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高级搜索
会计百科  >  经济  >  国有经济

国有经济

  国有经济是指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1982年宪法用的是“国营经济”。1993年,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原来的“国营经济”修改为“国有经济”,确认了国家从对全民所有制经济直接进行经营管理到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适当分离这一实际情况。“国营经济”是将所有权和经营权混为一谈的表述方式,而“国有经济”强调的是经济的所有制性质。将“国营”变为“国有”,有利于实行政企分开,促进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

  国有经济主要是指一种经济制度,主要包括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及实行国家控制管理。它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使用国有资产投资举办的企业,也包括实行企业化经营,国家不再核拨经费或核拨部分经费的事业单位和从事经营性活动的社会团体,以及上述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使用国有资金投资举办的企业。

目录

国有经济的性质和地位

  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国有经济即全民所有制经济的范围大体包括: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但法律规定集体所有的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城市的土地以及农村和城市郊区根据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土地;铁路、航空、公路、海运、银行、邮电,以及国有工厂、国有农场、国有商业等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国有经济的这些范围表明,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最主要部分,集中体现了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石,决定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进方向。对国有经济的重要作用,十六大报告的概括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因此,国有经济能否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关系到能否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和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成败。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力量,其主要表现是:第一,国有经济通过控制自然资源、交通运输、邮电金融、大型制造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掌握着国民经济的命脉;第二,国有经济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第三,国有经济对保障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保障非公有制经济为社会主义服务,起决定性作用。

  由于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如此重要地位,国家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以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比如,通过制定和实施法律,维护和促进国有经济的发展;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指导国有经济的发展;通过投资和进行技术装备等手段,保障国有经济处于主导地位,拥有先进的技术力量等。

社会主义公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又称“社会主义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属于全体人民或劳动者集体所有的形式。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主要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和主体。

国有经济与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的区别

  国有经济与国有企业是有区别的,与国有资产及资本也是有区别的。国有经济,主要是指一种经济制度,主要包括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及实行国家控制管理。

  国有经济又称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指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的一种经济类型,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成分。

  国有企业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使用国有资产投资举办的企业,也包括实行企业化经营。

  国家不再核拨经费或核拨部分经费的事业单位和从事经营性活动的社会团体,以及上述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使用国有资金投资举办的企业。

  国有企业是在国有经济制度控制运营下的企业,经济制度和企业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国有企业应该是国有经济制度的产物。

  国有企业即国家出资的企业,包含四种形式:

  1、国有独资企业;

  2、国有独资公司;

  3、国有资本控股公司;

  4、国有资本参股公司。

  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国有经济是就所有制而言对国民经济组成部分进行分类的一个部分,国有经济属于国民经济中的公有制经济,他们之间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国有资产就是国家所有的资产,即:国家依法取得和认定的,或者国家以各种形式对企业投资和投资收益、国家向行政事业单位拨款等形成的资产。这就与财政部门有直接的关系。

  因此,国有经济是一个总体概念,包括国有企业、国有资本与国有资产。

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

  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国有企业,是指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以及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包括中央和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其他部门所监管的企业本级及其逐级投资形成的企业。

  在我国,国有企业起主导作用,是“第一主体”,决定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一主体,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第一,决定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发挥公有制的优势,按照社会主义要求发展生产力,促进共同富裕。坚持以人为本,履行社会责任。

  第二,保障国家经济安全。近年来,我国不仅安全渡过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而且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有企业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第三,提高国民经济素质和质量。国有企业技术装备水平高,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分布于国民经济重要产业和关键领域,能够率先实现集约化、集团化和跨国经营,以产业规模和素质优势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领头雁。

  第四,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国有企业遵守法纪,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在维护职工权益、社会救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方面作表率,在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中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

  第五,实行按劳分配,促进社会公平。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分配形式是由所有制形式决定的。公有制经济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基础,是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当然,在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企业内部更要贯彻落实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收入分配制度,防止员工之间收入差距悬殊。

