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高级搜索
会计百科  >  经济  >  银行保函

银行保函

  银行保函是银行作为保证人向受益人开立的保证文件,保证被保证人未向受益人尽到某项义务时,则由银行承担保函中所规定的付款责任。保函业务广泛应用于工程担保领域,适用于投标保函、履约保函、预付款保函、质量保函、农民工工资支付保函、融资性保函等多种类型。

目录

银行保函的作用

  信用增级:用银行信用替代企业信用

  中小企业可借助银行保函参与大型项目竞争,突破“信用壁垒”。例如,某科技型中小企业凭银行履约保函中标政府智慧城市项目,解决了“企业规模小、业主不信任”的痛点。

  风险隔离:将履约风险转化为金融可控成本

  交易双方通过保函明确权责边界,避免因单方违约引发法律纠纷。如国际贸易中,卖方凭银行预付款保函锁定买方付款义务,买方凭银行质量保函约束卖方交货标准,用金融工具替代传统的“全款预付”或“货到付款”博弈模式。

  资金优化:释放现金流,激活运营效率

  相比缴纳等额现金保证金,银行保函仅占用企业授信额度或少量保证金(如10%-30%),为企业节省90%以上的资金占用。某建筑企业通过银行工程保函替代5000万元现金保证金,将释放资金用于设备升级,工期缩短15%。

银行保函的主要类型及适用场景

  根据用途和担保内容,保函可分为以下类型:

  投标保函:是指在招标投标中,由银行、保险公司或担保公司应投标人的请求向招标人出具的一种书面担保凭证。

  用途:确保投标人中标后不撤标、不拒签合同,常见于工程招标、政府采购。

  履约保函:是银行应申请人的要求,向受益人开立的保证申请人履约某项合同项下义务的书面保证文件。

  用途:保证承包商按合同完成工程(如工期、质量),适用于工程建设、货物贸易。

  预付款保函:在贸易合同中,预付款保函也被称为定金保函,是承包人需要担保公司或银行向业主(发包人)出具的保证业主所支付的工程预付款用于实施项目的一种信用函件。它确保了预付款的专款专用,防止承包人挪用资金。

  用途:担保预付款用于合同履行,若违约需退还,常见于设备采购、工程预付款。

  质量保函:也称为维修保函,是指应供货方或承建人申请,向买方或业主保证,如货物或工程的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而卖方或承建人又不能依约更换或修理时,按买方或业主的索赔予以赔偿的书面文件。

  用途:确保质保期内产品或服务符合约定标准,如工程竣工后质保期内的维修责任。

  付款保函:是指应买方或发包方的要求,银行向卖方或承包方出具的、保证买方履行商品、技术、专利或劳务合同项下的付款义务、或发包方按照承包工程进度支付工程款项的书面承诺。根据被担保的付款方式不同,可分为即期付款保函、延期付款保函、分期付款保函。

  用途:保障买方按合同约定支付货款,适用于国际贸易中的延期付款场景。

银行保函业务的核心流程

  申请与协商

  申请人明确保函类型、金额、条款,与受益人达成一致。

  提交材料

  包括合同、营业执照、财务报表、信用记录等,需证明申请人资质和履约能力。

  银行审核

  评估申请人信用风险,确定是否开立保函及保证金比例(或授信额度)。

  出具保函

  银行签发保函并通知受益人,或通过SWIFT系统传递至对方银行。

  保函终止

  合同履行完毕或到期后自动失效;若发生索赔,担保人按约定赔付。

办理银行保函的关键注意点

  银行选择有讲究

  在办理银行保函时,银行的选择至关重要,如同为商业交易挑选一位可靠的合作伙伴。不同银行在信誉、保函费用、办理效率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因素都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利益和交易的顺利进行。大型国有银行通常具有较高的信誉度,其出具的保函在市场上更受认可,能够为企业在交易中赢得更多的信任。然而,一些股份制银行或地方性银行可能在保函费用和办理效率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它们可能会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费率,并且在办理流程上更加灵活高效,能够满足企业对于时间和成本的特定需求。因此,企业在选择银行时,应综合考虑自身的业务需求、交易对方的要求以及银行的各项条件,权衡利弊后做出明智的决策。

  申请资料要备齐

  申请银行保函所需的资料犹如搭建大厦的基石,缺一不可且必须准确无误。一般来说,企业需要提供营业执照等基础证件,以证明其合法经营身份。此外,近年度的财务报表、审计报告等财务资料也是银行评估企业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的重要依据。对于具体的保函业务,如投标保函,还需提供招标文件、投标文件等相关合同文件;履约保函则需要提供详细的项目合同、工程进度计划等资料。任何一项资料的缺失或错误都可能导致申请流程受阻,甚至申请被拒。因此,企业在申请前务必仔细核对清单,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为顺利办理保函奠定坚实基础。

  保函条款细斟酌

  保函条款是银行保函的核心内容,犹如一份详细的契约,其中的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潜在的风险和机遇。在金额方面,要确保保函金额与合同金额相匹配,既不能过高导致企业承担不必要的费用,也不能过低而无法有效保障受益人的权益,引发后续的纠纷。期限的设定也需精准,应根据合同的履行期限合理确定保函的有效期,避免因期限过长或过短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风险。责任范围更是关键,企业要清楚了解银行在何种情况下承担赔付责任,以及可能存在的免责条款,防止在出现问题时陷入被动局面。对于一些模糊不清或存在歧义的条款,企业应及时与银行沟通协商,进行明确和细化,确保自身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银行保函的关键条款与要素

  三方主体

  申请人

  (需担保方)、受益人(接受担保方)、担保人(银行或金融机构)。

  核心条款

  担保金额

  常见比例:合同金额的5%-30%,具体取决于项目风险等级和行业要求。

  有效期

  需与合同履行期匹配,明确起止日期或触发条件。

  索赔条件

  受益人需提交合法有效的证明文件(如违约证据)。

  法律效力

  保函独立于基础合同,遵循“见索即付”原则(URDG758等国际惯例)。

银行保函业务的风险与防范

  主要风险:

  合同风险

  条款不明确可能导致纠纷。

  担保人风险

  担保人信用或财务实力不足。

  操作风险

  申请、审核、开立等环节的失误或欺诈。

  风险控制措施:

  严格审核

  评估申请人资质、合同条款及反担保措施(如抵押物)。

  条款规范

  明确担保范围、免责条款(如不可抗力)。

  动态监控

  跟踪合同履行情况,及时处理变更或索赔。

与传统担保方式的对比

 银行保函vs传统担保方式:优势对比一目了然
维度 银行保函 现金保证金 企业互保
资金成本
低(占用授信或少量保证金)
高(全额冻结资金)
隐性成本高(人情 / 关联风险)
信用等级
银行信用(AAA 级背书)
无信用增级
依赖企业自身信用
灵活性
可根据项目定制条款(如分期释放、条件触发)
固定金额,缺乏调整空间
条款僵化,变更难度大
风险防控
银行专业风控体系全流程管理
被动兜底,缺乏事前监控
风险传导性强(一损俱损)
政策适配性
符合国家 “减证便民”“优化营商环境” 导向
逐渐被政策限制(如国务院明令减少现金保证金)
合规风险高(部分行业禁止互保)

附件列表


0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

上一篇 授信    下一篇 纸质保函

标签

参考资料

[1].  银行保函指的是什么|福建省人民政府   https://www.fj.gov.cn/hdjl/hdjlzsk/sjrjgj/xjrdjryjr/202112/t20211213_5792982.htm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