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经济
银发经济,是指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其中既包括满足老年人就餐、就医、照护、文体等事业范畴的公共服务,又涵盖满足老龄群体和备老人群多层次、多样化产品和服务需求的各类市场经济活动,比如发展老年用品、智慧健康养老、康复辅助器具、抗衰老、养老金融产品、老年旅游服务、适老化改造等潜力产业。
银发经济的特点
政策扶持
国务院《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等文件构建了"中央统筹-地方创新"的政策框架,中央财政专项拨款支持适老化改造。
分层明显
调研显示:60-70岁重文旅消费,70-85岁需医疗护理,85岁以上依赖专业照护,差异化的需求带来更多行业、服务场景。
跨界融合
“医疗+科技”、“金融+养老”等模式兴起,催生全新的养老产业链生态。
消费稳定
老年人货比三家但复购率高,愿为健康买单,产品使用较为专一。
技术迭新
智能穿戴、远程医疗普及,适老化改造等,为数字金融、技术带来挑战。
因地制宜
一线城市领跑智慧养老,县域依托资源发展康养旅游,跨境养老试点突破地域限制。
银发经济的服务范围
银发经济的服务主要包括各类型养老服务、老年医疗卫生服务、养老金融支持服务、老年人力资源服务、老年文体休闲服务,养老科技和智慧养老服务、涉老教育培训等。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国办发〔2024〕1号)(下称《意见》),当前聚焦的重点养老民生服务领域如下:
(一)扩大老年助餐服务。
(二)拓展居家助老服务。
(三)发展社区便民服务。
(四)优化老年健康服务。
(五)完善养老照护服务。
(六)丰富老年文体服务。
(七)提升农村养老服务。
银发经济的七大潜力产业
银发经济覆盖面广,但现阶段相关产业主要集中在餐饮、护理、保健等基础养老服务方面。而老年人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的需求,正变得越来越旺盛和迫切,却尚未得到有效满足,这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针对产业短板弱项,《意见》结合供给端的发展基础,依据老龄群体和备老人群的需求特征,从老年人自身需要的老年用品、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康复辅助器具,到抗衰老、养老金融和老年旅游等高品质服务,再到全社会适老化改造,重点谋划了七大潜力产业。
(一)强化老年用品创新
加强服装面料、款式结构、辅助装置等适老化研发设计,开发功能性老年服饰、鞋帽产品。鼓励研发适合老年人咀嚼吞咽和营养要求的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配方食品。实施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重点开发应用适老化日用产品和老年休闲陪护产品。完善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适时进行评估并动态调整。引导车辆生产企业研发符合国家技术标准、适应老年人无障碍出行需求的车型。
(二)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
完善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在居家、社区、机构等养老场景集成应用,发展健康管理类、养老监护类、心理慰藉类智能产品,推广应用智能护理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智能防走失终端等智能设备。鼓励利用虚拟现实等技术,开展老年用品和服务展示体验。
(三)大力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
推动助听器、矫形器、拐杖、假肢等传统功能代偿类康复辅助器具升级,发展智能轮椅、移位机、康复护理床等生活照护产品。扩大认知障碍评估训练、失禁康复训练、用药和护理提醒、睡眠障碍干预等设备产品供给。
(四)发展抗衰老产业
深化皮肤衰老机理、人体老化模型、人体毛发健康等研究,加强基因技术、再生医学、激光射频等在抗衰老领域的研发应用。推动基因检测、分子诊断等生物技术与延缓老年病深度融合,开发老年病早期筛查产品和服务。推进化妆品原料研发、配方和生产工艺设计开发。
(五)丰富发展养老金融产品
支持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发展养老金融业务,提供养老财务规划、资金管理等服务。丰富个人养老金产品,推进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和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工作,加强养老金融产品研发与健康、养老照护等服务衔接。
(六)拓展旅游服务业态
完善老少同乐、家庭友好的酒店、民宿等服务设施,鼓励开发家庭同游旅游产品。推出一批老年旅游发展典型案例,拓展推广怀旧游、青春游等主题产品。以健康状况取代年龄约束,完善相关规定便利老年人出游,健全投诉举报机制并加强监管。发展老年旅游保险业务,鼓励扩大旅游保险覆盖面。组建覆盖全国的旅居养老产业合作平台,培育旅居养老目的地,开展旅居养老推介活动。
(七)推进适老化改造
推进公共空间、消费场所等无障碍建设,纳入城市体检指标体系,定期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鼓励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家庭配备智能安全监护设备。开展数字适老化能力提升工程,推进互联网应用改造,保留涉及老年人的高频事项线下服务。推动老年食品、药品、用品等的说明书和宣传材料适老化。
银行经济的好处
一、增加就业机会
如养老护理员、老年营养师、适老化改造设计师等岗位需求激增,2025年预计新增就业岗位超500万个。
如超市理货员、学校保安等岗位优先招募60-65岁群体,月薪3000-4500元。
二、创业门槛降低
政策扶持提供创业补贴、税收等优惠,降低创业门槛,社区老年餐桌、线上老年教育平台等低投入项目兴起。
三、家庭照护成本下降
推动社会化服务、公共设施、高科技设备的逐步完善,能够极大降低养老成本和看护需求。
四、个人财富增值
当前,个人养老金账户享税收优惠,专属理财的年化收益也普遍比常规储蓄高。
五、健康管理进阶
近几年,许多社区都有针对老年人的免费骨密度、血糖、血压等等检查,即省时又省力。
银发经济产品与服务现状
1.产品创新不足
目前我国银发经济产品主要集中在基础生活用品和简单医疗设备,如轮椅、拐杖等。这些产品功能单一,缺乏智能化和个性化设计,难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多样化的需求。部分老年用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有待提高,存在一些假冒伪劣产品,使消费者对商家的信任不断降低。
2.服务供给不足
养老服务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农村和偏远地区。养老服务设施不足,专业护理人员短缺,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内容较为单一,缺乏个性化和专业化的服务方案。例如,部分养老院只提供基本的生活照料,缺乏康复护理、心理慰藉等服务。
银发经济挑战与机遇
1.市场竞争加剧
