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高级搜索
会计百科  >  经济  >  自由贸易港

自由贸易港

  自由贸易港一般是指设在一国(或地区)境内关外、货物资金人员进出自由、绝大多数商品免征关税的特定区域,是目前全球开放水平最高的特殊经济功能区。香港、新加坡、鹿特丹、迪拜都是比较典型的自由贸易港。

目录

自贸港概念的提出

  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2018年4月13日,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

  2018年10月16日,《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发布并明确指出“到2020年,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国际开放度显著提高,努力建成投资贸易便利、法治环境规范、金融服务完善、监管安全高效、生态环境质量一流、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标准高质量自贸试验区,为逐步探索、稳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体系打好坚实基础。”

自由贸易港的特征

  自由贸易港是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具有以下特征:

  境内关外;

  “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

  人员、货物、数据和资金等要素自由流动;

  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

  自由贸易港主要特征还有人员、货物、数据和资金等要素自由流动:

  服务贸易自由。实行极为自由便利的贸易政策,配额和贸易管制很少,实施便捷高效的通关安排。在通关方面,自由贸易港实行“合格假定”,即除少数管制类商品需要事先申请,一般商品无需通报,进出口手续极为简便,实行“事中事后监管”。

  投资便利自由。主要是体现在公司的注册和设立非常方便,除了影响国家安全和少数与国民经济发展不一致的产业外,一般没有其它限制。对外资普遍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投资负面清单极短。

  资金流动自由。自由贸易港的资金流动自由的前提是建立了与国内金融市场隔离的离岸金融市场,实行跨境汇兑自由、贸易结算自由和投融资自由政策。

  货物进出自由。对进出自由贸易港的全部或大部分货物免征关税,准许开展货物自由储存、展览、拆散、改装、重新包装、整理、加工和制造等业务活动。此外,通关便利化措施是货物进出自由的技术保障,全程实行自动化无纸作业。

  人员往来自由。实施高度便利化的人员入境政策,一般实行免签或落地签政策。例如,新加坡对外国人的进出境是很自由的,其规定36个国家除外,其他国家入境免签。

  数据流动自由。对数据流动不设限制,实现跨境数据自由流动。

附件列表


0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

上一篇 自由贸易区    下一篇 数量金额式账簿

同义词

×
领资料
公众号
小程序
会计网小程序
初级会计精选题库小程序
视频号
APP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