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高级搜索
会计百科  >  审计  >  年度审计项目计划

年度审计项目计划

  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是指审计机关根据法定审计职责和审计管辖范围,对一个年度内审计项目作出的预先安排。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由审计委员会办公室研究提出,报审计委员会批准后实施。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是审计机关落实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也是审计机关履行法定职责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发挥着引领、引导的作用。

目录

编制原则

  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中央审计委员会办公室研究提出审计署的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地方各级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分别研究提出本级的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主要把握以下原则:

  (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主要是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紧贴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紧扣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合理确定年度审计项目。

  (二)坚持依法审计,依法履责

  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应严格依法。审计法规定,各级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审计机关对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报告应当重点报告对预算执行的审计情况。预算法规定,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编制的本级决算草案,经本级政府审计部门审计后,报本级政府审定,由本级政府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因此,每年把本级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审计项目纳入年度审计项目计划,这是各级审计机关的法定职责。

  (三)坚持稳中求进,确保实现全覆盖

  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时,立足于审计全覆盖,在把握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分配管理使用,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和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及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总体情况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年度审计领域、审计部门、审计资金、经济责任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及生态保护责任审计对象。审计项目安排一方面要确保在一定周期内实现审计全覆盖,对本级政府及其一级预算单位每年都要审计,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持续开展跟踪审计,按季度向中央审计委员会、国务院报告审计情况,对重大公共工程项目在建设周期内至少审计一次,对其他审计对象一般5年轮审一遍;另一方面要注重加大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关键岗位和问题多发地区、部门、单位的审计频次。

  (四)坚持审计项目统筹和审计组织方式统筹,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

  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时,应加大对不同类型审计项目的统筹融合和相互衔接力度,做到不同类型审计项目同步安排、协同实施、成果共享,增强审计项目计划安排的宏观性和整体性。在审计项目上,要综合考虑政策跟踪、预算执行、经济责任等审计项目统筹融合和相互衔接,积极探索融合式、嵌入式、“1+N”等审计项目组织方式,努力做到“一审多项”“一审多果”“一果多用”,最大限度扩展覆盖面。在审计组织方式上,加大跨层级、跨专业、跨部门、跨区域审计资源统筹整合力度,发挥整体合力。强化上下级审计机关之间的联动,加强审计项目计划、审计信息、审计结果等互通共享。对专业性要求较高的审计项目,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社会审计人员、专家或特定机构等参与审计。

  (五)坚持统筹兼顾,量力而行

  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时,以审计机关现有审计资源为基础,统筹兼顾,量力而行,合理确定年度审计项目数量,以确保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同时在安排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时,适当留有余地,确保有一定力量能够及时完成党委政府临时交办的任务,增强计划的灵活性。

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内容

  审计机关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审计项目名称

  (二)审计目标,即实施审计项目预期要完成的任务和结果;

  (三)审计范围,即审计项目涉及的具体单位、事项和所属期间;

  (四)审计重点;

  (五)审计时间;

  (六)审计项目组织和实施单位;

  (七)其他需要说明事项。

  审计目标要明确具体,能够准确反映年度审计工作的思路和预期目标。

  审计范围主要包括审计的地区范围、时间范围、资金范围等,审计范围要紧扣审计目标,充分论证、合理确定。

  审计重点主要是指审计实施中要重点关注的审计事项,审计重点要突出、符合项目实际,避免面面俱到和脱离实际。

  审计时间包括审计项目开始、现场结束、提交审计报告和提交综合(汇总)报告等时间节点。

  审计方式主要指实施审计所采取的具体方式。

  审计项目组织和实施单位,主要是要综合考虑审计资金量、被审计单位规模、以前年度接受审计机关和其他经济监督部门检查情况等因素,明确审计项目组织单位、实施单位,合理确定参审单位和参审人员等。

  审计委员会办公室研究提出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可以采取文字、表格或者两者相结合的形式。

编制程序

  (一)调查审计需求,初步选择审计项目

  调查审计需求的主要方式有:研究国家方针政策和宏观经济信息,研判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采取适当方式听取人大、政协、政府有关部门、组织部门、纪检监察、司法机关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召开专家咨询会;征求下级审计机关意见等,做好审计项目立项研究工作。调查审计需求重点关注的事项有:国家和地区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情况;政府工作中心;本级政府行政首长和相关领导机关对审计工作的要求;上级审计机关安排或者授权审计的事项;有关部门委托或者提请审计机关审计的事项;群众举报、公众关注的事项;经分析相关数据认为应当列入审计的事项;其他方面的需求。审计委员会办公室根据调查了解到的审计需求,提出初选审计项目。

  (二)对初选审计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确定备选审计项目及其优先顺序

  对初选审计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收集和分析与初选审计项目相关的资料,具体包括与确定和实施审计项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与被审计单位有关的管理体制、组织结构、主要业务及其开展情况;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状况及结果;相关的信息系统及其电子数据情况;以前年度审计情况;相关管理和监督机构对其监督检查的情况及结果等。在调查审计需求和可行性研究过程中,对初选审计项目进行评估,以确定备选审计项目及其优先顺序。初选评估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项目重要程度,评估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政府行政首长和相关领导机关及公众关注程度、资金和资产规模等;项目风险水平,评估项目规模、管理和控制状况等;审计预期效果;审计频率和覆盖面;项目对审计资源的要求。

  (三)评估审计机关可用审计资源,确定审计项目,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

  确定备选项目及优先顺序之后,应当结合审计机关可用资源,形成审计项目计划草案。审计项目计划草案按规定程序审定后,报经本级审计委员会、本级政府首长批准并向上一级审计机关备案。审计委员会办公室研究提出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时,下列审计项目应当作为必选审计项目:法律法规规定每年应当审计的项目;本级政府行政首长和相关领导机关要求审计的项目;上级审计机关安排或者授权的审计项目。根据中国政府及其机构与国际组织、外国政府及其机构签订的协议和上级审计机关的要求,审计机关确定对国际组织、外国政府及其机构援助、贷款项目进行审计的项目,应当纳入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审计机关对必选审计项目,可以不进行可行性研究。对上级审计机关统一组织的审计项目,下级审计机关应当预留时间和人力,并保证优先完成。

执行和调整

  年度审计项目计划一经下达,审计项目组织和实施单位应当确保完成,不得擅自变更。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执行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原审批程序调整:

  (一)中央及各级审计委员会临时交办审计项目的;

  (二)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政策文件对审计工作提出要求需要调整审计项目计划的;

  (三)有关单位提出审计需求需要进行审计的;

  (四)突发重大公共事件需要进行审计的;

  (五)原定审计项目的被审计单位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原计划无法实施的;

  (六)业务部门提出新增审计项目安排建议或扩大、减少被审计对象的;

  (七)需要更换审计项目实施单位的;

  (八)审计目标、审计范围等发生重大变化需要调整的;

  (九)其他需要调整的情形。

附件列表


0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

参考资料

[1].  审计小课堂|年度审计项目计划_巴中审计   https://mp.weixin.qq.com/s/3i9I9X8SXK4H2U8y-AJhag
[2].  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http://www.lueyang.gov.cn/lyxzf/lyzwgk/zfwj/xzfbmwj/202402/0146802169334091b32b3253780e95d8.shtml
[3].  调整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的情形有哪些?   http://www.smsy.gov.cn/hdjl/hdjlzsk/sjj_28445/202407/t20240703_2040065.htm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