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明细账
固定资产明细账是将固定资产总账进一步拆分,详细记录每一项固定资产的信息。
固定资产明细账是对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一定期间内的全部经济业务按会计期间,将所有固定资产核算业务的明细发生,记录其:本币原值、本币累计折旧、本币减值、本币账面净额和本币账面价值,按借方、贷方、卡片金额、余额四栏的格式列示反映价值变化的账表。有助于企业进行资产管理,了解固定资产每一笔涉及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减值准备业务变动明细。
固定资产明细账的内容
固定资产明细账具体包括:
资产编号是固定资产的唯一标识。
资产名称:具体指明或描述固定资产。
购买日期:固定资产的购买时间。
使用单位:指专门负责固定资产管理的部门或科室。
资产折旧:指固定资产使用的折旧计算方法和折旧周期。
如何设置固定资产核算明细账
“固定资产”科目核算固定资产的原价,并按固定资产项目进行明细分类核算。固定资产明细账一般采用卡片的形式,也叫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核算包括固定资产取得、折旧、改扩建、维修、处置,以及期末计价等。为进行固定资产的核算需设置“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工程物资”、“在建工程”、“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清理”等总账。
累计折旧明细账的登记
一、确定折旧基数
折旧基数是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八条,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依据其来源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外购的固定资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发生的其他支出为计税基础。因此,在填写明细账本时,应首先明确每项固定资产的折旧基数。
二、确定折旧范围
并非所有固定资产都可计提折旧。依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一条,如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等七类固定资产不得计算折旧扣除。在记账时,需确保所记录的折旧费用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三、计算折旧额
折旧的计算可以采用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加速折旧法等。具体采用哪种方法,应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来确定。在明细账本中,应详细记录每项固定资产的折旧额,以及所采用的折旧方法和相关计算过程。
四、记录折旧时间和净残值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九条,企业应自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则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同时,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预计净残值,且一经确定不得变更。在明细账本中,应准确记录每项固定资产的折旧起始和终止时间,以及预计的净残值。
五、填写明细账本
在填写明细账本时,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列出所有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清单;
为每项固定资产设置单独的明细账户,记录其原价、折旧基数、折旧方法、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等信息;
根据所采用的折旧方法和相关计算公式,定期(如每月或每年)计算并记录每项固定资产的折旧额;
累计记录每项固定资产的折旧总额,并随时更新其账面价值;
在明细账本中清晰反映每项固定资产的折旧情况,包括折旧额的变化和账面价值的调整等。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