  第六,为人民政权和共产党执政提供重要物质基础。强大的国有企业是我国发挥政治优势的主要物质基础。

国有经济“五力”

  国有经济“五力”是指:“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再次提到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控制力、抗风险能力(以下简称“五力”)。这意味着,增强“五力”作为新时代国有经济改革发展的目标体系已经日益成熟和定型。

国有经济“五力”的时代内涵

  国有经济“五力”的提出,体现了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目标和新要求。一是体现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当前,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的发展也要顺应这一趋势,从激发国有经济活力转变为全面提升国有经济竞争力。一方面体现在竞争力内涵的变化,即由注重“内生”的要素活力,转向兼顾“内生”的要素活力和“外在”的竞争实力。另一方面表现在控制力内涵的变化,即由强调全局范围内“数量”的控制力,转向强调重点领域中“质量”的控制力。

  二是蕴含改革与发展的新动力。创新力是国有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在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实现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创新突破的主力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国有企业进一步提升全面创新能力,其中,既包括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所需的技术创新能力,还包括适应新经济模式下的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能力。

  三是着眼全球化竞争的新视野。当前,无论是竞争力,还是控制力、影响力,都应当以世界一流企业为标杆,立足全球化竞争背景来理解其新内涵。竞争力,应突出体现国有企业在参与全球化市场竞争中具备的综合实力。控制力,应融入提升国有企业对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控制力的新内涵。影响力,应注重提升国有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享有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是适应内外部变化的新能力。国有经济抗风险能力是提升国有企业综合竞争力、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的关键。在宏观层面,抗风险能力主要侧重保障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在微观层面,抗风险能力更多强调防范国有企业战略风险、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当前,在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国有企业应当以创建世界一流企业为目标,加快培育能够快速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动态能力,平衡好技术、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活动与健康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国有经济“五力”的提升路径

  展望未来,增强国有经济“五力”仍是国资国企改革的核心目标。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探索实现改革目标的新路径和新举措。

  第一,加快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通过战略性重组、混合所有制改革等途径,促进国有资本向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和关系国家经济命脉,以及科技、国防、安全等重要领域集中,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

  第二,继续深化“管资本”的国资监管体制。近年来,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架构已基本建立,今后应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运营公司两类平台的功能和作用,加快推进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和运行质量。同时,引导国有企业通过战略联盟、混合所有制改革、产业投资基金等多种方式,更大力度发挥国有资本的带动效应和杠杆作用,加快形成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相互融合、共享发展的良好格局。

  第三,进一步激发企业家精神和内生活力。企业家精神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原动力。针对国有企业负责人在实施改革与创新过程中面临的障碍和顾虑,下一阶段应扩大市场化选聘和管理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试点,切实破解身份转换等难题。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有效激发国有企业的企业家精神,使其成为引领企业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同时,要在竞争性领域和具备条件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有序推行职业经理人和员工持股制度,建立健全中长期激励机制,强化国有企业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第四,持续提升国有企业全球化经营能力。尽管我国已有一批国有企业跻身世界500强行列,但跨国指数低、品牌影响弱、大而不强等问题仍较为突出。在逆全球化浪潮冲击下,我国的国有企业亟待提升全球化经营能力,核心在于增强企业全球化资源配置能力,这就要求积极参与全球产业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更好融入全球产业体系和创新体系。同时,为确保国有企业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合法性,应加快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更加积极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不断提升其在国际社会的品牌信誉度和影响力。

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共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有效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功能作用。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法治环境,完善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政策体系,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新时代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八大路径:

  01锚定高质量发展总目标,助力我国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国资国企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的形势要求,把发展方式转到提升发展质量上,高质量发展迈出重大步伐。

