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银行
投资银行(Investment Banks)是与商业银行相对应的一类金融机构,是最典型的投资性金融机构。一般认为,投资银行是在资本市场上为企业发行债券、股票,筹集长期资金提供中介服务的金融机构,主要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交易、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投资分析、风险投资、项目融资等业务。
世界各国对投资银行的划分和称呼不尽相同,美国和欧洲大陆通俗称谓是“投资银行”,英国称之为“商人银行”,在中国和日本则指“证券公司”。
投资银行不是银行。投行和商业银行的主要区别是在于覆盖金融市场的不同部分。商业银行主要是覆盖的货币市场,主要靠存贷利差获取利润;投资银行覆盖的主要是资本市场,主要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交易、企业并购重组、兼并收购、投资分析、风险投资、融资等业务。
投资银行业的含义
投资银行业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行业。在金融领域内,投资银行业这一术语的含义十分宽泛。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它包括了范围宽泛的金融业务;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它包括的业务范围则较为传统。
(一)狭义含义
投资银行业的狭义含义只限于某些资本市场活动,着重指一级市场上的承销业务、并购和融资业务的财务顾问。
(二)广义含义
投资银行业的广义含义涵盖众多的资本市场活动,包括公司融资、并购顾问、股票和债券等金融产品的销售和交易、资产管理和风险投资业务等。
投资银行是证券和股份公司制度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是发达证券市场和成熟金融体系的重要主体,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沟通资金供求、构造证券市场、推动企业并购、促进产业集中和规模经济形成、优化资源配置等重要作用。
由于投资银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对投资银行的界定也显得十分困难。投资银行是美国和欧洲大陆的称谓,英国称之为商人银行,在日本则指证券公司。国际上对投资银行的定义主要有四种:
第一种:任何经营华尔街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都可以称为投资银行。
第二种:只有经营一部分或全部资本市场业务的金融机构才是投资银行。
第三种:把从事证券承销和企业并购的金融机构称为投资银行。
第四种:仅把在一级市场上承销证券和二级市场交易证券的金融机构称为投资银行。
投资银行业的发展简史
全球投资银行业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7至19世纪初,荷兰、英国等国海上贸易催生更大投融资需求,孕育出具有规模的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第二阶段是19至20世纪初,商行与投行业务成为大规模投融资的中枢,头部机构拥有双重角色,吸收存款的同时提供贷款、外汇、证券承销经纪、融资并购等业务。在此阶段,以罗斯柴尔德家族为代表的金融集团发展壮大,创始人梅耶·罗斯柴尔德的五个儿子,分别在德国总部法兰克福、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奥地利维也纳和意大利那不勒斯开展国际投资银行业务,影响力拓展至本土之外的国际市场,鼎盛时期其势力范围遍布欧美。工业革命后,产业扩张驱动融资需求,刺激投资银行业务的进一步发展,19世纪末,J.P.摩根公司等综合性商行和投行活跃在全球资本市场。第三阶段是20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大萧条后开启了强监管模式,投行、商行分业经营,规模化、专业化及全球化趋势逐步加强。1929年金融危机后,美国于1933年颁布Glass-Steagall法案,对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进行分业监管,商业银行主要开展存款、贷款、资金支付、外汇等业务,而投资银行聚焦于资本市场和长期资本,开展股票债券发行、并购重组和金融市场等业务。以J.P.摩根公司分离投行和商行业务为例,其投资银行部门拆分出来作为一家独立的投资银行,即摩根士丹利,受美国证监会监管;而J.P.