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高级搜索
会计百科  >  经济  >  行政许可注销

行政许可注销

  行政许可注销是指基于特定事实的出现,由行政机关依申请或依职权按照法定程序收回行政许可证件或者公告行政许可失去效力的行为。

目录

行政许可注销的情形

  行政许可注销第70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办理有关行政许可的注销手续:

  (一)行政许可有效期届满未延续的;

  (二)赋予公民特定资格的行政许可,该公民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

  (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终止的;

  (四)行政许可依法被撤销、撤回,或者行政许可证件依法被吊销的;

  (五)因不可抗力导致行政许可事项无法实施的;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注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

行政许可注销行为的法律属性

  一、注销的行为定性。注销是行政许可实施过程中的重要行政监督检查措施,是行政机关的行政许可效力终止后办理的手续,是一种程序行为。通过注销手续这一程序,将先前行政许可效力已经终结的事实向外界予以呈现。所以说,注销并不产生实体法律效果的意思表示,其自身并不能影响行政许可效力的法律效果。

  二、注销的功能分析。注销作为行政许可实施的重要环节,其直接目的在于保证行政许可信息的完整。准确将已经终结的行政许可事项通过注销方式记录在案,并予以公告,以便社会主体能够及时获取相关交易信息。行政许可期限届满,属于自然消灭,但该事实引起的法律效果没有自发地向外界传递,所以需要以注销的方式,将该法律效果消失的情况与记载并向适当的主体告知。究其内部功能来说,注销在于实现社会资源配置信息在行政系统内的同步更新。行政许可作出、变更或者消灭等信息在不同行政机关间能够通过现代数据平台保持同步。

  三、注销的法律效果。无论法律是否规定注销是程序行为,都不能排除注销可能产生减损权利的法律效果。正当程序原则的适用不适当,间接上对相对人的权益产生了不利影响。如果行政机关没有按照正当程序实施注销行为,将具有减损权利的可能转变为法律上的处分行为,实质上产生了影响相对人权利义务的法律效果,因此应当允许相对人寻求法律救济。

  综述:行政机关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虽然现行法律对行政许可注销行为的程序没有具体规定,但行政机关在注销行政许可时,仍应当遵循程序正当原则,向行政相对人说明行政行为的依据理由,充分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和陈述申辩权。行政机关在注销行政许可前未告知行政相对人,未听取行政相对人的陈述申辩,违反了程序正当原则,在作出注销决定后,又未依法将其送达行政相对人,行政相对人要求撤销行政机关行政许可注销行为等人民法院予以支持。

行政许可的撤销、撤回、吊销、注销的区别

  一是实施主体不同。根据《行政许可法》,作为行政许可实施的基本内容,撤销、注销和撤回均由原许可机关作出。其中,对于撤销,基于自查自纠的目的,还可由许可机关的上级机关作出。但因吊销属于行政处罚,实施机关应依据有关处罚的规定而确定,并不仅限于原许可机关。

  二是性质与事由不同。撤销是基于许可发放的违法与瑕疵,具有自查自纠性。撤回是基于许可继续实施的公共利益考虑,是一种利益权衡和资源再配置。吊销是基于被许可人从事许可活动时的严重违法行为,具有惩戒性。注销是相关许可终止事实发生之后的法定手续和逻辑结果。

  三是效力和后果不同。效力上,撤销导致原许可自始无效。撤回和吊销导致原许可终止并在终止后失去效力,而非自始无效。注销不具有行政法意义上的实体效力。后果上,撤销如果因行政机关过错,且造成被许可人合法权益损害的,应依法予以赔偿;撤回如果造成有关主体损失的,应依法予以补偿。依法进行的吊销和注销则不涉及补偿或赔偿。

附件列表


0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

上一篇 行政许可撤回    下一篇 行政许可吊销

参考资料

[1].  《公报行政案例中的法理》|章志远 黄娟主编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国人大网   http://www.npc.gov.cn/c2/c30834/201906/t20190608_298033.html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