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高级搜索
会计百科  >  经济  >  经营主体

经营主体

国有产权主体

  经营主体,又名国有产权主体,对象是政府、组织、单位、法人和自然人,属于经济法主体。国有资产管理经营主体,又称国有产权主体。是指享有或者拥有国有资产所有权或具体享有国有资产所有权某一项权能,以及享有与国有资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利的政府、组织、单位、法人和自然人。

目录

经营主体含义解释

  经营主体是主体,并且是经济法主体。经营主体须以营利为目的。经营主体可以是个体经营者,也可以是合伙、企业法人和公司;经营者可以是财产所有者、使用者、收益者,也可以是投资者、生产制造商、销售商、中介组织等等。它可以有许多身份,但只有它进入经济法调整的领域、进行经济法律活动、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地参与社会生产和再生产,它才是经营主体。也就是说,营利性是经营主体的根本特性。

  经营主体应当有一定的独立性。所谓“一定的独立性”,首先指的是其在经济上拥有自主经营和发展所必需的各种权利,其次还包含着该主体与其他生产者、销售者之间的平等地位。“一定的独立性”并不是绝对的独立性,并不是要求经营主体完全不受任何其他主体的制约。只要一个主体能够享有充分的自主经营权和财产权,可以进入市场开展生产经营与公平竞争活动,它就具备了经营主体所必需的独立性。

经营主体的有关规定

  《民法典》中关于经营主体的规定:

  第五十四条 自然人从事工商业经营,经依法登记,为个体工商户。个体工商户可以起字号。

  第五十七条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第七十六条 以取得利润并分配给股东等出资人为目的成立的法人,为营利法人

  营利法人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企业法人等。

  第八十七条 为公益目的或者其他非营利目的成立,不向出资人、设立人或者会员分配所取得利润的法人,为非营利法人

  非营利法人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

  第九十六条 本节规定的机关法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为特别法人

  第一百零二条 非法人组织是不具有法人资格,但是能够依法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的组织。

  非法人组织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服务机构等。

经营主体登记相关规定

  一、《民法典》中关于登记机关职能的规定

  第六十六条 登记机关应当依法及时公示法人登记的有关信息。

  第七十八条 依法设立的营利法人,由登记机关发给营利法人营业执照。营业执照签发日期为营利法人的成立日期。

  二、《民法典》中关于经营主体登记的规定

  第七十七条 营利法人经依法登记成立

  第七十九条 设立营利法人应当依法制定法人章程。

  第八十条 营利法人应当设权力机构。

  权力机构行使修改法人章程,选举或者更换执行机构、监督机构成员,以及法人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第八十一条 营利法人应当设执行机构。

  执行机构行使召集权力机构会议,决定法人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决定法人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以及法人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执行机构为董事会或者执行董事的,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按照法人章程的规定担任法定代表人;未设董事会或者执行董事的,法人章程规定的主要负责人为其执行机构和法定代表人。

  第八十二条 营利法人设监事会或者监事等监督机构的,监督机构依法行使检查法人财务,监督执行机构成员、高级管理人员执行法人职务的行为,以及法人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第一百零三条 非法人组织应当依照法律的规定登记。

  设立非法人组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有关机关批准的,依照其规定。

  另外,《民法典》为经营主体登记的诸多概念奠定了基础,如第六十三条、第六十四条、第六十八条、第六十九条、第七十三条、第七十四条分别针对法人住所、变更登记、终止、解散、注销登记、分支机构及登记等作了相应的规定。

新版经营主体登记注册身份验证流程

  为防范冒名登记风险、保护公众合法权益,落实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实名认证的最新要求,自2024年1月1日起,经营主体登记注册正式切换到新版实名认证系统,所有登记业务需通过支付宝“登记注册身份验证小程序”进行实名认证,验证信息同登记业务关联,实现“一人一事一认证”。