摩根公司后续与纽约信用担保公司(Guaranty Trust Company of New York)合并成立摩根信用担保公司(Morgan Guaranty Trust Company of New York),成为一家纯商业银行,受纽约州银行监管机构监管,后续成为目前的摩根大通。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到金融危机,监管放松、在金融控股下的混业经营成为现实。1999年Gramm-Leach-Bliley Act允许金融控股公司在资本充足、风控合规情况下开展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实现全能银行(Universal Banking)的业务模式。金融危机之后至今,雷曼兄弟公司等部分大型投资银行破产或被迫合并,监管再次趋紧,对投资银行业的监管采取进一步审慎的模式。
投资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特有功能
投资银行对实体经济、资本市场和宏观经济均具有重要功能,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投资银行通过发挥长期资本投融资的中枢作用,助力经济健康发展、实体经济融资扩张及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尤其是在新经济、新业态、新技术发展中起到的重要长期股本融资作用。以下两个个案例呈现出投资银行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特有作用。
案例一:J.P.摩根公司整合美国钢铁行业
1901年,J.P.摩根公司整合了行业格局分散、同质化竞争的美国钢铁行业,钢铁龙头美国钢铁公司(US Steel Co.)由此诞生,助力美国钢铁行业形成规模经济发展。J.P.摩根公司以4.8亿美元收购钢铁巨头卡内基钢铁公司(Carnegie Steel Co.),本次收购借助创新融资手段,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以票面利率5%、50年期的黄金债券形式支付交易对价;同期也收购了其他两家大型钢铁公司国家钢铁公司(National Steel Co.)和联邦钢铁公司(Federal Steel Co.),多家钢铁公司合并后重组成为美国钢铁公司。本次收购相当于一次供给侧改革,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提升行业整体效率,整合后的美国钢铁公司成为当时全球最大的钢厂,贡献美国三分之二的钢铁产量,也是世界上首家资本金超过十亿美金的企业。钢铁行业整合后,钢铁生产能力明显提升,也造就了美国持续多年的全球钢铁领域霸主地位。直至一百多年后的今天,美国钢铁公司及其工会在美国政治经济界依然有着重要影响力,新日本制铁公司在2023年提出拟以149亿美元收购美国钢铁公司,但出于保护美国品牌、本土供应链和工会利益等因素,美国政界诸多人士反对此项收购。
案例二:投资银行助力中国银行业改革
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20世纪80、90年代商业化进程后迎来高速发展,但亚洲金融危机后积累了大量不良贷款,商业银行的改革成为重要课题。后续近十年的改革举措,可以简单分为五步,一是将1.4万亿银行不良资产剥离给新设立的信达、华融、东方、长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二是通过股份制改革,商业银行建立起“三会一层”的公司治理体系,并引入巴塞尔风险管理体系、健全的信息系统等现代企业管理措施;三是国家通过中央汇金公司向商业银行注资,补充资本金;四是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汲取国际管理经验,例如美国银行成为建行的战略投资者;五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陆续在港股和A股上市。这些举措使中国四大国有银行成功成为治理有效、现代化经营的国有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聚焦长期股本,在商业银行改制、引入战投、上市过程中都发挥了特有的作用,协助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基本在金融危机发生前完成改制上市,大幅增强了中国金融系统的稳健性,为中国后危机时代经济快速恢复发展提供了保障。
国际投资银行
国际投资银行概况
