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就是指以个体家庭为生产、生活主要单位的经营方式。实行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实行“男耕女织”。农业经营规模也不大,它是中国农村的主要经营方式。
中国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即在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普及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之后。小农经济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的变化,具有三种不同的社会属性,即封建小农经济、资本主义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的形成和解体
小农经济的形成
形成时间:
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是其基本特点。自耕农的经营方式和佃户的租佃经营,都属于小农经济。
形成原因:
1、从生产力的角度看,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
2、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小农经济的解体
鸦片战争后,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小农经济解体的表现:耕织分离、纺织分离、农产品日益商品化。
鸦片战争后,洋纱首先涌入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因其质优价廉,取代土纱,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随后,洋布输入,取代土布,又使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这样,越来越多的农民购买洋纱洋布,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在中国大部分农村,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
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它们操纵着丝、茶市场,使中国丝、茶生产服从于国际市场的需要,日趋商品化。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减少了它们在农业经济中的自给自足的成分。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同时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
小农经济解体的过程:小农经济的解体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且存在地域的不平衡性。直到三大改造完成,传统意义上的小农经济才完全瓦解。
三大改造完成即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又叫农业合作化运动。从1951年12月开始,党中央颁发了一系列的决议,规定了我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到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三阶段后基本完成,全国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96.3%。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11月开始至1956年底结束,全国90%以上的手工业者加入了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4年至1956年底全面进行。党对之采取了“和平赎买”的政策,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逐步将其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而且将所有制改造与人的改造相结合,努力使剥削者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工、农、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小农经济的特点
1、自足性: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
2、分散性: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
3、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除盐铁外,一般不外求。
4、脆弱性:是一种规模小、水平低、分散性和抵御天灾人祸能力差的,落后的小生产模式。
5、落后性: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
6、保守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
对小农经济的评价
地位: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积极影响:
①有利于推动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技术,促进古代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有利于封建经济的繁荣发展。
②小农经济的稳定也保障了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和政治稳定。
③奠定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基础,保障了中华文明的传承性和延续性。
消极影响:
①小农经济具有较强的分散性、封闭性和落后性,这些特点使之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明清时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土地兼并的加剧,人地矛盾日益突出,而在小农经济下,人们只有通过对自然的过度索取来解决这一矛盾,从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自然经济、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的区别
自耕农经济是指生产出来的产品都用来自己消费或绝大部分用来自己消费,而不是进行商品交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特点一是分散,二是生产出来的产品都用来自己消费或绝大部分用来自己消费,而不是进行商品交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比如封建社会时期的社会经济情况就是小农经济占主导,现在偏远农村的农村,也都大量存在这种经济现象。而现在的这种经济会引导成为城市主流经济,也就是城市农业,实现城市自耕农,但小农经济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而自然经济主要与商品经济相对,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背景下,而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
自然经济、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三者都在中国古社会长期存在着,并且在很长时间内共同存在,但也有一定的区别。
