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债券
债券概述
债券是发行人依照法定程序发行,并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债券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一种金融资产,对发行者来说是一种金融负债,债券投资者是债券发行者的债权人,债券发行者是债券投资者的债务人。债券将筹资人与投资人之间的经济联系,以证券的形式加以体现。
债券作为一种债权债务凭证,包含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1.债券的发行主体。它指的是发行债券的各类社会经济主体。一般来说,债券的发行主体包括政府机构、金融机构和工商企业。一般来说,作为债券的发行主体,必须经有关机关批准或符合有关法规规定后才能成立。明确债券发行主体的目的,是为了确认债务人,同时也是为投资者合理选择债券提供依据。
2.债券的面值。债券的面值即债券的票面价值,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面值币种,即以何种货币作为债券价值的计量单位。币种的选择主要依其发行对象和实际需要来确定。一般来说,若发行对象是国内有关经济主体,则选择国内货币作为债券价值的计量单位;若向国外发行,则选择债券发行地国家的货币或国际通用货币和美元作为债券价值的计量单位。二是票面金额的大小。不同债券面额可大可小,即使同一种类的债券也可以有大小不同的多种面额,债券面额的大小,标志着债券发行者向投资者筹集资金的数量和到期归还本金的多少。不同票面金额的债券,对于债券的发行成本、发行数量和投资者的分布,具有不同的影响。票面金额较小,有利于小额投资者购买,从而也有利于债券发行,但可能增加发行费用,加大发行工作量;票面金额较大,则会降低发行费用,减轻工作量,但可能减少发行量。
3.债券的利率。它是债券年利息与债券票面价值的比率。债券利率的高低,主要受银行利率、偿还期限、利率计算方法、资本市场资金供求状况以及发行者的信誉级别等因素的影响。
4.债券的偿还期限。它指债券从发行日起到本息偿清之日止的时间。债券期限的确定,主要受发行者的资金需求、未来利率的发展趋势、证券交易市场的发达程度、投资者的投资心理和行为偏好等因素的影响。
5.债券的价格。债券的票面价值是债券价格形成的主要依据。一般地,债券的发行价格与债券的票面价值是一致的,即平价发行。但是在实践中,发行者出于种种考虑或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也可能折价发行或溢价发行。债券一旦进入证券交易市场,其交易价格常常与其票面价值、发行价格不一致。
债券可依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1)按发行主体分类:根据发行主体的不同,债券可以分为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
(2)按付息方式分类:根据债券发行条款中是否规定在约定期限向债券持有人支付利息,债券可分为零息债券、附息债券、息票累积债券三类。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