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快报
业绩快报是上市公司在一定会计期间结束后、定期报告公告前,初步披露主要会计数据和经营指标,其字面意思突出一个“快”字。
业绩快报与业绩预告都是上市公司“预先”披露业绩的方式,是在定期报告披露之前,上市公司对报告期的业绩提前进行预告或报告,目的是在正式财务报告披露之前,向市场和投资者传递公司的业绩变化情况。投资者可以在每年年初,关注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看上市公司是否对上一报告期的业绩作出业绩预告或快报。
相较于业绩预告,业绩快报能呈现较准确的数值,可以提高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公平性。
业绩快报的披露规则
并不是所有上市公司都必须在年度报告披露前披露业绩快报,而是达到规定披露情形的上市公司才需要进行披露,其他未达到规定披露情形的可以自愿披露。
板块 |
披露情形 |
规则出处 |
深主板 |
预计本期业绩或者财务状况与已披露的业绩快报的数据 和指标差异幅度达到20%以上,或者最新预计的报告期净利润、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或者期末净资产方向与已披露的业绩快报不一致的(及时披露)。 |
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3年8月修订)5.1.7 |
创业板 |
预计实际数据与业绩快报披露的数据之间的差异幅度达到20%以上的, 或最近预计的报告期盈亏性质(包括净利润与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发生变化、 期末净资产发生方向性变化的(及时披露)。 |
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南第1号一 业务办理:1.2定期报告披露相关事宜(2023年11月修订) |
沪主板 |
如预计本期业绩或者财务状况与已披露的业绩快报数据和指标差异幅度达到20%以上, 或者最新预计的报告期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或者期末净资产与已披露的业绩快报发生方向性变化的(及时披露)。 |
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3年8月修订)5.1.8 |
科创板 |
发现业绩快报与定期报告财务数据和指标差异幅度达到10%以上的(及时披露)。 |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2023年8月修订)6.2.6 |
北交所 | 财务数据与实际数据差异幅度达到20%以上的(及时披露)。 | 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业务办理指南第6号-定期报告相关事项(2022年修订)2.8 |
业绩快报的发布时间
业绩快报的发布时间则介于业绩预告和正式财报之间。一般是在会计期间结束后,但在正式的年度报告或者半年度报告之前。例如,在年度结束后,可能会在1-2个月内发布业绩快报,比正式年报的发布时间要早,但又晚于业绩预告。
业绩快报的准确性
虽然业绩快报是初步的财务数据,但它是在会计期间结束后基于公司的实际经营数据进行统计的,与最终的财务报告中的数据偏差不会过大,否则也会影响公司信息披露的可信度。
业绩快报的作用
业绩快报为投资者提供了更接近真实情况的业绩信息。投资者可以根据业绩快报中的详细财务数据进一步调整自己的投资决策。如果业绩快报中的数据与之前的业绩预告有较大差异,投资者可以重新评估公司的价值,决定是否继续持有或调整投资组合。对于那些注重基本面分析的投资者来说,业绩快报是在正式财报发布前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