  一、进入小程序

  进入支付宝,输入“登记注册身份验证小程序”,搜索并进入小程序。

  二、用户信息录入

  1、在小程序页面主页面,输入自然人信息,点击【查看待办事项】按钮,进入待办列表(如果证件类型为身份证时,小程序将根据支付宝授权信息自动带出姓名和证件号码)。

  2、首次使用身份证类型核验时,需要用户授权,获取用户姓名和证件号码。

  3、查看待办事项进入待办列表前,需要阅读并勾选注意事项。

图片

  三、用户身份核验

  1、点击上图页面的【查看待办事项】按钮,进入身份核验页面。用户选择【同意协议并认证】,进入扫脸认证页面。用户选择【暂不认证】返回用户信息录入页面。

图片

  2、根据小程序提示,完成人脸身份核验。

  3、核验成功,进入成功页面。

  4、核验失败,进入失败页面,重新尝试。

图片

  三、完成待办事项

  1、身份核验成功后,小程序将展示用户扫脸图片,由用户确认,无误后点击【查看待办事项】按钮,进入待办事项页面。用户点击【重新录入】按钮,返回用户信息录入环节。

  2、用户在待办页面中查看近7天的待办信息。

  3、点击【业务确认】按钮,查看业务详情。

  4、业务信息确认无误后,点击【同意协议并认证】确认,进行身份核验。

  5、核验完成后,小程序展示用户信息及业务信息。用户确认并签字,点击【确认】完成待办事项。

  6、核验完成

常见问题提醒

  Q:是否可以用微信或者其他应用做核验?

  目前版本仅支持支付宝小程序核验,后续微信及对应的APP将会陆续上线。

  Q:关于验证人员的范围有哪些?

  支持居民身份证、华侨持用护照、港澳通行证等类型身份验证。

  Q:小程序对手机是否有要求?

  支持安卓4.3及以上版本;支持iOS11及以上版本。

  Q:在自然人身份核验时都需要核验哪些信息?

  为提高认证安全等级,使用自然人身份证进行核验的,需通过本人人像信息核验及本人银行卡信息核验。

  Q:认证未通过,有哪些情况?

  一是未核验7天,说明支付宝中有任务,未完成核验;

  二是核验结果空白,未完成核验:a.支付宝小程序认证完全未做;b.做了支付宝实名认证但未领取任务。

  Q:实名验证(刷脸)通不过是什么问题?

  一是身份验证失败:姓名、身份证号码录入错误,非本人使用支付宝账号进行验证;

  二是人像比对未通过:采集人像与后台数据库人像比对不一致,可能是非本人进行比对,也可能是采集人像与后台数据库照片差异大被判断为非同一人;像素低、光线暗等质量问题,用户可在光线好的地方重试,如果是手机像素较低需要使用像素高的手机进行注册验证。

  三是验证失败:请稍后重试。用户可重启支付宝应用后重试。

  Q:对于股东、出资人为非自然人如何进行实名认证?

  对于股东、出资人为非自然人的,系统优先选择电子营业执照方式进行验证,如验证不通过或未申领电子营业执照的情况,支持录入该非自然人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执行事务合伙人等自然人的信息进行自然人的实名验证。

  Q:提交材料后何时进行实名认证?

  对于申请全程电子化和半程电子化的企业,申请人在江苏省企业全链通综合服务平台填报登记数据提交后,系统将业务办理信息和实名认证人员信息提交到总局实名认证系统,即可进行实名认证。

  对于线下申请的企业,登记人员在江苏省市场主体登记注册综合管理平台(内网)登记模块收件,选择需实名认证人员,内网系统将业务办理信息和实名认证人员信息提交到总局实名认证系统,实名认证人员登录总局实名认证小程序进行实名认证。待实名认证结果返回后,登记人员在登记模块查看实名认证结果,未通过人员,可重新提交或线下窗口认证。

  Q:线上无法验证,能否进行线下验证?

