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成本预算
产品成本预算怎么做
产品成本预算分三块:直接材料成本预算、直接人工成本预算、制造费用分摊预算。
我们需要分别针对这三块成本做产品的成本预算:
产品的材料成本预算根据产量、产品BOM清单,以及材料单价确定。产品的BOM清单能否清晰制定很关键,它是做好产品材料成本预算的基础。可在企业实际的生产运营过程中,因产品品类多、型号多,很多企业没有制定产品的BOM清单。获得产品的BOM清单后,再结合材料的价格预算,就可以确定单位产品的材料成本了。
再来说如何做产品的直接人工成本预算。先由企业人力资源部提供生产制造部门的人工成本(包括工资奖金、公积金社保、福利费、工会经费等)预算,再由生产制造部门做好产品生产工时总预算与每类产品的生产工时预算,生产制造部门的人工成本预算除以生产工时总预算,即可得出生产制造人员单位工时的人工成本预算。
单位工时的人工成本预算乘以每类产品的生产工时预算,据此可得出每类产品的总人工成本预算。每类产品的总人工成本预算除以每类产品的生产工时预算,就可以得出每种产品的单位直接人工成本预算了。
产品制造费用分摊预算和人工成本预算分摊的原理差不多。先把整个制造费用做出来,包括生产制造部门日产费用预算、耗能预算、摊销折旧费预算等,也是按照总工时数和每类产品生产工时数,把制造费用分摊到单位产品上。
单位产品的直接材料预算+单位产品的人工成本预算+单位产品的制造费用分摊预算=单位产品成本预算。这个做法就跟会计核算里面做产品成本核算的道理是一致的。产品的单位成本预算做出来后,产品的单位成本预算乘以完工产品数量预算,即可得出入库产品成本预算,乘以产品销量预算,即可得出产品的销售成本预算。
上述方法是常规的成本预算方法,做成本预算的时候还有简化做法,如标准成本预算法,按产品的标准成本去做产品成本预算。总材料成本预算、总人工成本预算、总制造费用预算与标准成本预算合计数的差异可根据生产的每种产品标准成本合计数再做二次分摊。
还有一种简化做法,以上年度每种产品成本占销售收入比例确定产品的预算成本率,再根据上年度每类产品成本中人工成本、材料成本、制造费用分摊成本的占比,进一步确认每类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预算、直接人工成本预算,以及制造费用分摊预算。
譬如说,销售收入里面,A产品的销售成本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50%,据此就可以根据A产品的销售收入预算乘以50%倒推出其产品总成本预算。A产品的产品成本里面,人工成本占30%,材料成本占60%,制造费用分摊成本占10%,再将A产品成本预算按此比例分开,就可以做出A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预算、直接人工成本预算与制造费用分摊预算了。A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预算、直接人工成本预算与制造费用分摊预算算出来后,除以A产品的销量预算,就可以得出A产品的单位材料成本预算、单位人工成本预算与单位制造费用分摊预算。
这样做产品成本预算,无疑弱化了成本编制的难度。实践中,管理规范化程度高的企业一般采用常规方法编制产品成本预算,管理规范化化程度不太高的企业建议采用简化办法编制产品成本预算。
成本预算编制概述
成本预算编制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企业各项成本的预测和控制,是企业管理层制定经营计划和决策的重要依据。
(1)生产成本预算:根据生产计划和成本核算方法编制。如果是制造企业,要考虑原材料采购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原材料采购成本预算要结合采购量预测和预期采购价格,直接人工成本预算要考虑生产工时和工资率,制造费用预算要根据历史数据和预计的生产规模进行分摊。
(2)非生产成本预算: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销售费用预算要根据销售预算和营销计划,考虑销售人员薪酬、广告宣传费用、促销活动费用等。管理费用预算要涵盖管理人员薪酬、办公费用、差旅费等项目,结合公司的管理规模和业务拓展计划进行编制。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成本预算编制流程:
1.确定编制目标:明确成本预算编制的目标,如控制成本、提高效益等,以及预算编制的范围和时间。
2.收集数据:收集相关历史数据和市场数据,了解企业各项成本的构成和变化趋势,以及市场价格和竞争情况。
3.分析成本构成:对企业各项成本进行分类和分析,了解各项成本的构成和占比,确定重点控制和优化的领域。
4.制定成本计划: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预算目标,制定各项成本的控制计划和措施,包括采购成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等。
5.编制成本预算:根据成本计划和历史数据,编制具体的成本预算,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并按照产品或服务进行分类。
6.审核与调整:对编制的成本预算进行审核和调整,确保其合理性和可行性,并报请上级领导审批。
7.执行与控制:按照批准的成本预算执行和控制各项成本支出,及时发现和解决超支或节约等问题。
8.分析和总结:对执行的成本预算进行分析和总结,评估其效果和效益,提出改进和优化建议,为下一期成本预算编制提供参考。
在进行成本预算编制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市场环境,制定合理的预算目标和控制措施。
2.要充分考虑各项成本的变化趋势和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确保预算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3.要注重实际执行和控制过程中的反馈和调整,及时调整预算目标和措施,确保其适应企业的经营变化和发展需求。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