第一,从产生上看,自然经济产生最早,应该产生于原始社会,原始农业产生后,自然经济就存在了。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瓦解,一家一户的个体农业产生了,小农经济也就出现了。自耕农经济也是产生于春秋时期,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自耕农经济产生。
第二,从消亡上看,自然经济在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后来逐渐被商品经济吞食,但是在今天,有些地方的农业经济仍然带有一定的自然经济性质。小农经济也是在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到1956年,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在中国大地上完全消失。但是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小农经济在一定程度又有所恢复,但今天的农民经济也不完全等同于古代的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在封建时代是随着封建朝代的更替不断生产和衰退,到1956年三大改造的时候完全消失。
第三,从内涵上看,自然经济主要指与外界几乎没有任何产品的交换,生产的产品主要供生产者使用。小农经济强调的是规模比较小,土地数量少,工具落后并且很难改进,没有扩大再生产的能力。自耕农经济则是拥有耕种土地的所有权。
第四,从对立面上看,与自然经济对立的是商品经济,并且两者长期共存,互为消长。与小农经济对立的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与自耕农经济对立的是租佃经济。
在长期的封建时代,三者也有许多相同之处:
第一,封闭性,三种经济都很少与外界进行产品以及技术的交流。
第二,保守性,三者都很难进行技术革新和改造,长期墨守成规,因循守旧。
小农现代化
新中国成立以前,小农经济与小农格局在中国存续几千年,变化甚微。新中国成立之后,小农赖以生存的内在土壤和外部环境均发生质变,小农裂变由此萌动并持续。
土地制度决定了小农格局存在的必然性。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土地改革,让原来由地主占有、佃农经营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演变为农户所有、农户经营的土地私有制,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尔后,经过人民公社化运动,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公有公营制度安排取代了土地私有,小农格局不复存在。1978年改革开放,农村最大的变迁就是由土地公有公营变为土地公有私营,以“集体所有、家庭经营”为特征的小农格局回归。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农地权利由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两权分离”演变为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的制度设计让土地由公有私营向公有共享发展,小农存续的制度基础得以进一步夯实。总体来看,新中国成立之后,土地制度经历了私有私营、公有公营、公有私营、公有共享四个阶段,这是中国共产党针对我国国情在土地制度方面做出的重大设计和调整。从制度绩效看,土地集体所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构成,是农村改革的基石和前提。而将土地经营权归属农户则有利于充分发挥家庭的优势,是农业生产最有效的方式。小农格局既是历史传承,也是时代接续的选择。
换言之,小农格局过去是,现在是,在未来长时期内都将呈现出因农村土地制度选择安排而存在的必然性特征,对此不容置疑。
外部环境决定了小农格局的历史性演变。农业内生的制度安排决定了小农格局长期存在的必然性。但不可忽视,工业化城镇化对小农格局的重塑亦是不争事实。一方面“两化”快速推进,产生了巨大的“虹吸效应”,数以亿计的农业从业人员转向非农部门就业;另一方面,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农机装备的推广普及,释放的“挤出效应”极大提升了农业劳动效率。事实上,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户总量变化不大,甚至还有所增加,但全部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产业的比例由1978年的70.5%减少到2020年的23.6%,平均每年下降一个百分点以上。与此同时,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数量至2020年已下降到1.77亿人,较1978年减少了1.06亿人,较2002年3.66亿人的历史最高点则减少近2亿。过去18年间,第一产业劳动力绝对量平均每年减少1000万以上。按此推算,到2030年农业从业人员占比将下降为15%左右,到2050年进一步减少到5%以内将是大概率趋势。在农业劳动力占比和从业人员绝对量双下降的同时,中国的农业科技和农机装备实现了大发展。2020年中国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到71%,其中小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稳定在95%以上,水稻、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超85%、90%。几组数据充分表明,工业化城镇化使沉淀于农业领域的富余劳动力有了新的就业领域和工作岗位,而农业机械装备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劳动生产效率,很好地弥合了从业人员减少可能给农业生产效率带来的不利影响。农村劳动力的分工分业,农业从业人员的减少,促使小农格局发生了历史性演变。
因此,观察小农问题应有两个维度:一是历史观。小农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无论现阶段外部环境变化如何,基于内生的农业生产家庭经营最优的本源,小农还会长期延续。同时,应从政治高度看待小农问题,革命、建设和发展的任何时期,小农都是农业之基、农村之基、政权之基。小农既是农产品供给者,劳动力的输出源,也是社会的稳定器,对此,认识应当清醒。二是发展观。随着全球现代农业的发展以及经济社会环境的巨大改善,小农的历史性演变正在发生且走向纵深,要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角度以及现代农业发展的规律出发,推动小农分化和发展,根据乡村振兴的要求加快实现小农现代化。
小农要现代化
农户经济以家庭为基本生产经营单位,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具有产权关系清晰、治理结构单一、利益关系直接、监督成本低的显著特点。小农生产与消费合一的属性,决定了他们可以自己生产家庭所需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构成了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
小农要现代化是全球共需。全球现代农业发展上百年的历史反复证明,以家庭为经营单元的农户经济仍是迄今为止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形式。联合国将2014年确定为“国际家庭农业年”,FAO对81个国家的可比数据分析,全球73%的农户土地面积小于1公顷,85%的农户生产面积小于2公顷,小规模农户占主导的格局显而易见。与此同时,东亚国家精耕细作的耕作传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天然的社区维护功能,使小农在现代农业发展中有着基础性作用,相对于其他经营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无论是具有农业资源禀赋优势的欧美国家,抑或是农业资源禀赋稀缺的东亚国家,基于其本国禀赋条件所定义的小规模农户始终是农业生产经营的基础和载体,具有长久生命力和强大普适性。当然,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中,全球小农普遍面临着从业人员流失过度、留守劳动力老龄化、兼业化现象严重等问题。加之占有土地、装备等资源不均衡,土地细碎化又导致其运用现代生产技术、信息手段能力不强,收入水平远低于从事兼业所得,致使他们单纯依靠自己力量打破农业生产低水平均衡、发展现代农业的能力和动力不足。中国小农数量为全球之最,土地细碎化经营程度更高,在全球农业竞争日趋激烈及全球农产品贸易态势不稳定的局面下,小农现代化具有紧迫性。
