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高级搜索
会计百科  >  税务  >  税务行政复议

税务行政复议

  税务行政复议是指当事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及其他税务当事人)不服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作出的税务具体行政行为,依法向上一级税务机关(复议机关)提出申请,复议机关经审理对原税务机关具体行政行为依法作出维持、变更、撤销等决定的活动。

目录

税务行政复议的特点

  税务行政复议是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税务行政复议具有以下特点:

  1.税务行政复议以当事人不服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作出的税务具体行政行为为前提。这是由行政复议对当事人进行行政救济的目的所决定的。如果当事人认为税务机关的处理合法、适当,或税务机关还没有作出处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没有受到侵害,就不存在税务行政复议。

  2.税务行政复议因当事人的申请而产生。当事人提出申请是引起税务行政复议的重要条件之一。当事人不申请,就不可能通过行政复议这种形式获得救济。

  3.税务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一般由原处理税务机关的上一级税务机关进行。

  4.税务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相衔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对于大多数行政案件来说,当事人都可以选择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程序解决,当事人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在此基础上,两个程序的衔接方面,税务行政案件的适用还有其特殊性。

  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八十八条的规定,对于因征税问题引起的争议,税务行政复议是税务行政诉讼的必经前置程序,未经复议不能向法院起诉,经复议仍不服的,才能起诉;对于因处罚、保全措施及强制执行引起的争议,当事人可以选择适用复议或诉讼程序,如选择复议程序,对复议决定仍不服的,可以向法院起诉。

税务行政复议机构和人员

  1.各级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以下简称行政复议机构)依法办理行政复议事项,履行下列职责:

  (1)受理行政复议申请。

  (2)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取证,查阅文件和资料。

  (3)审查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和适当,起草行政复议决定。

  (4)处理或者转送对后续“二、税务行政复议范围”中第2项所列有关规定的审查申请。

  (5)对被申请人违反行政复议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国家税务总局《税务行政复议规则》规定的行为,依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向相关部门提出处理建议。

  (6)研究行政复议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有关机关或者部门提出改进建议,重大问题及时向行政复议机关报告。

  (7)指导和监督下级税务机关的行政复议工作。

  (8)办理或者组织办理行政诉讼案件应诉事项。

  (9)办理行政复议案件的赔偿事项。

  (10)办理行政复议、诉讼、赔偿等案件的统计、报告、归档工作和重大行政复议决定备案事项。

  (11)其他与行政复议工作有关的事项。

  2.各级行政复议机关可以成立行政复议委员会,研究重大、疑难案件,提出处理建议。行政复议委员会可以邀请本机关以外的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参加。

  3.行政复议工作人员应当具备与履行行政复议职责相适应的品行、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税务机关中初次从事行政复议的人员,应当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

  税务行政复议范围

  1.行政复议机关受理申请人对税务机关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

  (1)征税行为,包括确认纳税主体、征税对象、征税范围、减税、免税、退税、抵扣税款、适用税率、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和税款征收方式等具体行政行为,征收税款、加收滞纳金,扣缴义务人、受税务机关委托的单位和个人作出的代扣代缴、代收代缴、代征行为等。

  (2)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行为。

  (3)发票管理行为,包括发售、收缴、代开发票等。

  (4)税收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

  (5)行政处罚行为:①罚款;②没收财物和违法所得;③停止出口退税权。

  (6)不依法履行下列职责的行为:①颁发税务登记;②开具、出具完税凭证、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③行政赔偿;④行政奖励;其他不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

  (7)资格认定行为。

  (8)不依法确认纳税担保行为。

  (9)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

  (10)纳税信用等级评定行为。

  (11)通知出人境管理机关阻止出境行为。

  (12)其他具体行政行为。

  2.申请人认为税务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下列规定不合法,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有关规定的审查申请;申请人对具体行政行为提出行政复议申请时不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定的,可以在行政复议机关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以前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

  (1)国家税务总局和国务院其他部门的规定。

  (2)其他各级税务机关的规定。

  (3)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规定。

  (4)地方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规定。

  上述规定不包括规章。

税务行政复议管辖

  1.对各级税务局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其上一级税务局申请行政复议。对计划单列市税务局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国家税务总局申请行政复议。

  2.对税务所(分局)、各级税务局的稽查局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其所属税务局申请行政复议。

  3.对国家税务总局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国家税务总局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裁决。国务院的裁决为最终裁决。

  4.对下列税务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按照下列规定申请行政复议:

  (1)对两个以上税务机关以共同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共同上一级税务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税务机关与其他行政机关以共同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其共同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2)被撤销的税务机关在撤销以前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继续行使其职权的税务机关的上一'级税务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3)对税务机关作出逾期不缴纳罚款加处罚款的决定不服的,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税务机关申请行政复议。但是对已处罚款和加处罚款都不服的,一并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税务机关的上一级税务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5.申请人向具体行政行为发生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提交行政复议申请的,由接受申请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依照下列规则予以转送:

  (1)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设立该派出机关的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2)对政府工作部门依法设立的派出机构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以自己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设立该派出机构的部门或者该部门的本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3)对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分别向直接管理该组织的地方人民政府、地方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或者国务院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4)对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以共同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其共同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5)对被撤销的行政机关在撤销前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有上述第(1)〜(5)项所列情形之一的,申请人也可以向具体行政行为发生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提出行政复议申请,接受行政复议申请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对依照上述第(1)项的规定属于其他行政复议机关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应当自接到该行政复议申请之日起7日内,转送有关行政复议机关,并告知申请人。接受转送的行政复议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当在5日内进行审查,对不符合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不予受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对符合规定,但是不属于本机关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应当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复议机关提出。

税务行政复议申请人和被申请人

  1.合伙企业申请行政复议的,应当以核准登记的企业为申请人,由执行合伙事务的合伙人代表该企业参加行政复议;其他合伙组织申请行政复议的,由合伙人共同申请行政复议。

  前款规定以外的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其他组织申请行政复议的,由该组织的主要负责人代表该组织参加行政复议;没有主要负责人的,由共同推选的其他成员代表该组织参加行政复议。

  2.股份制企业的股东大会、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认为税务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可以以企业的名义申请行政复议。

  3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为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理申请行政复议。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生合并、分立或终止的,承受其权利义务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4.行政复议期间,行政复议机关认为申请人以外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与被审查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可以通知其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期间,申请人以外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与被审查的税务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可以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第三人不参加行政复议,不影响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

  5.非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管理相对人,但其权利直接被该具体行政行为所剥夺、限制或者被赋予义务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行政管理相对人没有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单独申请行政复议。

  6.同一行政复议案件申请人超过5人的,应当推选1~5名代表参加行政复议。

  7.申请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税务机关为被申请人。

  8.申请人对扣缴义务人的扣缴税款行为不服的,主管该扣缴义务人的税务机关为被申请人;对税务机关委托的单位和个人的代征行为不服的,.委托税务机关为被申请人。

  9.税务机关与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以共同的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税务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为共同被申请人。税务机关与其他组织以共同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税务机关为被申请人。

  10.税务机关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经上级税务机关批准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批准机关为被申请人。申请人对经重大税务案件审理程序作出的决定不服的,审理委员会所在税务机关为被申请人。

  11.税务机关设立的派出机构、内设机构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法律、法规授权,以自己名义对外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税务机关为被申请人。

  1 2.申请人、第三人可以委托1~2名代理人参加行政复议。申请人、第三人委托代理人的,应当向行政复议机构提交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事项、权限和期限。公民在特殊情况下无法书面委托的,可以口头委托。口头委托的,行政复议机构应当核实并记录在卷。申请人、第三人解除或者变更委托的,应当书面告知行政复议机构。被申请人不得委托本机关以外人员参加行政复议。

税务行政复议申请

  1.申请人可以在知道税务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 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因不可抗力或者被申请人设置障碍等原因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的计算应当扣除被耽误时间。

  2.申请人对复议范围中征税行为不服的,应当先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申请人按照前款规定申请行政复议的,必须依照税务机关根据法律、法规确定的税额、期限,先行缴纳或者解缴税款和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才可以在缴清税款和滞纳金以后,或者所提供的担保得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税务机关确认之日起6 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3.申请人对复议范围中税务机关作出的征税行为以外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申请人对税务机关作出逾期不缴纳罚款加处罚款的决定不服的,应当先缴纳罚款和加处罚款,再申请行政复议。

  4.申请人可以在知道税务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 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申请期限的计算,依照下列规定办理:

  (1)当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自具体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计算。

  (2)载明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文书直接送达的,自受送达人签收之日起计算。

  (3)载明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文书邮寄送达的,自受送达人在邮件签收单上签收之日起计算;没有邮件签收单的,自受送达人在送达回执上签名之日起计算。

  (4)具体行政行为依法通过公告形式告知受送达人的,自公告规定的期限届满之曰起计算。

  (5)税务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申请人,事后补充告知的,自该申请人收到税务机关补充告知的通知之日起计算。

  (6)被申请人能够证明申请人知道具体行政行为的,自证据材料证明其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计算。

  税务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依法应当向申请人送达法律文书而未送达的,视为该申请人不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

