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入宽跨式策略
买入宽跨式策略是买入跨式策略的孪生策略,与买入跨式策略相比,该策略构建的成本更低,其他方面的机制很类似。买入宽跨式期权是指买入一手虚值看涨期权(高行权价)和一手虚值看跌期权(低行权价)。宽跨式期权合约都是虚值期权,买方支付的权利金比跨式期权少。
应用逻辑
如果投资者预期市场将会出现大幅剧烈波动,但不确定波动的方向,可以使用买入宽跨式期权策略。
情况一:当市场价格介于宽跨式期权的行权价格之间时,宽跨式期权买方面临最大亏损当市场价格涨(跌)幅不超过支付的全部权利金时,买入宽跨式期权将亏损。
情况二:当市场价格大幅上涨或下跌,买方在任何一个方向上的潜在盈利都是极大的。
策略构建
买入虚值看涨期权+买入虚值看跌期权
【策略构建示例】
损益平衡点
【较高的损益平衡点】=看涨期权的执行价格+付出的权利金
【较低的损益平衡点】=看跌期权的执行价格-付出的权利金
【损益平衡点示例】
潜在收益
标的资产价格上行时,【收益】=标的资产价格-较高的执行价格-付出的权利金。
标的资产价格下行时,【收益】=较低的执行价格-标的资产价格-付出的权利金。
策略优点
【优点一】无论行情是大涨还是大跌,都有可能赢利。
【优点二】该策略的成本比传统的买入跨式策略成本要低。
【优点三】在策略已经赢利的前提下,标的资产价格发生同等幅度的变动,该策略的收益率要比传统的买入跨式策略高。因为该策略所买入的看涨/看跌期权都是虚值的,头寸时间价值的损耗速度要慢于传统的买入跨式策略。
【优点四】潜在最大赢利无限,潜在损失有限。
【优点五】节省时间,不用费尽心思去判断方向。
【优点六】如果在策略构建时波动率较低,随着波动率上升,则买入的看涨与看跌期权都有机会会赢利。
策略缺点
【缺点一】相比只买入看涨或只买入看跌,该策略需要付出的交易手续费要多一些。
【缺点二】该策略较高和较低两个损益平衡点有可能相隔很远,需要标的资产价格涨跌较大的幅度才能达到损益平衡点。即便标的资产价格上涨或下跌,如果不能突破损益平衡点,该策略还是会亏钱。
【缺点三】如果隐含波动率下降,无论标的资产价格波动与否,该头寸都有可能亏钱。
策略调整
如果标的资产价格波动超过了损益平衡点,而且预期还会继续朝同样的方向大幅波动,这时交易者可以把虚值的期权卖出平仓,这样还能挽回一些时间价值。如果交易者比较激进,还可以用这些从虚值期权卖出平仓所得的资金买入更多的看涨(预期继续涨)或看跌(预期继续跌)期权。
案例分析
案例一
假设202X年8月,原油期货合约sc2X10价格在600元/桶,投资者此时建仓一对买入宽跨式期权策略,即买入1手行权价620元/桶的看涨期权sc2X10C620,付出权利金60元/桶;同时买入1手行权价为580元/桶的看跌期权sc2X10P580,付出权利金70元/桶。到期时,到期时,原油期货合约sc2X10价格为660元/桶。
看涨期权行权盈亏=期货价格-行权价格:660元/桶-620元/桶=40元/桶(看跌期权放弃)
净盈利=期权行权盈亏-权利金支出:40元/桶-130元/桶=-90元/桶
盈亏平衡点:620元/桶+130元/桶=750元/桶
580元/桶-130元/桶=450元/桶
到期标的原油期货合约sc2X10价格低于450元/桶或高于750元/桶时,买入宽跨式组合盈利;原油期货合约sc2X10价格在450元/桶与750元/桶之间时,买入宽跨式组合亏损。
案例二
假设202X年7月,螺纹钢期货合约rb2X10价格在3600元/吨,投资者此时建仓一对买入宽跨式期权策略,即买入1手行权价3700元/吨的看涨期权rb2X10C3700,付出权利金60元/吨;同时买入1手行权价为3500元/桶的看跌期权rb2X10P3500,付出权利金70元/吨。到期时,螺纹钢期货合约rb2X10价格为3950元/吨。
看涨期权行权盈亏=期货价格-行权价格;3950元/吨-3700元/吨=250元/吨;(看跌期权放弃)
净盈利=行权盈亏-权利金支出:250元/吨-130元/吨=120元/吨
盈亏平衡点:3700元/吨+130元/吨=3830元/吨
3700元/吨-130元/吨=3570元/吨
即螺纹钢期货合约rb2X10价格高于3830元/吨或低于3570元/吨时,买入宽跨式组合策略盈利;螺纹钢期货合约rb2X10价格在3570元/吨与3830元/吨之间时,买入宽跨式组合策略亏损。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