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高级搜索
会计百科  >  经济  >  关键共性技术

关键共性技术

  关键共性技术,是指在多个行业或领域广泛应用,并对整个或多个产业形成瓶颈制约作用的技术,研发难度大、周期长,是当前我国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国家综合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内容。

  共性技术的研究属于基础创新,往往对产业的发展进步呈现出一定的制约性,其合理有效地管理对于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是大有裨益的。相比主导产业政策,真正决定最终效果的恰恰是对整个产业或多个产业及其企业产生深度影响的关键共性技术。

目录

发展关键共性技术的作用

  发展关键共性技术,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关键共性技术是工业革命长波发展周期的核心驱动力,是保证我国不会错失历史机遇期的技术基础。比如,人工智能、5G、大数据、超级计算和区块链等关键共性技术就是当前我国完成工业化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技术保障。

  其次,通过关键共性技术创新,能够促使企业“提速增效”,实现生产率的大幅度提升,而不是简单地追求做大规模,实现规模效应,推动企业“做强”而不是单纯“做大”。

  再次,不断更新的关键共性技术对产业发展能够形成迭代和赋能效应。比如,20世纪80年代的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使传统的通信、新闻出版、零售、广告和医疗等产业被颠覆的同时,也对金融、教育、零售和各种服务业产生了明显的赋能效应,使这些产业的发展模式产生了重要的变化。

  最后,对市场发展具有整合效应。关键共性技术的大范围使用,有利于整合全国的市场,有助于缩小城乡、区域在经济和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差异。

  因此,加快投资和突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建立关键共性技术供给体系,对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发展和产业升级,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国科技创新基础研究体系的构建,需要做到关键共性技术供给布局先行。

附件列表


0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

上一篇 技术性衰退    下一篇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