  5.申请人依照《行政复议法》第六条第(八)项、第(九)项、第(十)项的规定申请税务机关履行法定职责,税务机关未履行的,行政复议申请期限依照下列规定计算:

  (1)有履行期限规定的,自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2)没有履行期限规定的,自税务机关收到申请满6 0日起计算。

  6.税务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对申请人的权利、义务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应当告知其申请行政复议的权利、行政复议机关和行政复议申请期限。

  7.申请人书面申请行政复议的,可以采取当面递交、邮寄或者传真等方式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有条件的行政复议机关可以接受以电子邮件形式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

  对以传真、电子邮件形式提出行政复议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审核确认申请人的身份、复议事项。

  8.申请人书面申请行政复议的,应当在行政复议申请书中载明下列事项:

  (1)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公民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件号码、工作单位、住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2)被申请人的名称。

  (3)行政复议请求、申请行政复议的主要事实和理由。

  (4)申请人的签名或者盖章。

  (5)申请行政复议的日期。

  9.申请人口头申请行政复议的,行政复议机构应当依照上述第8项规定的事项,当场制作行政复议申请笔录,交申请人核对或者向申请人宣读,并由申请人确认。

  10.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申请人应当提供证明材料:

  (1)认为被申请人不履行法定职责的,提供要求被申请人履行法定职责而被申请人未履行的证明材料。

  (2)申请行政复议时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的,提供受具体行政行为侵害而造成损害的证明材料。

  (3)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申请人提供证据材料的其他情形。

  11.申请人提出行政复议申请#错列被申请人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告知申请人变更被申请人。申请人不变更被申请人的,行政复议机关不予受理,或者驳回行政复议申请。

  12.申请人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机关已经受理的,在法定行政复议期限内申请人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申请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已经依法受理的,不得申请行政复议。

税务行政复议证据

  1.行政复议证据包括以下类别:

  (1)书证。

  (2)物证。

  (3)视听资料。

  (4)电子数据。

  (5)证人证言。

  (6)当事人陈述。

  (7)鉴定意见。

  (8)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2.在行政复议中,被申请人对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

  3.行政复议机关应当依法全面审查相关证据。行政复议机关审查行政复议案件,应当以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为依据。定案证据应当具有合法性、真实性和关联性。

  4.行政复议机关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从以下方面审查证据的合法性:

  (1)证据是否符合法定形式。

  (2)证据的取得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司法解释的规定。

  (3)是否有影响证据效力的其他违法情形。

  5.行政复议机关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从以下方面审查证据的真实性:

  (1)证据形成的原因。

  (2)发现证据时的环境。

  (3)证据是否为原件、原物,复制件、复制品与原件、原物是否相符。

  (4)提供证据的人或者证人与行政复议参加人是否具有利害关系。

  (5)影响证据真实性的其他因素。

  6.行政复议机关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从以下方面审查证据的关联性:

  (1)证据与待证事实是否具有证明关系。

  (2)证据与待证事实的关联程度。

  (3)影响证据关联性的其他因素。

  7.下列证据材料不得作为定案依据:

  (1)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证据材料。

  (2)以偷拍、偷录和窃听等手段获取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证据材料。

  (3)以利诱、欺诈、胁迫和暴力等不正当手段获取的证据材料。

  (4)无正当事由超出举证期限提供的证据材料。

  (5)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原件、原物,又无其他证据印证,且对方不予认可的证据的复制件、复制品。

  (6)无法辨明真伪的证据材料。

  (7)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证人提供的证言。

  (8)不具备合法性、真实性的其他证据材料。

  行政复议机构依据“一、税务行政复议机构和人员”中第1项第(2)条规定的职责所取得的有关材料(即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取证,查阅文件和资料),不得作为支持被申请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

  8.在行政复议过程中,被申请人不得自行向申请人和其他有关组织或者个人搜集证据。

  9.行政复议机构认为必要时,可以调査取证。行政复议工作人员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取证时,可以查阅、复制和调取有关文件和资料,向有关人员询问。调查取证时,行政复议工作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应当向当事人和有关人员出示证件。被调查单位和人员应当配合行政复议工作人员的工作,不得拒绝、阻挠。需要现场勘验的,现场勘验所用时间不计人行政复议审理期限。

  1 0.申请人和第三人可以査阅被申请人提出的书面答复、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行政复议机关不得拒绝。

附件列表


0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

上一篇 管理人报酬    下一篇 标准成本控制

参考资料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_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   https://flk.npc.gov.cn/detail2.html?MmM5MDlmZGQ2NzhiZjE3OTAxNjc4YmY3OGNmZjA3ODU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_人大网   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1706/2579219236d64f59967f077e3a8cf739.shtml

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