过去四十年,在全球化、金融自由化、全球资本市场大发展的趋势下,形成了一批以美国领先投行为主的国际一流投行。国际一流投行追随客户的步伐,建立遍布全球的网络,提供全市场、全业务链服务,在全球金融市场具备领先的业务优势和重要影响力。
根据业务规模和范围,国际投行主要分为三类,包括大型投行(Bulge Bracket)、中型投行(Middle Market)和精品投行(Boutique)。业务规模排名前五的国际投行摩根大通、高盛、摩根士丹利、花旗集团、美银美林均来自美国,排名之后的瑞银、德意志银行、巴克莱、野村等其他代表性国际投行也大多来自美欧日等发达国家,且也都曾通过收购美国的投行机构实现业务扩张,美国资本市场、美国投行的优势及影响力可见一斑。金融危机到现在,美国五家领先投资银行的全球市场份额已大幅提升10%。究其根源,是以直接融资为主的美国庞大资本市场、数目众多的现代化企业和雄厚的财富资本,为投资银行提供了赖以发展的土壤;欧洲大陆和日本以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为主,其本土资本市场远不如美国发达,投资银行业务也不够强大;而一个资本市场更加薄弱的国家就不可能孕育出一流国际投行。
国际一流投行具有诸多方面的共性特征。一是都服务大型企业及机构客群,为全球经济和资本市场最有活力的客户提供金融支持,客户覆盖全球领先的跨国公司、大型企业、主权机构、大型金融机构等。二是参与重大国际交易,助力一流企业和机构拓展国际业务,完成全球标杆式重要交易,具有相当的系统重要性。三是资产规模大,全球布局广泛,国际收入占比高。四是业务多元、经营更加稳健、收入占比较为均衡,涵盖投资银行、金融市场、资产管理、财富管理、私人银行等各领域。
在国际化拓展方面,国际投行布局海外市场起步早、投入时间长、覆盖范围广,经历了多轮经济和市场周期,采用内生自建和外延并购相结合的发展路径。发展至今,国际投行在国际收入、国际人才、境外布局等方面已建立突出优势。一是国际一流投行国际收入占比高,高盛国际收入的比例已达40%[4],瑞银和德意志银行由于本国投行业务体量较小、国际收入占比分别高达78%和60%。二是国际一流投行吸引各国当地金融人才,国际员工占比较高,高盛国际员工占比达48%,摩根士丹利国际员工占比为33%。三是国际布局广,国际一流投行大多覆盖30-50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金融中心和新兴市场均有较为广泛、深入的布局,基本覆盖了全球范围内所有经济发展前景广阔的地区。
国际投行国际化发展历程
国际一流投行国际化取得成功均具备特殊的历史条件和机遇。一是宏观及客观因素,国际投行依托发达国家经济、企业和资本市场的实力,母国经济地位领先、产业优势突出、企业实力雄厚、资本市场高度发达是投行成功国际化的先决条件。二是内部战略,国际投行坚持长期、跨周期的战略定位,充分发挥资产及收入规模、金融服务、金融产品的优势并不断修偏和迭代,把握时机对重点区域进行布局,捕捉优质客群,最终发展成为国际一流投行。
国际一流投行的国际化发展路径呈现出三个特征。一是业务开拓方式方面,首先紧跟本国企业客户海外拓展过程中的投融资需求,开展跨境业务,并利用自身有优势的资本市场、金融产品及服务,择机融入当地市场,实现业务全球化。二是市场选择路径方面,优先从发展阶段相似、企业实力雄厚、资本充裕的欧美日发达市场入手,逐步扩展至经济增速较高的市场,如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等地区,然后开辟其他亚洲、东欧、中东等新兴市场。三是布局方式方面,基于市场环境、业务机会、监管限制等因素,综合采用自建、并购、合资合作方式拓展布局,具体表现为投资银行、资本市场等属地特征不强的机构业务以自建为主,本地化特征明显的资产管理、财富管理业务以并购为主,并辅以利用合资合作方式突破监管限制瓶颈、提升展业速度、降低业务开拓风险。
国际一流投行国际化发展历程可以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跨周期投入,具备战略定力。以高盛为例,高盛于1970年在伦敦设立第一个海外办事处,受制于国际化投入不足、在本国之外市场的业务基础有限等因素,高盛国际化扩张的初期并不顺利。但高盛保持战略定力,将海外扩张提升至公司战略高度,引入日本住友银行等外部股东补充资本金以保障全球业务扩展,逐步建立客户网络与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优势,广纳当地人才,一步一个脚印站稳全球领先投行地位,在国际资本市场发挥重要影响力,在过去三十年内,高盛已经有两位CEO和一位资深领导担任了三届美国财政部长。
第二,国际化拓展过程中,各家投行对自建外延各有侧重,成功与失败并存。高盛以自建拓展为主,1995年至今跨境战略并购数量仅约10个,但在韩国、澳洲等地区也采用外延方式补足对当地市场的渗透能力;摩根士丹利以自建与合资为主,尤其在日本和中国都采取合资的方式,迅速突破监管和业务拓展瓶颈实现高效布局;瑞银则以收购为主,1995年至今并购超过40家金融机构实现全球综合性业务的迅速扩张,金融危机后瑞银重新聚焦财富管理、资产管理、投资银行等优势领域业务。
