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预告
业绩预告,是指上市公司在会计报告公告日之前,对报告日业绩进行提前预告。业绩预告实质上就是上市公司对下年度或者下一季度的盈利情况的预测报告。其目的是为了避免在会计报告正式公布时公司股票价格出现大幅波动,以提前释放业绩风险,保障中小投资者等信息弱势群体的利益。
业绩预告披露目的
1,提高市场透明度,避免信息不对称。
2.为投资者提供提前判断和决策的依据。
3.防范内幕交易和误导性信息传播的风险。
业绩预告是上市公司向公众投资者提前发布的重要财务信息披露形式,用以反映公司在报告期内的业绩表现及可能的变化趋势。
年度业绩预告规则
通用规则
披露情形
根据上交所、深交所和北交所三大交易所的规则,上市公司在以下几种情形下必须进行年度业绩预告:
净利润为负值
如果公司预计年度净利润为负,必须提前披露。
扭亏为盈
如果公司上一年度亏损,而本年度预计实现盈利,需要进行预告。
净利润同比大幅变动
如果公司预计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或下降超过50%,需进行预告。
期末净资产为负值
如果公司预计期末净资产为负,也需提前披露。
其他特殊情形
如公司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的首个会计年度等。
披露时间
三大交易所都要求公司在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1个月内进行披露。
交易所规则特殊要点
上交所&深交所主板
利润总额、净利润或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三者孰低为负值,且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
上交所科创板&深交所创业板
利润总额、净利润或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三者孰低为负值,且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
北交所
利润总额、净利润或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三者孰低为负值,且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收入后,营业收入低于5000万元,需进行业绩预告。
被实施财务类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司,还需要按时披露全年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等多项指标。
自愿披露规则
除了上述强制性披露要求,上市公司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愿披露业绩预告。但自愿披露需遵循以下原则:
公平性
披露信息需公平对待所有投资者。
一致性
自愿披露的信息需与已披露信息保持一致,避免误导投资者。
业绩预告是上市公司与投资者沟通的重要桥梁。通过了解这些规则,我们不仅能提前掌握公司的经营状况,还能更好地规避潜在风险。投资者在关注业绩预告时,务必留意交易所的特殊要求,尤其是新上市公司、营业收入、绝对收益值较低和退市风险警示的特殊相关规定。
最后,提醒大家,证券市场规则随时可能发生变化,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规则请以交易所最新规定为准。
业绩预告更正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4年4月修订)》规定:
5.1.5上市公司披露业绩预告后,如预计本期经营业绩或者财务状况与已披露的业绩预告存在下列重大差异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披露业绩预告更正公告,说明具体差异及造成差异的原因:
(一)因本规则第5.1.1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三)项情形披露业绩预告的,最新预计的净利润与已披露的业绩预告发生方向性变化的,或者较原预计金额或者范围差异较大;
(二)因本规则第5.1.1条第一款第(四)项、第(五)项情形披露业绩预告的,最新预计不触及第5.1.1条第一款第(四)项、第(五)项的情形;
(三)因本规则第5.1.3条情形披露业绩预告的,最新预计的相关财务指标与已披露的业绩预告发生方向性变化的,或者较原预计金额或者范围差异较大;
(四)本所规定的其他情形。
5.1.1上市公司预计年度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将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会计年度结束后1个月内进行预告:
(一)净利润为负值;
(二)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
(三)实现盈利,且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或者下降50%以上;
(四)利润总额、净利润或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且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
(五)期末净资产为负值;
(六)本所认定的其他情形。
公司预计半年度经营业绩将出现前款第(一)项至第(三)项情形之一的,应当在半年度结束后15日内进行预告。
5.1.3上市公司因本规则第9.3.2条规定的情形,其股票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应当于会计年度结束后1个月内预告全年营业收入、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和期末净资产。
9.3.2上市公司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本所对其股票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一)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利润总额、净利润或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或追溯重述后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利润总额、净利润或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
(二)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或追溯重述后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期末净资产为负值;
(三)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四)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表明公司已披露的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导致该年度相关财务指标实际已触及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
(五)本所认定的其他情形。
公司因追溯重述或者本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情形导致相关财务指标触及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情形的,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指最近一个已经披露经审计财务会计报告的年度。
业绩预告和业绩快报的区别
其实所谓的业绩预告/快报是上市公司“预先”披露业绩的两种方式,是指在定期报告披露之前,上市公司对报告期的业绩提前进行预告或报告。它的目的是在正式财务报告披露之前,向市场和投资者传递公司的业绩变化情况。投资者可以在每年年初,关注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看上市公司是否对上一报告期的业绩作出业绩预告或快报。
业绩预告是对公司当期业绩的“预测”。因为是预估,上市公司发布业绩预告往往是一个区间值,譬如归母净利润下限至上限,净利润增速的下限至上限,且数字的准确性无法完全保证。根据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的规则规定,上市公司如果出现年度净利润为负值,或者业绩与上年度相比上升或下降50%,或者实现扭亏为盈,或者期末净资产为负值等情形时,应当进行业绩预告。
与业绩预告不同,业绩快报是上市公司在一定会计期间结束后、定期报告公告前,初步披露主要会计数据和经营指标,突出一个“快”字。相较业绩预告而言,业绩快报能呈现较准确的数值,可以提高信息披露及时性和公平性。
上市公司在披露业绩预告时,需在公告中披露具体的盈亏数值。同时,为便于投资者获取信息,部分公司也会在公告标题中包含定性表述,如预亏、预盈、预增、预减等(“预亏”是指上市公司预告当期发生亏损;“预盈”是指上市公司预告当期扭亏为盈;“预增”是指上市公司预计年度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上升;“预减”是指上市公司预计年度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下降)。预亏、预减通常说明公司业绩出现亏损或者增长放缓,预盈、预增则表明公司出现盈利或增速加快。上市公司通过及时披露公司经营以及盈余信息,降低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前释放业绩风险或利好消息,减少定期报告披露时公司股票价格剧烈波动,投资者也可以相应进行风险规避或作出投资决策。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
上一篇 民营经济发展局 下一篇 航空运输电子客票行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