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高级搜索
会计百科  >  审计  >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行政事业单位审计),是国家审计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依据法律规定对各级行政单位或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相关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及其基金、资金利用效果实行审计监督,通过审计,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行政计划及各项事业的圆满实现。

目录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要点

财务收支管理方面

  1、是否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账务处理;会计核算是否规范、及时、准确,是否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完整。

  2、检查被审计单位相关收支,是否存在违背“收支两条线”的规定,是否坐支、截留资金。

  3、检查被审计单位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是否合理合法,是否有乱收费情况,是否按照规定开具财政票据,并及时、足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有无以任何形式截留、挪用或者私分的情况,对应收未收项目是否查明情况,明确责任主体,落实催收责任。

  4、检查相关费用支出,结合被审计单位的一些具体费用报销规定,是否明确支出的内部审批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审批人是否在授权范围内审批,有无越权审批情况。是否全面审核各类单据,包括单据来源是否合法,内容是否真实、完整,使用是否准确,是否符合预算,审批手续是否齐全。支出凭证是否后附反映支出明细内容的原始单据,并由经办人员签字或盖章,超出规定标准的支出事项是否由经办人员说明原因并附审批依据。是否明确报销业务流程,按照规定办理资金支付手续。使用公务卡结算的,是否按照公务卡使用和管理有关规定办理业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是否严格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预决算管理方面

  1、预算管理:预算编制是否做到程序规范、方法科学、编制及时、内容完整、项目细化、数据准确。是否建立预算执行分析机制,以定期通报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召开预算执行分析会议,研究解决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应重点关注预算编制情况,提升财政资金绩效:一是预算编制的完整性,核实本级财政所有收入及支出是否全部纳入“四本预算”管理;二是预算收支安排依据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国家宏观调控等政策要求,是否与上一年度预算绩效评价有效挂钩;三是预算编制的精细化水平,关注各项支出标准是否合理,有无简单套用以前年度标准,导致当年预算编制过大、实际执行过小等编制不科学的问题,以及由于项目储备不充分,导致代编预算规模过大、预算不细化的问题。

  2、预算执行:将年末决算报表与年初预算报表对比,分析各项支出预决算执行情况,是否按照批复的额度和开支范围执行预算,进度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无预算、超预算支出等情况.

  应重点关注预算资金分配和预算指标下达的及时性,在收到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后,是否及时、科学分解下达。还应关注存量资金盘活及使用情况。结合资金分解下达后的使用情况,关注是否存在财政资金该盘活未盘活,盘活后资金二次沉淀,或投向不合规、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的问题。

  重点关注预算调整是否报同级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是否存在以调剂程序代替预算调整程序或走过场调整预算的情况,调整用途后的财政资金是否发挥效益。应从确保库款资金安全、高效使用的角度,重点关注地方财政国库现金在各银行的存放比例及期限是否合规,有无超标准存放影响库款安全的问题;审查库款资金调度,关注“三保”等各类重点支出的时效及资金保障情况,杜绝挤占挪用、资金浪费现象发生。关注一般性支出压减和“三公”经费预算严控情况,促进廉洁政府建设。审计应通过分析政府部门一般性支出及各单位“三公经费”支出的规模和结构,关注压减真实性及合理性;关注“三公经费”各项支出合理性。

  3、决算管理:年度决算报表是否与财务账面数据一致,是否正确反映被审计单位收支情况;决算编报是否真实、完整、准确、及时。是否实施决算分析工作,强化决算分析结果运用,建立健全单位预算与决算相互反映、相互促进的机制。

内控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方面

  根据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内部管理制度,对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结合被审计单位,找出被审计单位制度设计上的缺失。阅读被审计单位已建立的内部管理制度,查看账面记录,抽取部分记账凭证,检查被审计单位已建立的制度的执行情况,关注内部制度实际执行过程中的缺陷。

国有资产管理方面

  1、货币资金:是否建立健全货币资金管理岗位责任制,合理设置岗位,有无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有无不相容岗位没有分离的情况。出纳是否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是否加强对银行账户的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开立、变更和撤销银行账户。查看被审计单位提供的银行对账单、现金盘点表,与账面记录核对,是否存在现金账实不一、存款存在长期未达账项等情况。

