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效果
法律效果,是指法律为了实现其目的,通过调整社会关系而对整个社会所发生的客观影响和实际后果。法律效果,侧重于对行为人结果的评价,强调法律运行的实质有效。
法律效果的含义
法律效果,在西方法社会学中,指法律或判决对社会生活的作用、影响,衡量法律效果如何看法律作用的结果能否达到法律的预期目标。在行为学概念中,效果是一种状态,是指法的行为规则在社会中为人们所遵守、适用和执行的状态。可见,法律效果就是法在社会中运作所产生的社会现实状况和社会现实效应,也是法律作为一种规范,期待和要求社会应当达到的一种预期状态。因此,法律效果具有现实的和理想的两面。前者我们可以称为法律的社会(现实)效果,后者可称为法律的规范期待效果,即我们通常所谓的狭义的法律效果。
行政执法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1.法律效果就是法律的宗旨、原理、权利义务、程序等都得到遵守和实现,社会秩序得到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2.社会效果则是法律实施之后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公众中所产生的影响和结果,也指法律实施后社会公众对执法的评价和认可程度。
法律效果与法律目的
法律目的是指蕴含在立法者主观意志中,希望法律调整社会产生预期的效果,是法律效果预先的观念模型和超前反映。如果法律效果与法律目的保持一致,这样的法律就具有良好的效果。法律目的是法律效果优劣的衡量标准之一,法律调整社会关系,是要达到主观的预期目的。法律效果也是矫正法律目的的标尺,当一部法律在实践中难以实现预期目的时,立法本身可能存在问题,需要对法律进行修改或废止。
法律效果与法律实效
一般而言,法律实效是法律效果的前提,当法律被人们在实际中广泛遵守、执行和适用之后,才能进一步去分析社会影响和效果。影响法律效果的因素很多,即使法律具有实效,未必会有良好的法律效果。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