  一是经营业绩考核指挥棒作用充分发挥,强化高质量发展导向。建立起“两利四率”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推动中央企业坚决摒弃规模和速度情结,坚定走高质量发展道路。截至2021年底,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59.3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约2.6倍。二是持续深入推进提质增效,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全方位对标世界一流企业,打造精干高效的组织和运行体系,企业生产经营效率、产品服务质量不断提高,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的有效供给能力增强。三是风险防控放到更加突出位置,筑牢高质量发展底线。从严从实抓好债务、投资、金融业务等重点风险防范化解,大力推动中央企业降杠杆减负债。加快构建海外利益保护和风险预警防范体系,维护境外资产和员工人身安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下一步,国资国企要深刻把握高质量发展和新发展理念的内在统一性,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落实国家区域发展重大战略上作表率,积极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全力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发展成果全民共享,持续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重要物质基础。

  02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发展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供重要支撑

  国资国企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头号任务”,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在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充分发挥国家队作用。

  一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年度考核加分、研发费用视同利润加回、资本金注入、工资总额单列等一揽子支持政策,研发经费10年年均增速超过10%。二是完成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积极参与国家实验室组建和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在关键材料、核心元器件、基础软件等领域突破一批短板技术,在航天、深海、能源、交通、国防军工等领域涌现一批重大成果。三是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已遴选出首批29家策源地企业,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下一步,国资国企要推动创新要素和人才资源深度融合、互为支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主动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全力提升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打造策源地科技领军企业,引导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融通创新,助力培育协同、高效、开放的创新生态,加快培育国企创新人才竞争优势。

  03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更好发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主力军作用

  国资国企积极投身振兴实体经济,国有资本整体运行质量和效率有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一是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通过资本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推动国有经济向特定功能领域、重要行业优化布局。二是稳步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10年来,先后有26组47家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新组建、接收企业9家,打造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行业领军企业。三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主责主业管理,集中抓好“两非两资”剥离处置工作。全面完成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累计减少法人占总户数38.3%。四是优化区域布局和对外开放格局。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高质量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工作部署中,提出要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下一步,国资国企要坚持更好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调整存量结构、优化增量投向。坚持助推实体经济发展壮大,深入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加大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力度,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有力增强国有经济服务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能力水平。

  04发挥国资国企牵引带动作用,切实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国资国企加快打造现代产业链链长,锻长板补短板,提升供应链保障能力和产业体系抗冲击能力,促进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

  一是当好现代产业链链长。带头落实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和龙头企业保链稳链工程,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把产业链关键环节留在国内。二是带头复工复产、稳价保供。中央企业采取资金支持、提前采购招标、扩大合同订单等措施,带动上下游企业有序复工,稳定产业链、畅通供应链。三是积极助力企业纾困减费降租。坚决落实国家降电价等助企纾困降费政策,扎实做好能源资源安全稳定保供,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2020年降低全社会运行成本1965亿元。

  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了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重要部署。

  下一步,国资国企要发挥引领作用,以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链,提高现代产业链链长的产业生态主导力和产业链节点控制力。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保障能源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助推物流高效畅通运行;增强双链风险防范意识和监测预警水平,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

  05推动国资国企改革不断深化深入,促进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国资国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贯彻落实国企改革“1+N”政策文件,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硕果累累。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市场化经营机制更加灵活高效,国资监管体制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市场主体地位不断强化。改革专项工程示范带动成效显著。深入推进综合改革试验,深化世界一流企业创建示范工程。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下一步,国资国企要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打造适应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新型国有企业。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弘扬和激发企业家精神,持续提升国有企业创造力。加快世界一流企业建设,加强质量提升、品牌建设、创新引领、管理卓越、开放合作。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06坚持用底线思维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充分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

  国资国企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处于支配地位,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的关键环节,在关键领域发挥着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