小农现代化在全球有共同表现。尽管小农现代化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具有不同特点,即便在一国内部也存在明显差异,但也有发展的共同规律。一方面,小农现代化表现为小农变大农的全球化趋势。无论是农业资源禀赋丰裕的欧美抑或农业资源禀赋稀缺的东亚国家莫不如此。美国家庭农场数从1970年的292万个下降到2016年的206万个,平均规模从155公顷增加到179公顷。日本农户数量由1985年的466万户减少到2010年的252万个,平均规模同期由0.88公顷增加到1.88公顷。我国上海松江家庭农场数由2013年的1267个减少到2020年的838个,平均规模由113亩增加到160亩。现代技术、现代装备、现代经营理念不断输入,使小农数量减少,经营规模扩张,小农变大农是全球共同的选择。另一方面,小农现代化表现为小农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世界各国通过合作社、农协、生产者联盟等多种形式,保护小农利益,为小农提供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服务。现阶段在我国有225万家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90万家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全国一半以上的农户提供了多样化的社会化服务,逐渐形成了能够促进小农与现代农业衔接完备的小农服务体系。
小农现代化有深刻内涵。高度重视小农现代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所谓小农现代化有两层含义:其一,无论是在小农内部产生新型农民,还是在外部吸引人才发展成新农人,都需要提升其职业化水平,在乡村振兴中充分施展才华,其二,小农现代化要突出对小农的帮助、改造和升华,使小农从普通的农业从业人员成为具有人力资本的劳动力,发展成为有爱农情怀、有工匠精神、有创新意识、有社会责任感的“四有”农业人才。
小农现代化有两条路径。小农现代化,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有两条基本路径,一是对农业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一方面,加强农业教育,重点做好职业技术教育与技能培训,培养高素质、职业化农民。另一方面,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公共服务,合理提升福利待遇吸引人才下乡、留住人才在乡。二是对传统小农进行改造。当前中国有2.3亿小农户,要耐心引导小农进入现代化轨道,确保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走得稳、走得顺、走得好。要保护小农,保障他们的基本权益不受侵犯。明确小农拥有的农村财产各项权利,加强对小农财产的物权化保护。要帮助小农,解决小农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巩固得来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要发展小农。全面提升小农素质能力,发挥追求美好生活、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的能动性。要富裕小农。千方百计提升小农收入水平,优化收入结构,增加小农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使其紧紧跟上实现共同富裕的步伐。实现保护、帮助、发展和富裕小农的目标决定了组织小农、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极端重要性。
家庭农场、合作社是最佳选择
小农现代化不能背离“农民的主体地位”。中央反复强调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突出培养好家庭农场和合作社两类新型经营主体。以家庭农场作为小农发展的方向,以合作社作为组织小农的载体,在新发展环境下显现出旺盛生机。从长期看,推动两者系统融合成为实现小农发展的最佳选择。
家庭农场是我国小农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家庭农场本身本源于农户经济,被视为当前农业生产经营最有效率的主体,在我国现阶段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其特有的适应于现代农业生产的本质特性。一是家庭经营。家庭农场最鲜明的特征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在要素投入、生产作业、产品销售、成本核算、收益分配等环节,都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继承和体现家庭经营的诸多优势。二是规模适度。既能满足家庭成员劳动力所能支撑的经营活动范围,达到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均衡点;又能确保收入水平能与当地从事非农产业家庭收入水平相当,或稍高于这个水平,实现收入均衡。三是一业为主。区别于自给自足、小而全的传统农户和从事非农产业为主的兼业农户,家庭农场以提供商品性农产品为目的,聚焦于农业生产经营环节,主要进行种养业专业化生产,以农业生产经营为主要收入来源,专业化生产程度和农产品商品率较高。四是集约经营。不仅劳动力、土地等资源要素配置达到最优,而且投入生产资料和生产费用成本控制达到最省。通过耕地流转,将土地、劳力、农机等生产要素适当集中,实现集约化经营、专业化生产,能够有效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形成小农发展的新格局。
引导和扶持家庭农场发展要多措并举。家庭农场是小农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的示范带动者。引导和扶持家庭农场发展,是推动农业经营方式创新、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实现小农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要理清发展思路,积极稳妥地引导和扶持我国家庭农场健康持续发展。在管理制度建设方面,为增强扶持政策的精准性、指向性,要明确家庭农场认定标准,建立家庭农场档案,开展示范家庭农场创建活动,引导和促进家庭农场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在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要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家庭农场支持力度,实现农业信息、科技、农产品检测、植保、农机、化肥农药、农产品营销、农业气象预警等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对家庭农场服务的全覆盖。在信贷保险政策方面,鼓励创新金融产品,创新农村贷款担保抵押方式,进一步理顺农业保险发展体制机制,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农业保险政策,提高其抵御风险的能力,为家庭农场提供多险种、覆盖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保险服务。在人才培养方面,小农分化构成了家庭农场的发展基础,同时需要激励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农机大户、市场经纪人等兴办家庭农场或到家庭农场就业创业。把家庭农场主作为农业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主要培训对象,整合各类培训资源,鼓励农业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农业技能培训和经营管理才能教育培训,使家庭农场主真正成为现代意义上的职业农民。
