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后利润
税后利润分配顺序
利润分配,是将企业实现的净利润,按照国家财务制度规定的分配形式和分配顺序,在国家、企业和投资者之间进行的分配。企业利润分配的对象是企业缴纳所得税后的净利润,这些利润是企业的权益,企业有权自主分配。根据法律规定,利润分配应按以下顺序进行:
第一步,计算可供分配的利润。
将本年净利润(或亏损)与年初未分配利润(或亏损)合并,计算出可供分配的利润。如果可供分配的利润为负数(即亏损),则不能进行后续分配;如果可供分配的利润为正数(即本年累计盈利),则进行后续分配。
第二步,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
按抵减年初累计亏损后的本年净利润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提取盈余公积金的基数,不是可供分配的利润,也不一定是本年的税后利润。只有不存在年初累计亏损时,才能按本年税后利润计算应提取数。这种“补亏”是按账面数字进行的,与所得税法的亏损后转无关,关键在于不能用资本发放股利,也不能在没有累计盈余的情况下提取盈余公积金。
第三步,计提任意盈余公积金。
第四步,向股(投资者)东支付股利(分配利润)。
公司股东大会或董事会违反上述利润分配顺序,在抵补亏损和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公益金之前向股东分配利润的,必须将违反规定发放的利润退还公司。
税后利润补亏
企业发生的亏损,5年内的税前利润不足弥补时,用税后利润弥补。
以税前利润或税后利润弥补亏损,均不需要进行专门的账务处理,只要将企业实现的利润自"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的贷方,其贷方发生额与"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的借方余额自然抵补;所不同的是以税前利润进行弥补亏损的情况下,其弥补的数额可以抵减企业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而用税后利润进行弥补亏损的数额,则不能在企业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抵减。但如果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则需作账务处理,借记"盈余公积"科目,贷记"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科目。
企业税后利润弥补亏损的意义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保护债权人的利益。税后净利润要首先弥补掉亏损,这样可以使企业利润尽量不被投资者侵占。
2、计算准确的可分配利润。税后净利润要首先弥补掉亏损,如有剩余才能作为可供分配的净利润,来计提公积金、公益金或者分红。这就在法律法规上限制了投资者的利润分配顺序和金额。
3、保证企业发展的后备资金。利润需要先行弥补亏损,这样就会使有亏损的企业不能随意分红,要将资金留在企业做扩大再生产的经济来源。
税后利润和现金流量关系
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是通过现金预算的编制进行的,现金预算是保证现金收支管理的重要工具。其中净损益调整法是现金预算编制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以预计损益表中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的税后利润作为现金编制的出发点,通过逐笔调整处理各项影响损益和现金余额的会计事项,把本期的税后利润调整为现金净流量的方法。
2、现金流量与税后利润的差异,可揭示税后利润品质的好坏。
所谓税后利润品质,是指对企业税后利润与现金流量之间的差异程度予以反映的一个概念。一般而言,税后利润与现金流量之间的伴随关系越强,表明企业的税后利润品质越好;即税后利润与现金流量之间的差异(数量上,时间分布)越小,说明税后利润的收现能力越强。税后利润品质越好,企业的流动性和财务适应性就越强。
综上所述,税后利润是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基础,而现金流量与税后利润的差异程度又可揭示税后利润的品质好坏。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企业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将不断增加。这些都会促使企业管理当局、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外部集团和个人,日益关注企业现金流量信息及创收现金的能力。现金流量及相关问题的研究,也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税后利润和现金流量差异
税后利润(收益)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分期确认,依据于费用同收入的配比和因果关系而形成的。而现金流量是反映企业现金的实际进出。税后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差异不仅体现在数量上,而且在对企业财务状况评价时所具有的作用也不相同。
在企业的整个存续期间,其税后利润和现金流量在金额上是完全相同的,但在某一个会计期间,在金额上完全相同则是一种巧合。这两者之间之所以会有差别,是因为采用不同会计概念和时间推移而造成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本性支出。
资本性支出在付款时是一种现金流出,但日后以折旧形式在其估计的使用年限内作为利润的冲销。因此,在任何一个会计期间,如果资本性支出超过折旧,超过数额就是现金流量低于税后利润的数额;反之,则相反。
2、存货的周转。
存货的增加,在购入付款时是一种现金流出,只有以后在售出而取得税后利润时才能冲销。因此,在一个会计期间,如果库存增加,现金流量就低于税后利润,其所低的金额就是这一增加额;当然,如果库存或在制品减少,则正好相反。
3、应收、应付款的存在。
应收账款反映的赊销收入和应付账款相对应的赊购支出在开出发票阶段就以利润计算,只有在以后用现金结算时才是现金流量的增减。因此,如果在一个会计期间应收账款增加,现金流量就会低于税后利润;而如果应付账款增加,现金流量就高于税后利润。反之,情况就相反。
4、其他额外资金的流动。
有额外资金进入企业,或企业偿还借款,这些都是现金流量,但只对资产负债表有某些影响,而对税后利润并无影响。
正是以上四个方面的相互制约,才形成了税后利润和现金流量之间的差异。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个不幸事实是:当企业在扩张时,资本性支出将超过折旧,各种存货周转量也会增加,同时应收款和应付款也将增加,因此,有利可图的扩张必然伴之以过高的负现金流量,这种现象被称之为“超过营运资金的经营”,即扩张时没有适当地控制负现金流量和随之投入所需增加的资本,这是造成企业破产的常见原因,也是企业经营亏损而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为正数,或经营获利而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却为负数的原因。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