  2、固定资产:查看被审计单位费用类科目支出记录,是否存在符合固定资产入账标准的资产未纳入固定资产核算而直接费用化;是否存在符合固定资产的改建修缮工程支出未调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而直接费用化。根据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固定资产盘点表或台账,抽取部分资产检查,是否存在,账务未核销情况;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是否准确。重点审计:审查资产是否登记造册,形成台账。应关注资产是否如实入账、实物是否存在、账实是否相符,是否存在固定资产不入账或擅自处置、变卖不上缴、管理不善等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关注四个环节:购入(审批手续、票据合规、资金支付符合合同或政策规定、是否未纳入固定资产核算)、使用状况(是否定期盘点,有无毁损、出借)、处置(审批流程合法、处置收入去向)、收入(资产收益是否纳入财政管理、是否体外循环)等。

  3、无形资产:查看被审计单位费用类科目支出记录,是否存在符合无形资产核算标准的系统软件、专利权、土地使用权未纳入无形资产核算。

  4、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管理:一是对外投资和出租等均需要审批。二是收入应执行收支两条线,财政部门直接收。三是是否符合内部民主决策程序。

往来款项管理

  对账面应收、应付、其他应收、其他应付、预收、预付几个往来款项进行账龄分析,关注是否存在长期挂账,未及时清理的往来款项。应收款应及时清理,对长期挂账的应收款项进行分析,是否存在个人长期借款不还,是否违规拆借资金,关注负数金额,是否属于应付款项应付款是否收入挂账或存量结余,关注负数金额,是否虚列款项。大额债务的举借和偿还属于重大经济事项,是否对其进行充分论证,并由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是否加强债务的对账和检查控制,定期与债权人核对债务余额,进行债务清理。

  审计方法:关注账龄,查找挂账资金的性质,分析业务的实质。

政府采购管理

  是否根据本单位实际需求和相关标准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按照已批复的预算安排政府采购计划。是否按照规定选择政府采购方式、发布政府采购信息,定组织实施政府采购业务,是否履行政府采购程序,是否进行招投标手续,是否规避招标。是否根据规定的验收制度和政府采购文件,加强对政府采购项目验收的管理;是否由指定部门或专人对所购物品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和其他相关内容进行验收,并出具验收证明。是否妥善保管政府采购预算与计划、各类批复文件、招标文件、投标文件、评标文件、合同文本、验收证明等政府采购业务相关资料。

  审计方法:一是掌握政府采购的政策,索要被审计单位的采购制度,查阅采购记录。二是关注拆分式采购。

专项资金管理

  结合相应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关注资金的拨付、使用及项目实施效益。拨付环节:检查专项资金是否及时、足额将专项资金拨付到位,关注滞留专项资金问题。资金使用环节:是否专账核算,是否专款专用,是否存在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问题。

建设项目管理

  主要包括是否按概算投资,严格履行审核审批程序,建立有效的招投标控制机制;是否有截留、挤占、挪用、套取建设项目资金的情形;是否按照规定保存建设项目相关档案并及时办理移交手续。

合同管理

  是否建立合同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台账和合同档案是否完整;对外业务是否按规定签订合同,是否存在先履行义务后签合同或规避程序签订合同情况;合同的内容条款是否完整规范,是否存在与无资质企业签约情况;合同条款变更是否按规定程序签订补充协议;检查合同履行情况,关注未正常履约造成的损失,是否按合同进行索赔。

其他方面

  关注被审计单位内部二级机构的财务状况:如单位内的工会组织、食堂等。结合被审计单位具体情况在重大决策政策的落实情况和具体业务程序的办理方面,是否存在违规、违纪情况。获取被审计单位以前年度的审计报告,查看审计报告反映的问题,检查是否及时整改到位。

行政事业单位银行存款审计的方法

  行政事业单位银行存款常见的问题是多头开户、私设小金库、资金闲置等。因此,除执行财政资金的审计程序外,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应检查行政事业单位的开户审批情况。一般一个独立核算的行政事业单位除有特殊规定外,原则上只能开立一个基本存款账户。如果行政事业单位存在多个账户,要检查相应的审批文件、印章、印鉴和管理审批人员是否健全,是否存在随意多头开户等问题,是否按国务院、财政部和省人民政府、省财政厅等有关文件规定开设了专用存款账户,是否按规定对有明确规定的专项资金实行了专户管理、专款专用。

