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债置换
地方债置换是指地方政府在利率适度的条件下,通过借新债来还旧债,将所欠的债务顺利的延后的一种方式,用来缓解地方债务的压力。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置换时存量上的调整,允许地方把一部分到期的高成本债务转换成为地方政府债券,直接目的就是调整地方债务存量结构。
地方置换债券将分为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一般债券针对没有收益的公益性项目,最终由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还本付息,专项债券针对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最终由项目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还本付息。
地方债置换的意义
总体来看,地方债置换还是有利于经济稳增长的。
①地方政府债务负担减轻,置换后有“余粮”进行稳增长。
②购买置换债,对整体商业银行来说,资产结构由高息短期贷款变为低息长期的债券。在利润考核压力之下,银行会更有动力扩大风险资产占比(对接稳增长需求)。
地方债置换的影响
利率债有不确定性,短期恐导致长端供给大+短端流动性紧张并存。但中长期来看,地方债务置换对债市、股市都是绝对的利好。
政府法债务置换后,一方面是再融资需求下降,流动性风险显著降低;另一方面是实体经济这种具有隐性担保的高收益资产供给将迅速减少。结果就是:真正无风险利率(国债、国开债)下行,而银行资产存贷业务是再也没法干了,最后还是得找个办法联通资本市场,而这种高收益资产的减少也将迫使居民将资产配置方向转向权益。
地方债置换与QE的区别
从地方政府抵押的机制上看,它与QE一样,都是利用扩大央行的资产负债表缓解流动性紧张。但几个重要的区别在于:1)地方政府债券抵押存在到期期限,央行资产负债表不是永久扩张,而QE是永久性的。2)地方政府债券抵押释放的流动性规模是由银行需求决定,而QE是央行预先确定的规模,是央行主动购买的。3)地方政府债券抵押释放的流动性是有资金成本的,不过当前的经济环境想必央行也不会给多高的资金成本。从这三点特性来看,地方政府抵押换流动性的方式更像是一个期限较长的逆回购,而不是QE。
其中,QE是量化宽松政策,量化宽松政策所涉及的政府债券,不仅金额庞大,而且周期也较长。一般来说,只有在利率等常规工具不再有效的情况下,货币当局才会采取这种极端做法。量化宽松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的干预方式,以鼓励开支和借贷,也被简化地形容为间接增印钞票。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