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
确认条件
存货特点
1、与无形资产相比,存货是一种有形资产,与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存货作为资产的组成部分,要能够对其成本进行可靠的计量。
2、存货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在企业中存货往往处于不断销售、消费、购买或更换的过程中,具有流动性快、流动性明显的特点。
3、存货具有时效性和潜在损失的可能性。在正常的经营活动中,存货可以定期折算为货币资产或其他资产,但对于长期不能使用的存货,可能转为积压货物或降价出售,造成企业损失。
4、存货的状态具有可变性。原材料被加工后成为产品,虽然原材料于产品都属于存货,但无论从形态、价值、作用存货都发生了变化。
存货成本
1、采购成本
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2、加工成本
存货的加工成本,包括直接人工以及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企业应当根据制造费用的性质,合理地选择制造费用分配方法。
在同一生产过程中,同时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并且每种产品的加工成本不能直接区分的,其加工成本应当按照合理的方法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3、其他成本
存货的其他成本,是指除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以外的,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存货计价方法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
1、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假定“先入库的存货先发出”,并根据这种假定的成本流转次序确定发出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
2、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在每次收货以后,立即根据库存存货数量和总成本,计算出新的平均单位成本的一种计算方法。
①存货的移动平均单位成本=(本次进货之前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进货之前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的数量)
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的数量×移动平均单位成本
③月末库存存货的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月末存货的移动平均单位成本
①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本月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存货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
②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③本月月末库存存货的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4、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亦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辨认法,分批实际法,其特征是注重所发出存货具体项目的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之间的联系,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存货披露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存货有关的下列信息:
(一)各类存货的期初和期末账面价值。
(二)确定发出存货成本所采用的方法。
(三)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依据,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当期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当期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以及计提和转回的有关情况。
(四)用于担保的存货账面价值。
存货可变现净值
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存货的可变现净值由存货的估计售价、至完工时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和估计的相关税费等内容构成。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规定,存货可变现净值的应用包括以下内容:
(一)可变现净值的特征可变现净值的特征表现为存货的预计未来净现金流量,而不是存货的售价或合同价。
企业预计的销售存货现金流量,并不完全等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存货在销售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以及为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还可能发生的加工成本等相关支出,构成现金流入的抵减项目。企业预计的销售存货现金流量,扣除这些抵减项目后,才能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二)以确凿证据为基础计算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凿证据,是指对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有直接影响的客观证明,如产成品或商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与产成品或商品相同或类似商品的市场销售价格、销货方提供的有关资料和生产成本资料等。
(三)不同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1、产成品、商品和用于出售的材料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当以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
2、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当以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
3、资产负债表日,同一项存货中一部分有合同价格约定、其他部分不存在合同价格的,应当分别确定其可变现净值,并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进行比较,分别确定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或转回的金额。
存货账务处理
原材料会计分录
1、取得
①发票与材料同时到时:
借:原材料
贷:银行存款
如有运费、调拣费等入库前必要的花费都计入原材料成本。
②发票先到时:
借:在途物资(含运费)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
贷:银行存款
发生运费、装卸费等:
借:在途物资(含运费)
贷:银行存款
货物入库时: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③材料已到,月末发票账单未到时:
a、暂估入库
借:库存商品——产成品XX/原材料
b、等材料或产品入库
借:库存商品——产成品XX/原材料(红字)
贷:应付账款——应付暂估入库(红字)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c、如暂估入账期间原材料被使用或商品以售卖
借:原材料(红字)
贷:生成成本/制作费用(红字)
重新做成本:
借:原材料
贷:生成成本/制作费用
委托加工物资会计分录
1、发出物资
借:委托加工物资(实际成本)
贷:原材料(计划成本)
库存商品等
2、支付加工费用、应负担的运杂费等:
借:委托加工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3、缴纳消费税(直接销售产品)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银行存款等
注:用于直接销售的消费税应税产品委托加工,原则上在被托方所在地缴纳消费税,消费税直接计入产品成本不单独计提。
4、连续生产的应税品
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贷:银行存款等
注:用于连续生产的委托加工品,单独计提消费税,可用于抵扣本产品后期的消费税。(需生产后依然是消费税应税商品)
5、收回加工品及剩余物资
借:原材料
库存商品等
贷:委托加工物资
材料成本差异(或借方)
包装物会计分录
1、生产领用,构成产品组成部分
借:生产成本
贷:包装物
2、随产品出售且包装物不单独计价
借:销售费用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包装物单独计价时: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3、包装物出借
①收押金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
②结转成本(出借中的损失费用折旧之类)
借:销售费用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4、包装物出租
①收租金
借:银行存款(或其他应收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②结转发出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③收押金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
④没收押金(相当于销售包装物)
借:其他应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低值易耗品会计分录
1、购买时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2、领用时: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库
3、第一次领用时摊销其价值的一半:
借:制造费用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4、第二次领用时摊销其价值的一半:
借:制造费用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同时: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
存货清查会计分录
1、存货盘盈时:
批准前:
借:原材料等
批准后: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2、存货盘亏时:
批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原材料等
批准后:
(1)因收发计量、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的盘亏,计入管理费用。
(2)因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导致的盘亏,计入营业外支出。
(3)应收责任人、保险公司的赔款,计入其他应收款。
借:管理费用
营业外支出
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提醒:进项税作转出处理
因管理不善,造成的存货损失需要转出进项税。转出的额度对应损失的实际金额×适用税率。
借:管理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存货审计
审计内容
1、整体方面
存货审计的内容为:
(1)评审企业存货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2)审查存货增减业务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3)验证存货账面余额的真实性和正确性;
(4)审查存货保管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5)审查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和会计处理的正确性。
2、存货内部控制制度评审方面
主要审查内容为:
(1)企业有无明确的存货职责分工制度;
(2)企业是否建立了存货业务程序与手续制度;
(3)企业是否建立严密的存货保管制度;
(4)企业是否建立存货的定期盘点和对账制度。
3、存货采购业务方面
主要审查:
(1)企业存货采购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正确性;
(2)企业存货采购成本的构成和成本计算是否真实、合规、正确;
(3)企业存货采购业务账务处理的真实性、合理性和正确性;
(4)企业存货非货币性交易的正确性;
(5)企业存货验收入库的真实性和正确性。
审计流程
开展存货审计,大致按照如下流程来进行:
(1)确定审计机构
由存在存货审计服务需求的公司对市场中的审计机构进行选择,确定审计机构,并告知其审计服务需求;
(2)审计公司对委托企业的经营情况及存货状况进行了解,评估审计风险若评估通过,则双方签订审计服务协议,明确审计时间、费用、具体审计项目以及双方权责、义务等;
(3)成立专项审计小组
审计公司成立专项审计小组,对委托公司提供基本材料进行全面、深入了解、把握;
(4)制定存货审计工作计划
审计人员在对公司存货状况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工作计划,以为审计工作开展做好准备;
(5)下达审计通知书
一般在审计工作正式开展前三日,审计公司将会向委托企业发放《审计通知书》;
(6)审计人员入场
在该环节,审计人员需先与委托企业负责人取得联系,告知其审计内容及所需协助事项等;
(7)审计工作实施
在存货审计工作具体开展阶段,审计人员会依据审计工作计划,采取专业审计方法开展审计活动,同时也会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相关问题及线索进行详细记录。具体审查内容为:评审存货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审查存货增减业务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验证存货账面余额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审查存货保管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审查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和会计处理的正确性等。