  (二)重点检查单位所属的工会、幼儿园、党团组织、招待所、食堂等单位开设的基本存款账户的支出范围,是否存在滥发奖金、补贴问题。并检查除上述部门外的其他非财务部门有无开设银行账户的问题。还应关注有无截留应上缴财政的预算外收入,逃避预算管理,直接用于部门各类经费开支的情况。

  (三)检查是否存在将单位资金存为定期存款或进行委托理财等行为,是否有公款私存等情况。并注意发现其背后是否隐藏着商业银行给予揽存回扣、重大投资损失、个人贪污、利息不入账等问题。

  要查清上述问题,需采取内查外调等方法。首先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职权范围和审批权力的大小,确定重点单位和重点范围。银行账户存在较大疑点或有举报等线索时,应请求人民银行或各商业银行配合提取开户资料、对账单、银行原始记账凭证,或到工商管理部门调阅被审计单位设立经济实体等情况的有关资料。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工作的面临问题

  (一)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对财务审计工作的不重视

  受传统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模式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领导认为财务审计就是对财务的记账及票据进行审核,而没有认识到财务审计工作背后的价值性,所以在财务审计工作岗位的安排上经常是让财务出纳人员或主管等兼任财务审计岗,这不仅会导致财务审计工作流于形式化,同时还会加剧财务审计工作的不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对财务审计工作不重视,会连带其他人员对财务审计工作的不注重,进而影响整体的财务管理工作,一旦财务审计工作流于形式,那审计工作人员则会降低对自身财务审计工作技能的要求,无法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增强审计专业素养,这无疑会降低财务审计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而新形势下,事业单位面临一定的改革,对财务审计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专业技能要求,这与传统财务审计人员工作模式具有一定的矛盾冲突性,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工作面临的重大改革。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的监督体系不健全

  财务审计工作不仅是针对事业单位财务部门进行,同时也包含对其他部门财务报销等活动的监督和审计,因此需要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人员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体系或制度,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及人员的全面审计和监督。财务审计监督体系的不健全是财务审计工作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一方面表现在财务审计岗位的兼职性和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体现在财务审计和其他部门互动沟通的滞后性。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因为对财务审计工作的不重视,所以在财务审计岗位上习惯委派其他财务岗位人员进行兼任,如出纳、财务主管等,“一人多岗”是财务审计工作的重大禁忌,其不仅有悖于财务公开公平的工作原则,同时起不到财务审计的根本作用,甚至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加剧事业单位内部财务审计工作两极化的现象。同时财务审计工作要想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就需要财务审计人员与其他部门做好日常沟通和互动,从管理角度对各部门的业务及财务报销等进行监督和审核,而不是“退居幕后”,只负责日常的报销票据或整体财务账目审核。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内部各个部门之间务必要保持有效的沟通,健全管理机制,保证财务管理的公开性与透明性,并自觉且自愿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制度的不完善

  财务审计隶属于财务管理范畴,应和财务管理体系和制度一样,具备一套完善的管理流程和审计制度体系,但结合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体制来看,存在一定的漏洞和不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没有明确的财务审计目标和清晰的审计流程。财务审计在工作开展中应结合单位的内外部业务及管理目标等制定明确的财务审计目标,进而结合财务审计目标编制完善的审计流程,但行政事业单位受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影响,显然在财务审计目标的确立和规划上缺乏认知;第二、不能发挥财务审计工作职能的优势,降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各类经济活动所面临的风险。但很多行政事业单位显然缺少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其中也包含财务审计工作的相关制度和法规,加上单位财务审计人员的工作素养和技能水准相对较低,不能给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工作以指导性建议,例如针对资金应用标准以及开支范围等做出具体限制等,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审计中就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的主要策略

  新形势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工作的创新,有以下策略:

