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是指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积极履行对股东、员工、消费者、社区及环境等各方面的责任。
企业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法律法规、保障员工权益、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和服务、推动技术创新、保护环境等多个方面。
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是企业的义务,也是企业的使命。企业作为重要的社会成员,深深嵌入特定的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社会关系网络之中。换言之,企业要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概念提出
企业社会责任是英国学者欧利文•谢尔顿(Oliver.Sheldon)1923年在美国进行企业管理考察时首次提出的,欧利文•谢尔顿在其《管理的哲学》一书中指出企业的目标不仅仅是生产商品,应该与企业经营者满足产业内外人类需要的各种责任联系起来,而且包含有道德因素在内。
此后,美国佐治亚大学教授卡罗尔(Archie.Carroll)对CSR做了一个阶段性的总结,把企业社会责任分成了四个层次,由基础到高级分别是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慈善责任。
法律法规
从法律学的视角来观察,企业在追求利润之外,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主张,这是具有充分的国际法、国内法根据的。
具有充分的国际法条依据。例如,关于企业对于劳动者的责任,早在1919年的《国际劳动宪章》便明确了劳动者权益保护的9项原则。目前,全球不同层次上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公约、原则、守则、标准等已多达数百个。特别是,中国工作组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社会责任指南标准(ISO26000)已于2010年11月在瑞士日内瓦正式发布。
已被各国立法和司法确立。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就有48个州明确地支持注册公司可以不通过特别的章程条款来资助慈善事业。法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先后在各自立法中确立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我国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在总则第5条第1款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2023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条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应当充分考虑公司职工、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社会公共利益,承担社会责任。国家鼓励公司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公布社会责任报告。”
我国关于公司如何履行社会责任,各行各业制定了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性的文件,如商合函[2012]779号商务部关于印发《对外承包工程行业社会责任指引》的通知、国资发研究[2016]105号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国有企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保监发[2015]123号《中国保监会关于保险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应关注社会效益,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
法律义务与道德责任的结合。企业在履行法律义务的同时,应积极承担道德责任,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短期利益与长期发展的兼顾。企业在追求短期利益的同时,应关注长期发展,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内部治理与外部环境的协调。企业在加强内部治理的同时,应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适应市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
(一)对内部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
1.对职工的社会责任
员工利益是企业社会责任中最直接与最主要的内容,世界各国无一例外将职工保障列入公司社会责任范围之内。企业对员工的责任属于内部利益相关者问题。企业必须以相当大的注意力来考虑雇员的地位、待遇和满足感。在全球化背景下,劳动者的权利问题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及各社会团体的普遍重视。
2.对股东的社会责任
股东是企业的主要出资人,为企业提供支持,承担风险。企业理应对股东负责。企业对股东社会责任的履行主要体现为: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对股东与经营者的关系进行协调;通过定期举办股东会议,及时向股东汇报企业业绩和经营情况,听取股东意见,制定合理的经营战略,从而达到双方共赢。
(二)对外部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
1.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
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最终要借助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来实现。作为通过为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来获取利润的组织,提供物美价廉、安全、舒适、耐用的商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是企业的天职,也是企业对消费者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对企业而言,应当对提供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承担责任,履行对消费者在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方面的承诺,不得欺诈消费者和谋取暴利,在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方面自觉接受政府和公众的监督。
2.对债权人的社会责任
公司最基本之社会责任,即应当保证以公司本身条件有能力对特定相对人承担债务,维持公司基本经营,方能进行所谓之公司社会责任。公司保证对债权人之责任,是公司经营核心之一。履行债务是对公司社会责任之首要要求,在无法满足保障债务履行之条件下,容易引起市场经济不稳定进而影响交易安全。
3.对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
企业环境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对企业行为进行限制的主要制度。公司在生产产品或是提供服务过程中,极易破坏生态平衡、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以及影响社会正常发展。有基于此,我国通过立法确认一系列环境制度来规范公司行为,对生产全过程进行控制、防治,从而保证企业对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的履行。
4.对社区的社会责任
企业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更是所在社区的组成部分,与所在社区建立和谐融洽的相互关系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社会责任。企业对社区的社会责任主要表现为:为社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资助社区公益事业,合理利用社区资源等。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
上一篇 从属性保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