  对于小程序实名认证不通过或是证件类型不属于实名认证支持范围,需要线下窗口认证的情况,可以至线下窗口进行信息采集,包括自然人姓名、证件号码、实名认证时间、实名认证业务、实名认证影像信息等。

如何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

  经营主体是经济运行的细胞,亿万经营主体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活力源泉。截至2023年底,我国登记在册经营主体达1.84亿户。如何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市场监管部门将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举措,减轻经营主体负担,促进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在市场准入方面,以修订后的公司法实施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便利企业跨区域迁移,明确企业异地迁移可以直接到迁入地办理变更登记,探索将迁移申请、调档、登记等多个环节整合为迁移变更登记一个环节,推动实现“一次申请、一次办结”。同时,持续提升市场退出便利度,依托企业注销“一网服务”平台,建立与人社、海关、税务等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推动高效办成企业注销一件事。

  在要素获取方面,市场监管总局将进一步完善公平竞争制度规则,深入开展整治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突出问题,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市场监管总局竞争协调司指出,进一步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堵点卡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畅通流动,保障经营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持续释放市场潜力,激发内生增长动力。推动《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尽快出台,增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正向激励和监督约束。

  在公平执法方面,市场监管部门要转变执法理念,既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依法惩治严重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各类违规违法行为,也要注重情理法结合

  对于轻微违法行为、首次违法等,指导各地依法推进轻微免罚、首违不罚、建立不予行政强制措施清单,探索构建‘预防为主、轻微免罚、重违严惩、过罚相当、事后回访’的服务型执法模式,传递法治的温度,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在权益保护方面,将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组织开展“守护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将围绕助力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加大民生商品知识产权执法力度;围绕支持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大外商投资领域知识产权执法力度;加大品牌商标、地理标志、商标专利申请代理、新兴产业知识产权等领域执法力度。

市场主体和经营主体的联系与区别

  市场主体和经营主体在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过程中,确实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一定的区别。以下是对两者关系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解析:

联系

  市场主体与经营主体均参与经济活动:无论是市场主体还是经营主体,它们都是经济活动的积极参与者,通过交易、生产、服务等行为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无论是市场主体还是经营主体,在参与经济活动时,都需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如公平竞争、等价交换等,这是市场经济得以健康运行的基础。

  相互影响:市场主体和经营主体在市场中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市场主体的多样性和活跃度会影响经营主体的经营环境和策略,而经营主体的创新和发展也会推动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和升级。

区别

  定义和范围:市场主体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它涵盖了所有在市场上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人和组织,无论其规模、性质或目的。而经营主体则更侧重于强调“经营”的概念,通常指那些以盈利为目的,通过经营活动获取经济利益的组织或个人,其范围相对较小,更专注于具体的经营行为和结果。

  功能和角色:市场主体在市场中的功能更为多样化,可能包括消费者、生产者、投资者等多种角色。而经营主体则主要承担生产、销售、服务等经营活动,通过提供产品或服务来获取利润。

  政策需求:由于市场主体和经营主体的性质和需求不同,它们在政策层面的关注点也会有所差异。市场主体可能更关注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等宏观层面的政策环境,而经营主体则可能更关注具体的税收优惠、融资支持等有助于提升经营能力的政策措施。

  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需要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和经营主体。这意味着政府需要转变职能,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是尊重价值规律的作用,发挥市场机制调节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同时,政策制定也需要更加精准地面向经营主体,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政策支持等方式,激发经营主体的活力和创新力,推动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总的来说,市场主体和经营主体在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过程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理解并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附件列表


1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

上一篇 市场主体    下一篇 实体经济

标签

参考资料

[1].  一起来学习经营主体登记相关知识点|温江市场监管   https://mp.weixin.qq.com/s/BQioWYe4cCGIo1ZpdsLkMw
[2].  手把手教您搞定新版经营主体登记注册身份验证|政务昆山   https://mp.weixin.qq.com/s/p9ppduI6Yejf4rfFiNSQQA
[3].  【要闻聚焦】如何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中国对外贸易杂志   https://mp.weixin.qq.com/s/l_55aSa1tyjfe_PsMhs7jw
[4].  “市场主体”和“经营主体”到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济阳区人民政府   http://www.jiyang.gov.cn/gongkai/site_jiyangquqxzspfwjz/channel_jy_jiyangquqxzspfwjz_1e/doc_661365c446ec8098cf08dcc6.html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