,部分未分配利润的变化,并不会通过利润表。由此会造成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勾稽关系被打破。此处可以理解为,资产负债表科目间的重分类。

  四、常见的交易和事项

  1、应付职工薪酬,属于交易。

  从定义角度分析:职工薪酬是企业为了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的报酬和补偿。

  从法律角度分析: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没有区别,都是企业对外购买的一种服务。企业与职工的关系,也是由劳动合同建立起来的契约关系。

  2、企业合并

  1)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属于事项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最终控制,属于集团内部行为,不涉及到任何经济利益的流出。

  故处理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时候,通常使用的科目为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这些非利润表事项。长期股权投资也按照账面价值核算。

  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属于交易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涉及经济利益的流出,且合并前后不受最终控制方的控制。

  故处理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时候,通常使用的科目为投资收益这些利润表事项。长期股权投资也按照公允价值核算。

  3)跨集团合并

  通常,跨集团合并,不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通常,国企之间跨集团合并,不能因为其最终控制方为国家,就判断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通常,同一个国资委下属的国企,跨集团合并,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3、处置各种资产:涉及到对外交易,属于“交易”,通常使用资产处置损益这个利润表科目。

经济业务事项

  通常将单位在日常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中的资金运动称为经济业务事项

  经济业务又称经济交易,是指单位与其他单位和个人之间发生的各种经济利益的交换;经济事项是指在单位内部发生的具有经济影响的各类事项。经济业务事项就是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规定,应当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经济业务事项主要有以下几项:

  (一)资产的增减和使用

  资产的增加

  购入资产:企业购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等时,需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或评估价值入账,同时记录相应的负债或资本公积。

  接受捐赠:企业接受他人捐赠的资产,应按照公允价值或捐赠方提供的价值入账,并确认相关税费。

  自建资产:企业通过自建方式形成的资产,如自建厂房、自建软件等,需按照实际发生的成本入账,包括材料费、人工费、折旧费等。

  资产的减少

  出售资产:企业出售资产时,需按照实际收到的价款扣除相关税费后入账,并注销原资产账面价值。

  报废或毁损:资产因自然损耗、技术淘汰或意外原因报废或毁损时,需注销其账面价值,并计入当期损益。

  对外投资或转让:企业将资产对外投资或转让给其他企业时,需按照评估价值或协议价格入账,并调整相应资产和权益项目。

  资产的使用

  折旧与摊销:对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需按照规定的折旧或摊销方法定期计提折旧或摊销额,并计入当期损益。

  资产减值:当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需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

  (二)负债的增减

  负债的增加

  借款: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款时,需按照借款本金入账,并确认相应的利息费用。

  应付账款:企业因购买商品、接受劳务等形成的应付账款,需按照实际发生额入账。

  预收账款:企业预先收取的货款或服务费用等,需按照实际收到额入账,并确认为负债。

  负债的减少

  偿还债务:企业按照协议偿还借款本金、利息或支付其他债务时,需注销相应负债账面价值。

  债务重组:企业与债权人就债务偿还达成新的协议时,需按照协议调整相应负债项目,并确认相关损益。

  (三)净资产(所有者权益)的增减

  净资产的增加

  资本投入:企业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资本时,需按照实际收到额入账,并增加实收资本或资本公积。

  利润积累: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在扣除所得税后,可转为未分配利润,增加净资产。

  净资产的减少

  资本退出:投资者撤回投资或企业减少注册资本时,需注销相应实收资本或资本公积,并减少净资产。

  亏损弥补:企业用未分配利润弥补亏损时,需减少未分配利润,相应减少净资产。

  (四)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增减

  收入的增加

  销售收入: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取得的收入,需按照实际收到或应收的金额入账,并确认收入。

  其他收入:如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等,也需按照实际收到或应收的金额入账。

  支出的增加

  购买商品或接受劳务支出:企业购买商品或接受劳务时发生的支出,需按照实际支付额入账,并确认为成本或费用。

  投资支出:企业对外投资发生的支出,需按照实际支付额入账,并确认为投资成本。

  费用的增加

  管理费用: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费用,如办公费、差旅费等,需按照实际发生额入账。

  销售费用: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如广告费、运输费等,也需按照实际发生额入账。

  财务费用: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如利息支出、手续费等,同样需按照实际发生额入账。

  成本的增加

  生产成本: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需按照实际发生额计入产品成本。

  期间成本: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不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需按照实际发生额计入当期损益。

  (五)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利润的计算

  企业需根据收入、费用、成本等项目的汇总数据,计算出当期利润总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其中,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

  所得税的计算与缴纳

  企业需根据利润总额和税法规定,计算出当期应纳所得税额,并按时缴纳。所得税费用需计入当期损益。

  利润分配

  企业需根据税后利润和利润分配政策,制定利润分配方案。利润分配可能包括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等。

  (六)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转回

  企业需定期对各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当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需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若后续资产价值回升,且高于其账面价值时,可转回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公允价值变动的核算

  对于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企业需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动情况,定期调整其账面价值,并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外币业务的核算

  企业发生外币业务时,需按照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或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入账。对于外币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目,需分别采用不同的折算方法和会计处理原则。

  关联方交易的核算

  企业与关联方之间发生的交易,如购买商品、提供劳务、资金借贷等,需按照公允价值或协议价格入账,并披露关联方交易的性质、类型、金额等信息,以确保会计信息的透明性和公正性。

  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

  当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发生变更时,需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并披露变更的原因、影响数等信息。会计政策变更需采用追溯调整法或未来适用法进行处理;会计估计变更则需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处理。

  或有事项的核算

  对于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或损失的或有事项,如未决诉讼、未决仲裁、对外担保等,企业需根据谨慎性原则进行会计处理,并披露相关信息。当或有事项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且金额能够可靠计量时,需确认为预计负债。

  政府补助的核算

  企业收到政府补助时,需按照补助的性质和用途进行会计处理。对于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需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对于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则需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或冲减相关成本费用。

附件列表


0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

上一篇 经济业务事项    下一篇 会计政策原则

标签

参考资料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2024年)|白银市人民政府   https://www.baiyin.gov.cn/sczj/fdzdgknr/lzyj/zcfg/art/2024/art_0f1df345673049a6a409dc91a6fc40ee.html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