  (一)完善财务审计部门人员,明晰审计工作职责

  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应首先完善财务审计部门人员,明晰财务审计工作职责,具体可从以下几点进行:第一、完善财务审计组织架构,对财务人员进行定岗定员,坚决杜绝财务其他岗位人员兼任财务审计岗位工作,真正实现财务工作的透明公开。首先,应对财务审计工作岗位进行清晰的定位和认知,认识到财务审计工作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新形势下深化改革的基础上,完善企业财务组织架构,对财务人员进行定编定岗,严格进行财务审计人员的筛选和选聘,要求财务审计人员既要具备一定的责任心,同时还要具备一定专业职业素养,能够胜任工作同时,充分发挥审计岗位的职能职责;第二、明确财务审计目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应以管理目标为导向,制定明确的财务审计目标,既要保证单位内部的经济业务往来合法合规、公开透明,又要从财务内部到事业单位各部门进行全面的审计监督,将审计工作价值发挥到最大,例如可以在明确财务审计职能工作的基础上,扩展审计工作的范围,进一步深化规范本单位的财务活动,引导财务审计在工作同时向管理层提供具有可行性的建议,为管理人员进行相关财务决策提供参考建议;第三、行政事业单位可与中介审计机构进行合作。中介审计机构审计经验丰富,可以帮助行政事业单位审计人员做好各阶段的审计工作,同时为其管理方向和审计目标规划给予指引,保证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准确性、科学性。中介审计机构的介入一方面可以提高事业单位审计人员的工作技能、丰富其工作经验,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其审计能力,满足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

  (二)加强对审计人员职能培训,提升审计人员综合素养

  加强对审计人员的职能培训,提升审计人员的综合素养是行政事业单位新形势下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具体可从以下几点进行:第一、对在职人员进行工作技能培训,提升审计人员的工作观。一方面国家审计机构可以充分发挥第三只手的作用,从国家层面成立国家事业单位审计人员进修学习组织,让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参与国家审计项目,通过以审代培的方式,对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审计指导;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可根据自身单位财务管理需求,进行内部审计制度建设,并鼓励财务审计人员通过参与专题会议、外出考察、业务培训、建立内部审计网站等方式进行学习和制度建设,既可以提高财务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素养,又可以促进内部审计制度的不断完善;第二、完善财务部门内部岗位选拔和晋升制度。择优而录,通过事业单位考试等,对审计人员进行综合选拔,注重对审计人员的综合素养培训。同时扩展内部晋升渠道,对于内部优秀的财务人员,可以在岗位编制允许的情况下,调遣相关优秀人员任职财务审计工作,并结合财务管理制度和晋升渠道等,做好财务部门整体的人员考核工作,组建一支优秀的审计工作队伍,并通过设立奖惩机制,鼓励审计人员对现有工作进行创新,对有特殊贡献的人员予以储备晋升;第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政审计人员底线规定的学习,例如可以组织财务审计人员进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行为处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做好自身财务审计工作的指导,不仅能够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还可以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

  (三)完善财务审计制度,健全审计监督体系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制度,健全审计监督体系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工作创新的重中之重,对此可从以下几点进行:第一、执行财务审计岗位责任制。财务审计部门是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核心部门,对单位规划发展起到一定的决定性作用,对此事业单位应积极推进内部审计机构的建设和完善,将审计责任落实到个人,明确财务审计部门的整体责任和义务,同时将责任义务细化,具体到个人,对于其他部门的审计工作,保证其相对独立性,对无法履行审计义务的、审计效率不高的部门或人员进行取缔或合并;第二、完善审计法规制度,总结审计报告,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例如要求财务审计人员定期进行审计报告汇报,会同其他管理人员对财务审计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商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为中高层领导提供参考性意见。

  (四)创新财务审计工作,推动财务审计工作深化

  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人员也应顺应时代发展,不断创新财务审计工作,推动财务审计工作的深化和优化。可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引用计算机技术及互联网推动审计工作的创新,例如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搭建信息交流平台,一方面便于事业单位财务审计信息同步国家财务审计各部门,加强各协作单位之间的交流互动,实现工作的协调开展,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优化财务审计工作,方便各部门、各单位之间信息资源共享,规避潜在审计风险,保障审计工作质量。同样互联网信息平台的搭建可以成立全国性审计后台系统,方便各单位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将审计事后监督审核工作向事先预防进行转化,引导审计人员参与到单位的财务决策及管理规划中,减少不公平现象的发生。

附件列表


6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

上一篇 财务收支审计    下一篇 瞪羚企业

参考资料

[1].  行政事业单位审计要点-亳州市谯城区人民政府   https://www.bzqc.gov.cn/XxgkContent/show/1987996.html
[2].  行政事业单位银行存款审计的方法-惠州市审计局大亚湾分局   http://www.dayawan.gov.cn/hzdywsjj/gkmlpt/content/4/4393/mmpost_4393454.html#4694
[3].  新形势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的主要策略探究-连云港市审计局   http://sjj.lyg.gov.cn/lygssjj/sjlt/content/cabef520-066d-4010-8398-d8b2c72f72c9.html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