  一是坚决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底线。加大对能源资源粮食供应、骨干网络、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入,全力做好煤电油气等基础能源供给,电信、航空等基础网络运营。二是全力夯实实体经济根基。中央企业涉及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领域营业收入占总体比重超过70%,在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水平、防止经济脱实向虚上主力军作用凸显。三是积极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迅速建成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大力支援武汉、香港、吉林、上海等地抗疫斗争。石油石化、电网电力、通信、航空运输等行业国有企业全力保供稳价。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下一步,国资国企要高效统筹发展和安全,助力打造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新安全格局。守住经济增速底线,积极应对重大斗争,增强粮食安全和战略性资源的保障能力,维护重要基础设施安全,提升应对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冲击能力水平。注重安全生产风险整治,推进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加强国企海外风险预警防控。

  07提升基础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把发展改革成果同保障和改善民生紧密结合

  国资国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坚持发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为增进民生福祉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是积极助力脱贫攻坚任务。国资委推动组建的央企扶贫基金累计滚动投资340亿元,投资项目132个,带动55万名贫困地区群众就业,定点帮扶的248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全部脱贫摘帽。二是主动作为促进共同富裕。“十三五”时期,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59.5万亿元,约占同期全国GDP的1/8。2013年以来中央企业累计上交税费18.2万亿元,约占全国税收收入的1/8,上交国有资本收益1.3万亿元。三是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截至2020年末,符合条件的中央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划转工作全面完成,共划转93家中央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国有资本总额1.68万亿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下一步,国资国企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提供坚实基础。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上持续发力,支持“四部三区”发展取得新突破;有力支撑乡村振兴,助推农业产业全链条升级,积极参与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发挥基础性公益性保障性功能,促进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国企高质量发展创造带动高质量就业,做好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工作。

  08坚持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监管,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苦练内功

  国资系统依法全面履行职责使命,把加强党的领导与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结合起来,以新的“三统一、三结合”国资监管职能体系和“三化监管”优势为鲜明特征的国有资产监管模式实现系统性重塑。

  一是坚持“三统一、三结合”。把全面履行国有企业出资人职责、国有资产监管职责、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职责三者统一起来,推动管资本与管党建相结合、履行出资人职责与履行国资监管职责相结合、党内监督与出资人监督相结合。二是充分发挥“三化监管”优势。加强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监管,持续提升国资监管效能。三是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建成全国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推动地方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当前省级国资委集中统一监管比例已达到99%。四是加强监督协同配合。完善综合监管机制,建立有效的监督协同联动和监督会商机制,加快形成职责明确、流程清晰、规范有序的责任追究工作机制。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

  下一步,国资监管系统要坚持打造专业高效的国有资产监管与出资人监管体系。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落实依法行政的要求,实行权责清单制度,进一步区分国家所有权职能和社会公共管理权力,厘清政府和要素关系,以政资分开来促进政企分开,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继续坚持“三统一、三结合”的国资监管职能体系,发挥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监管优势,全面落实监管责任,提升监管的精确性和有效性,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夯实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根基。

附件列表


4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

上一篇 小农经济    下一篇 非公有制经济

标签

参考资料

[1].  宪法知识系列解读(七)------关于国有经济性质和地位的规定-白河县人大常委会   http://www.bhrdw.gov.cn/Content-1738.html
[2].  国企改革丨预测:中央将对国资委、发改委、财政部等国有经济管理权责定位-淅川人民政府   http://www.xichuan.gov.cn/xcxfgw/xxgk/gfxwj/webinfo/2023/05/1677746802183407.htm?eqid=90fba5450001169b0000000364632672
[3].  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主体-国家能源局   http://www.nea.gov.cn/2012-06/01/c_131625080.htm
[4].  关注|“五力”确保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社会科学报官方微信   https://mp.weixin.qq.com/s/WYC0Un0Tj8MlL4RBIx6RFg
[5].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政府网   https://www.gov.cn/zhengce/2019-11/05/content_5449023.htm?ivk_sa=1024320u&wd=&eqid=ed31c82e0012a6ec0000000364560335
[6].  新时代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八大路径- 云浮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https://www.yunfu.gov.cn/yfgzw/gkmlpt/content/1/1690/mpost_1690983.html#616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