大型跨境并购也面临较大的整合难度,代表性案例为野村证券收购雷曼兄弟。野村证券收购雷曼兄弟亚洲和欧洲的业务后,尽管收入录得增长,但由于收购后整合效果不及预期,业务布局偏失,叠加两家企业文化冲突和合规风控漏洞,收购后野村的海外业务多年亏损,未能建立起应有的国际竞争力。
第三,国际投行以“投行+投资”的业务模式分享了新兴市场增长收益。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投行已对新兴市场展开了全面的业务布局,特别是在中国、印度、东南亚、中东、巴西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一定的领先优势和壁垒,因此中资投行在新兴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势必面临较为激烈的竞争。业务模式方面,国际投行以“投行+投资”的方式跨周期布局新兴市场,除在岸主体业务和离岸跨境资本运作收入外,尤其是通过直接投资分享了当地经济和资本市场发展带来的巨额收益。以美国投行业在中国市场的业务拓展为例,2000年以来,在面临中资券商激烈竞争的背景下,美国投行业在华的在岸主体(如高盛高华等合资券商)收入仅约55亿元,离岸主体收入(中国相关的境外上市、境外债券发行、跨境并购等业务)约810亿元。然而,美国投行业另辟蹊径,通过直接投资中国龙头企业捕捉中国经济增长的机遇,2000年以来美国投行业在中国的直接投资收益高达约2,800亿元人民币,分享了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显著收益。国际投行在其他新兴市场的业务模式也大都类似,尽管跨境业务有相当优势,许多投行海外在岸业务长期乏善可陈、甚至时常出现年度亏损,但以直接投资方式分享新兴市场成长收益可被视为投行拓展国际业务的普遍跨周期盈利模式。
第四,通往国际一流投行的道路布满荆棘,多家投行曾面临重大危机,甚至有些百年老店轰然倒塌。例如,瑞士信贷曾为瑞士的工业化进程做出重大贡献,通过系列性并购拓展国际业务,发展成为国际一流投行,但近年来经营、风控不善,陷入流动性危机,2023年其作为一家独立银行的历史宣告终结,最终被监管指定由瑞银收购。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雷曼兄弟因持有大量抵押贷款证券而资产缩水,最终宣布破产;贝尔斯登受次级抵押贷款拖累,最终被摩根大通收购。危机案例不胜枚举,即使未曾面临严重破产危机的其他国际投行,也曾在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风险管控、法律合规、内部管理、文化融入等多方面的问题,并蒙受巨大损失。事实上,每家投行在国际化进程中都会随时面临始料未及的挑战,投行在国际化扩张过程中必须长期坚持审慎稳健经营的核心理念和持续建设更加有效的风险合规内控体系。
中资投行发展历程及国际化进程
欧美领先投行的国际化成就得益于一系列特殊的历史条件、先发优势和机遇,中资投行不会简单重复欧美投行的国际化拓展路径,但可利用其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打造中国的一流投行。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国证监会已明确提出培育一流投资银行的目标和要求,多家头部中资券商积极响应、主动作为,以打造中国的一流投资银行为己任,中信证券、海通证券、中金公司、华泰证券、中国银河证券等头部券商均在公司年报中明确提出目标成为中国的国际一流投资银行,助力提升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一)中国证券业发展现状
中国证券业收入规模波动式增长,业务结构逐步多元化。回顾过去十年,中国证券业受资本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大,2013年中国证券业收入规模约1,600亿元,后续曾在2015年上涨至近6,000亿元的高点,2022-2023年下滑至约4,000亿元。但一方面,中国证券业收入结构逐步趋向更加多元,经纪、自营业务收入占比收窄,资管类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行业收入对市场波动的依赖度有所降低。另一方面,中国证券业也逐渐展现出头部效应,行业收入向头部券商集中,形成了一批具备竞争力的、有综合服务能力的投行。