农民合作社是服务小农的最佳载体。从全球农业发展的历史抑或是在中国的各类农业经营形式观察,现阶段合作社的发展都进入最好阶段。一是从合作社发展历史看,全球范围内,合作社的产生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从新中国成立算起,中国农民合作社发展也有几十年历史。不同国家、区域的发展历程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发展模式,经验丰富亦不缺乏教训,为新时期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二是从覆盖面看,无论是欧盟抑或东亚,由于农民合作社内生的有助于降低市场交易费用、减少生产经营成本、增加从业者收入以及共享生产经营成果收益的运行机制和分配机制,农民合作社迄今仍然是全球覆盖面最广、生命力最强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三是从实现共享发展看,合作社对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保障供给链、完善利益链意义重大。农业合作社在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搭建桥梁,让小农生产经营的成果达到产得出来、卖得出去、卖得出好价钱,让每个参加合作社的成员在其生产经营中实现省钱、省心、省力的互助互利、共享共赢的效果。
农民合作社在有关法律制度和支持政策的保障激励下快速发展,已成为农民群众的组织者、乡村资源要素的激活者、乡村产业发展的引领者和农民权益的维护者,在建设现代农业、助力脱贫攻坚、带领农民增收致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之,要把推动小农现代化纳入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中来,以培育“家庭农场+合作社”为核心路径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农现代化道路。
建设农业强国
建设农业强国,基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我们要建设的农业强国、实现的农业现代化,既有国外一般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所谓共同特征,就是要遵循农业现代化一般规律,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所谓中国特色,就是立足我国国情,立足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走自己的路,不简单照搬国外现代化农业强国模式。
农业强国的中国特色,主要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14亿多人口的中国,任何时候都必须自力更生保自己的饭碗,坚持产量产能一起抓、数量质量一起抓、生产生态一起抓,增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性。
二是依托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农业。立足小农数量众多的基本农情,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坚持统分结合,广泛开展面向小农的社会化服务,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中国特色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三是发展生态低碳农业。坚持绿色是农业的底色、生态是农业的底盘。必须摒弃竭泽而渔、焚薮而田、大水大肥、大拆大建的老路子,实现农业生产、农村建设、乡村生活生态良性循环,生态农业、低碳乡村成为现实,做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守住绿水青山。
四是赓续农耕文明。我国拥有灿烂悠久的农耕文明,必须确保其根脉生生不息,做到乡村社会形态完整有效,文化基因、美好品德传承弘扬,农耕文明和城市文明交相辉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广大农民自信自强、振奋昂扬,精神力量充盈。
五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农民全面发展、过上更加富裕更加美好的生活。同时,我们建设农业强国,也是在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消除贫困贡献中国力量。
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农业因人类定居而兴,村落因农事活动而聚,乡村不仅是农业生产的空间载体,也是广大农民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故土。建设农业强国要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
这些年,乡村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农村基础设施仍不完善,公共服务水平不高,欠账还很多。要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特别是要加快防疫、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要对我国城镇化趋势、城乡格局变化进行研判,科学谋划村庄布局,防止“有村无民”造成浪费。乡村建设要充分考虑财力可持续和农民可接受,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集中力量先抓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优先建设既方便生活又促进生产的项目,标准可以有高有低,但不能缺门漏项。各地村庄格局风貌是历史上顺应地理、气候、人文条件延续而成的,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留住乡风乡韵乡愁。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要健全自下而上、农民参与的实施机制,多听群众意见,照顾农民感受。
要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动治理和服务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推动乡镇赋权扩能,整合力量、提升能力,确保接得住、用得好。要深化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实践,创新乡村治理抓手载体,完善推广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接诉即办等务实管用的治理方式。
推进农村现代化,不仅物质生活要富裕,精神生活也要富足。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同传承优秀农耕文化结合起来,同农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理念结合起来,弘扬敦亲睦邻、守望相助、诚信重礼的乡风民风。要加强法治教育,引导农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农村移风易俗重在常抓不懈,找准实际推动的具体办法,创新用好村规民约等手段,倡导性和约束性措施并举,绵绵用力,成风化俗,坚持下去,一定能见到好的效果。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