在存货审计工作开展的基础上,审计人员会以审计期间发现的问题及线索为依据,编写审计报告初稿,并与委托公司交换审计意见。
(9)出具正式存货审计报告
如若双方对审计报告初稿内容达成一致,审计人员将会以此为基础,出具正式存货审计报告,同时,审计人员也会根据审计期间发现的问题,为企业提供相应的改善、改进建议等。
审计方法
常见的审计方法包括询问、观察、抽样检查、再执行等。存货审计也不例外,审计部门通过综合运用上述审计方法,应从以下几点检查存货管理中可能存在的漏洞:
1、审计人员通过调阅企业存货保管、存货领用、成本会计等方面的制度文件,了解控制环境、走访并实地观察生产车间、仓库、验收部门、以及财会部门的工作方式,深入了解存货管理各方面制度是否健全,不相容职责是否分离、手续是否完备。经过调查了解,对存货管理中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做出客观评价,指出其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失控之处,确定存货实质性审查的范围、重点。
2、审计人员抽查部分存货结算凭证,看是否附有招投标资料,按规定,存货在办理结算业务时,必须附有局集中采购招投标领导小组办公室签发的《集中采购准购证》。另外,关注同类物资一年内的采购数量、金额,判断单位是否将集中采购招标范围内的项目化整为零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规避招标。
3、对存货收入、发出、结存进行审计,一是测算期末存货价值是否等于存货的结存单价与结存数量的积,测试期末单价是否与采购成本、生产成本相符。二是要查看有无将材料采购成本挤入管理费用或多记进项税的现象;有无不该由材料采购成本负担的费用列入材料采购成本,如无款承付而支付的罚款、新建厂房工程购入施工材料的运费、采购人员的差旅费等。三是审查购入材料在有现金折扣的情况下,是否存在将现金折扣占为已有的情况。四是审查有无虚记存货业务,从而虚增当前利润的问题。
4、对存货截止期审计,一是抽查存货决算日前后若干天的购货发票与验收报告。有发票,但无验收报告,属于在途物资,看在途物资是否纳入盘点范围;有验收报告,但无发票,应暂估入账,审计时应看是否暂估入账。二是检查企业最后一张入库单和出库单,核对该号码之前的所有出、入库单是否均已入账,在结账日未开出的出库单和发票以及其后开出的出库单和发票,均不得作为结账日存货的减少。三是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存货销售记录,向客户或供应商函证,是否存在虚假销售情况。四是对被审计单位委托其他单位保管的或已作质押的存货,审计人员应当向保管人或债权人函证,判断是否存在人为调节库存材料的情况。
5、对存货跌价准备审计,一是查看存货的跌价准备的计提依据、方法是否合理、各个期间采用的方法是否一致,手续是否齐全。二是抽查部分计提存货的跌价准备的项目,检查其决算日后销售价格是否低于存货原始成本。三是核对相关会计科目,将存货的跌价损失发生额与存货的跌价准备科目核对,检查其账务处理是否正确。四是审查存货跌价准备的转回,检查资产负债表日,以前减计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计的金额应当恢复,恢复金额是否在原存货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是否以将存货跌价准备的余额冲减至零为限。
6、对实物资产进行审计,一是抽查存货盘点记录,并复点部分材料,以验证盘点记录的正确性、账实是否相符,出现差异,建议被审单位进一步查明原因,根据清查结果和存货有关规定做出盘亏、盘盈处理。二是查验存货的质量状态,注意有无过期的、失效的、毁损的,闲置的材料,建议被审计单位按存货的管理办法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办理报废手续、并充分发挥利用闲置材料。三是对材料的所有权加以鉴定,对于产权不明确的材料,需进一步的函证和核实,以便正确判断其所有权,防止以假乱真。
存货管理
常见问题
存货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1、存货的收入、发出、结存缺乏真实记录
材料领用记录生产成本及费用的归集、结转的记录人为因素较多,尤其在工程项目核算上更显现其弊端。比如,甲、乙两个工号同时开工,月末核算记录显示的是乙工号的材料消耗极少甚至为零,而甲工号的材料消耗多出一大块;原辅材料已经领用消耗,而实际上并未相应结转成本;原辅材料并未领用消耗,而实际上已经结转了成本;购入的材料已经领用消耗,购货发票未到,期末又没有按规定暂估入库,造成资产负债表期末存货记录减少甚至出现红字余额。
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在材料采购、产品销售环节往往由同一个人完成采购销售、付款收款、入库出库等全过程,使采购销售工作无章可依,还会提供暗箱操作的温床,增加了营私舞弊的可能性。
3、流动资金占用额高
因库存量大,导致流动资金占用额高,有的企业存货储备要占到流动资金总额的60%以上,给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带来很大的困难。
4、非正常存货储备量挤占了正常的存货储备量。
为控制流动资金占用额,在日常存货管理中尽量降低库存占用量,减少进货量,从而影响了正常生产经营所需要的合理存货储备量。
5、管理不到位
毁损待报废、超储积压存货储备在每年一次的清产核资中都要作为重点问题进行上报,但每年都是只上报,没有上级主管部门的批示,没有处理结果,致使毁损待报废、超储积压存货储备量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解决方式
解决存货管理的问题,有以下措施:
1、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规定,使账、物、卡三相符(卡是指物料购买卡,领用卡、存货卡)
存货管理要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规定,对货到发票未到的存货,月末应及时办理暂估入库手续,使账、物、卡三相符。
2、采用ABC控制法,降低存货库存量,加速资金周转
对存货的日常管理,根据存货的重要程度,将其分为ABC三种类型。A类存货品种占全部存货的10%~15%,资金占存货总额的80%左右,实行重点管理,如大型备品备件等。B类存货为一般存货,品种占全部存货的20%~30%,资金占全部存货总额的15%左右,适当控制,实行日常管理,如日常生产消耗用材料等。C类存货品种占全部存货的60%~65%,资金占存货总额的5%左右,进行一般管理,如办公用品、劳保用品等随时都可以采购。通过ABC分类后,抓住重点存货,控制一般存货,制定出较为合理的存货采购计划,从而有效地控制存货库存,减少储备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
3、加强存货采购管理,合理运作采购资金,控制采购成本
首先,计划员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对生产工艺流程及设备运行情况要有充分的了解,掌握设备维修、备件消耗情况及生产耗用材料情况,进而做出科学合理的存货采购计划。其次,要规范采购行为,增加采购的透明度。本着节约的原则,采购员要对供货单位的品质、价格、财务信誉动态监控;收集各种信息,同类产品货比多家,以求价格最低、质量最优;同时对大宗原燃材料、大型备品备件实行招标采购,杜绝暗箱操作,杜绝采购黑洞。这样,既确保了生产的正常进行,又有效地控制了采购成本,加速了资金周转、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4、充分利用ERP等先进的管理模式,实现存货资金信息化管理
要想使存货管理达到现代化企业管理的要求,就要使企业尽快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如ERP系统。利用ERP使人、财、物、产、供、销全方位科学高效集中管理,最大限度地堵塞漏洞,降低库存,使存货管理更上一个新台阶。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