头部中资券商业绩在波动中整体向好。2022年前十大中资券商合计总资产规模达7.4万亿元,净资产1.4万亿元,营业收入3,100亿元[9],净利润930亿元,净资产收益率6.6%,境外收入占比达8.7%。中资投行扎根中国市场,已积淀一定的业务竞争力及收入规模,从而也为中资投行后续进一步加大国际化拓展打下了良好根基。
但在国际上,中资投行的综合竞争力相较于国际领先同业仍有显著差距。一是虽然中国证券业已具备一定规模,但相较欧美国际投行仍较小,中国证券业总资产规模约11万亿元,与高盛一家的资产规模相当;前十大中资券商收入规模约3,100亿元,与摩根士丹利一家的收入规模相当。中国金融业直接融资比例仍较低,一家中国工商银行总资产规模40万亿元,超过中国保险全行业的总资产规模27万亿元[10];而一家中国平安保险总资产规模超过11万亿元,与中国证券全行业的总资产规模相当。二是大量中资投行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客群高度类似,尚未形成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及经营特色,因此导致中资投行依然处于同质化竞争状态。三是中资投行国际影响力有限,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远落后于国际领先投行,尚未在全球重要议题中发挥关键引领作用,也未跻身系统重要性投资银行之列。四是中资投行的信息技术、国际人才储备等软实力较为欠缺。中国投行信息系统大多依赖于第三方提供,国际投行自建并沉淀多年的、能支撑全球复杂业务的信息系统领先于中资投行,且其对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应用比中资投行远为领先。国际化人才方面,许多国际领先投行境外员工占比高达50%,而最国际化的中资投行的境外员工占比也低于10%。
(二)中资投行的国际化探索
过去三十年,中资投行积极探索并把握国际业务机遇,历经四个发展阶段,在“走出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第一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初,万国证券、申银证券等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青岛啤酒、中国电信(香港)等中资企业赴港上市,象征着中资投行跨境业务的萌芽阶段。第二阶段是21世纪初,伴随中国加入WTO、试行QFII制度,中国与国际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国内外资金跨境双向渠道初步打开,中资投行跨境业务取得进一步发展。第三阶段是2006年开始,中资投行跨境业务迎来快速发展。2006年中国证监会正式发放牌照允许中资证券机构赴港展业,中资投行掀起“驻港潮”,积极参与中资企业赴香港市场与国际市场融资的浪潮,2006至2013年间,超过100家中资企业在香港上市,中资投行作为主承销商的份额大幅提升。第四阶段是金融危机恢复后,多家头部中资投行通过境外收购扩展国际业务版图,国际业务从香港逐步拓展至东南亚、欧洲、美洲等全球重点市场,典型收购案例如中信证券收购法国里昂证券、海通证券收购葡萄牙圣灵银行、中金公司收购美国KraneShares、华泰证券收购美国AssetMark、银河证券收购马来西亚联昌证券等。
纵观中资投行的“走出去”历程,呈现出五个路径特征:
第一,中资投行“走出去”进程依托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良好发展态势,2000年至今中国名义GDP增长11倍,积极参与全球经贸合作,中国已逐步成长为全球产业链的重要中心,一带一路战略、QFII制度、互联互通等开放举措为中资投行国际化进程提供了沃土。
第二,中资投行普遍以香港作为国际业务桥头堡,绝大多数大型及中型中资投行已在港有所布局并以香港作为国际业务总部。作为中国资本内外循环的关键枢纽,香港对标国际准则和惯例,是中资投行积累国际业务经验的首选之地。截至目前,中资投行国际收入的约80%以上为在港收入。
第三,国际业务拓展方向与国家战略高度相关,中资投行重点布局国际金融中心和一带一路等市场,积极助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动在全球金融和资本市场领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推介中国投资机会。
第四,中资投行聚焦中国相关跨境业务,发挥“中国专家”优势,重点推动与中国相关的跨境业务。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方面,伴随中资企业出海进程加速,中资投行积极为中资企业在外融资及并购需求提供支持;推动国际资金“引进来”方面,中资投行为国际资本提供投资中国资产的路径,协助中资企业引入国际资本。