随着银发经济市场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这一领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一些大型企业凭借品牌优势和资金实力,迅速占领市场份额,对中小企业形成了一定的挤压。中小企业则需要通过差异化竞争,找准市场定位,提供特色化的产品和服务,来保证自己的市场份额。
2.人才短缺
银发经济产业广泛覆盖养老服务、健康医疗、文化娱乐等多个领域,对专业人才有着极大的需求。然而,目前我国在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上存在明显不足,人才短缺问题相当突出。与此同时,养老服务行业工作强度较大、薪资待遇相对偏低,致使行业人员流失率居高不下。这一现状不仅对养老服务质量的稳定性造成负面影响,更严重制约了银发经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银发经济的举措
一、树立“生命全周期”理念,加强银发经济顶层设计,更好地促进老龄事业与银发经济协同发展
把握全球和国内银发经济发展的大势,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议首先要牢固树立银发经济是为老龄阶段个人提供全过程、全时段、全链条、全方位产品和服务的“生命全周期”理念,然后据此研究制定覆盖从提供养老产品供给,到促进养老需求释放,再到发展全方位养老服务产业,直至提升至打造高质量养老产品和服务体系的银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明确银发经济的发展目标、基本原则、发展思路和具体路径,逐步完善有利于促进老龄事业和银发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促进老龄事业与银发经济协调互促发展,既体现老龄事业对银发经济的基础导向作用,又发挥银发经济对老龄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进一步促进事业产业协同,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二、压实地方政府责任,加大社会投资力度,构建政府兜底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资和供给体系
针对当前银发经济资金投入不足、供给渠道单一等问题,建议首先要压实地方政府责任,由地方政府通过专项债券等形式筹集资金,加大对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老龄事业建设的投入,着力补齐老龄事业发展的结构性短板,为发展银发经济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政府要采取措施进一步引导并吸引更多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老龄事业和银发经济投资,加大对银发经济经营主体和产业集群发展的信贷投放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银发经济产业项目,促进形成多主体参与、多力量支持的多元化资金投入和产品供给体系,更好地适应老龄化的社会发展趋势,在老年人的“夕阳事业”中,发展新理念的“朝阳产业”,释放人口“长寿红利”,推动社会福祉与银发经济协同发展。
三、建立健全工作运行制度机制,搭建信息共享共用平台,进一步提升银发经济的发展和运营效率
银发经济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虽然发展潜力巨大、发展意义重大,但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难度也较大。为更好地统筹推进银发经济发展,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率,建议首先要从国家层面成立由民政部门牵头,工信、住建、商务、科技、财政、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参与的“银发经济工作专班”,建立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协调机制”,专门研究和统筹推进发展银发经济工作。同时,为解决银发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因信息不对称导致无法精准有效对接的问题,进一步提升银发经济运行效率,建议由政府出面搭建银发经济信息共享共用平台,能够让产品供给和老年需求在平台上实现及时有效对接,在更精准地释放需求的同时,也能够根据需求情况促进产品创新,进而带动提振和拓展消费市场。
四、创新银发经济产品和服务供给形式,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品质需求
针对新形势下银发经济发展趋势和现代化条件下的老年人需求,建议政府要引导市场加强针对老龄化个人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和推广,进一步创新银发经济产品,尽可能丰富老年服务场景,大力推进“银发产品”的迭代升级,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老年人提供更多样、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选择。一方面,可以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变化,探索建立银发经济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清单和标准体系,以此来引导市场主体提供满足最新需求、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和服务,切实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另一方面,推动各地根据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创新产品形式和服务方式,比如探索开发旅居养老市场,发展康养旅居等新业态;完善老少同乐、家庭友好的酒店、民宿等服务设施,鼓励开发家庭同游的集成式产品等。
五、强化各项基本要素的有效支撑,突出数字经济赋能智慧养老,进一步加大对银发经济的保障支持力度
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建议首先要加强保障银发经济发展的土地资源、政策资源、数据资源、人力资源等要素的有效支撑,通过科学编制用地计划,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统筹政务和社会数据资源,加快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更好地适应新时代银发经济发展的需要,为银发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要把握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鼓励供给主体突出数字赋能,大力发展适合老年人使用的养老机器人等智能设备;结合互联网和智能技术应用,积极推动智慧养老新兴业态发展;引入智能化设备和互联网技术,推动新兴技术在老年产品上的转化,创新银发群体消费情景体验,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消费新模式。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