第五,中资投行采用自建与收购相结合的方式布局国际市场,截至目前,中信证券与海通证券已覆盖境外15个国家和地区,华泰证券与国泰君安各覆盖6个国家和地区。收购方面,中资投行过往收购的境外标的以证券公司为主,交易对价普遍在10亿美元以内,均为控股收购且以现金支付对价,收购后中资投行对被收购公司的管理能力也得到逐步提升。
投资银行的职能
传统意义上的投行涵盖了几乎全部金融中介的职能:
1.股票发行与债务融资。首次公开募股(IPO),投行协助公司首次在公开市场上售卖股票,从而为公司筹集资金。
次级股票发行(再融资),对于已上市的公司,投行可以协助它们再次在公开市场发行股票。债券发行,协助公司和政府部门发行债券,从市场筹集资金。
2.并购咨询。为公司提供关于合并、收购或被收购的策略建议,并协助处理交易过程中的各种事务。
3.资产管理和私人银行业务。为高净值个人或机构投资者提供投资管理和其他财务服务。
4.交易和经纪业务。销售和交易,为机构投资者买卖各种金融工具,如股票、债券和衍生品。结构化融资,设计特定的金融产品以满足客户的特定需求。
5.研究。投行的研究部门会对行业、市场和公司进行深入研究,为内部团队和外部客户提供投资建议和市场见解。
6.风险管理。帮助客户评估和管理金融交易的各种风险,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
7.全球交易服务。包括提供外汇交易、跨境支付和其他全球交易解决方案。
8.提供金融市场的信息与见解。这可以帮助客户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9.资本市场建议。为客户提供关于如何最好地从资本市场筹集资金的建议。
投资银行的五大业务部门
与主要职能相对应,投资银行内部也主要划分为五大业务部门:
1.投资银行部门。作为投资银行的中枢,携手客户,在金融市场上舞动笔墨,描绘出IPO、次级发行、并购等金融事务。
2.销售与交易部。如同投资银行的双眼,关注二级市场的每一个脉搏,通过经纪服务连接机构投资者。
3.研究部。这是投资银行的知识库,为金融决策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4.高端私人银行业务。这是专为高净值客户打造的金融奢侈品,不同于传统的私人银行,这里更像一个私人订制的金融工坊,为客户量身打造投资策略,确保资产持续增值。
5.量化策略研究。他们是金融领域的数学魔术师,为市场策略提供科学支撑。多数研究员曾在物理或数学的殿堂里求学,现在,他们用他们的专业知识,为金融市场创造新的算法和策略。
投资银行工作分类
1、前台
一般可以把前台分为承缆、承做和承销。
承缆指主要工作是承缆项目的人。为什么说是主要工作,而不是全部?这是因为在大部分情况下,负责承缆项目的人也需要推进项目的进展,做一部分本该属于承做的活。投行的承缆人员和投行的承做人员区分主要在于承揽工作在总工作量中的占比。承揽是项目组收入的来源,所以承揽人员的压力也是最大的,要对项目承担更多的责任。
很多人会误以为投行承揽的机会很多时候都会留给VIP,普通学生进入的机会不大。其实真正的VIP大部分情况下也就是来投行镀个金,他们并不会呆很长时间。很多承缆人员都是从承做转过来的,这些资源也是在承做的过程中逐渐积累的。除了开拓新客户和维护老客户,很重要的点是和中介机构打好交道,因为企业上市过程中往往需要三种不同类型的中介机构。如果你之前承做的时候给中介机构留下了比较好的印象,中介机构在未来接到项目时就有可能考虑把项目介绍给你。
大部分校招生进来的时候都是承做。大部分校招生进入投行都是从承做开始做起。部分刚刚进入投行的人会顶着黑眼圈享受着投行带来的光环,利用不多的空闲时间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他们将其称之为资源。但刚进入职场的承做更应该考虑的是自身的专业能力,而不是去获取所谓的“资源”。保代、CPA、法考没一个好考的,尽快考完并且结合到实务中去理解才是正事。
承销工作时间上会轻松一些,但是压力不见得小。一般来说,港股承销难度会比A股承销难度大一些。承销对于平台和发行人情况的要求比较高,大部分承销从业者个人在早期起到的作用相对有限。注册下承销要求变高,需要去发掘公司亮点。所以很多时候有了承做经验的积累,做起承销会更加轻松。
2、中后台
中后台一般包括资本市场发行岗和质控。资本市场发行岗中也有负责承销的人,这里说的是资本市场发行岗中的执行岗。资本市场发行岗需要通过协调监管机构和前台人员,完成信息披露、定价、配售等相关工作。
IPO或者再融资项目在申报之前,质控需要根据立项文件提出问题然后让项目组答复、检查项目上的底稿、现场来看公司法律和财务情况等。质控内核既要评估项目的实质风险也要核验投行项目组的工作程序和底稿。质控一边要面对领导的压力找项目问题,又要应对项目上人的不满。质控对经验要求高,但出差较少且奖金稳定,只要部门赚钱就有奖金分。
投资银行的主要类型
当前世界的投资银行主要有四种类型:
1、独立投资银行
这种形式的投资银行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存在,中国的中信证券、中金公司,日本的野村证券、大和证券,英国的华宝公司、宝源公司等均属于此种类型,他们都有各自擅长的专业方向。
2、商人银行
这种形式的投资银行主要是商业银行对现存的投资银行通过兼并、收购、参股或建立自己的附属公司形式从事商人银行及投资银行业务。这种形式的投资银行在英、德等国非常典型。
3、全能型银行
这种类型的投资银行主要存在于欧洲大陆,他们在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同时也从事一般的商业银行业务。
4、跨国财务公司
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美林、雷曼倒台,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也转型为金融控股公司。
投资银行的运营模式
不同的发展背景导致投资银行不同的运营模式。典型的运营模式分别以美国、欧洲和日本的投资银行为代表。
1、在2007年次贷危机前,美国投资银行都是独立的专业性投资银行。其特点是投资银行业与商业银行分离,投资银行不得经营零售性的存放款业务,充当企业兼并与收购的财务顾问、管理基金等业务。
但是次贷危机后,美国五大独立投资银行集体消失,1家破产,2家被商业银行收购,2家经批准转变为商业银行。
2、欧洲投资银行的最根本特点是投资银行业务与商业银行业务间存在较大程度的融合与渗透。大又有分为两类:
①英国商人银行模式。英国的商人银行在从事标准的投资银行业务的同时,可在一定程度内从事商业银行的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业务。此外,英国的商人银行在业务范围、市场份额及网络广度等方面远逊于美国及欧洲的同行。
②欧洲大陆模式。这一模式的显著特征就是其市场由数家大机构主导,而这些机构多依附于大型商业银行,如德国的资本市场几乎被德意志银行、德累斯顿银行等几家机构垄断。
3、日本的投资银行脱胎于美国模式,经过二战后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主要由证券公司从事投资银行业务,这些证券公司一般与商业银行同属于某个大企业集团,并可以持有商业银行的股份。
投资银行薪酬排行榜
2024年,efinancialcareers发布了一份投资银行薪酬榜单,九大投行的身影在该榜单上尤为显眼。投资银行薪酬榜单收集了6000多份来自纽约、伦敦、新加坡等金融中心投行员工的数据,填写问卷的都是来自高盛、摩根大通等大行的员工。
*图片来源:efinancialcareers
通过这份榜单,我们可以看到高盛是整体薪酬最高的银行,在2023年的平均薪资和奖金合计高达39.8万美元!
*图片来源:efinancialcareers
花旗集团的以平均工资和奖金为37.2万美元位列排名第二。并且尽管它发放的奖金相较之前来说下滑10%,但它在2023年奖金仍然还是达到了14.4万美元。
*图片来源:efinancialcareers
不过这次efinancialcareers除了放出了这份各个投行的薪资情况排行榜以外,还放出了一份投行中各部门的收入统计表
*图片来源:efinancialcareers
我们可以看到在efc统计的投行14个部门中,有8个部门的奖金都实现了上涨。其中涨幅最高的两个部门分别Equity Research和Technology。
Equity Research上涨甚至高达20.1%!并且还是投行前台部门中唯一一个实现逆势涨薪的部门!
Equity Research主要的工作:分析各个公司的财务情况,做基本面分析,比例分析,并运用金融建模来预测公司的未来表现,以及探索推荐各种买/卖方股票投资组合。然后把这一切信息总结归纳到行业研究报告之中。
跨地区投行薪资对比
从去年开始,efc的报告中新增了不同地区投行薪资对比。为很多投行人提供了Relocate的参考,也帮助了很多考虑跨地区求职的留学生。
从今年的情况来看,至少大家追求的高薪还是出现在传统金融中心:纽约。
*图片来源:efinancialcareers
美国的Analyst薪资几乎是亚太地区的2倍。并且今年美国地区Analyst奖金涨幅高达20%、欧洲地区高达49%。
efc今年拱火上瘾,特别推出亚洲两个金融中心: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的对比。
一句话:香港赢麻了。薪资高、税收低、工签好拿还离家近,香港地区也因此成为留学生跨地区求职的热门选择。
除了以上内容外,这份投行薪资调查报告中可以参考的内容还有很多。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