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账处理
坏账处理是指系统提供的计提应收坏账准备处理、坏账发生后的处理、坏账收回后的处理等功能。坏账处理主要包括坏账的发生、坏账收回、计提坏账准备、坏账查询等业务。
坏账是指企业没办法收回,或者收回可能性极小的应收款项。坏账发生情形:
债务人(欠债方)因故死亡,其遗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
债务人因故破产,其破产财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
债务人较长时期内未履行偿债义务(一般定义为三年),并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账款。
坏账准备是指企业的应收款项(含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计提的,是备抵账户。企业对坏账损失的核算,采用备抵法。在备抵法下,企业每期末都要估计坏账损失,设置“坏账准备”账户。
坏账处理的作用
企业坏账处理流程
企业坏账处理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确认坏账:企业应及时核对账户,确认哪些账户已经逾期未付或无法收回,从而确定哪些账户需要进行坏账处理。
2、记录坏账:一旦确认坏账,企业应立即将其记录下来,并按照会计准则进行分类和计提坏账准备,以避免对财务状况的影响。
3、催收和协商:企业应尽职调查债务人的信用状况,积极采取催收和协商措施,以尽可能地收回欠款。
4、诉讼和清收:如果企业尽力追讨但无法收回欠款,则需要考虑诉讼和清收。企业应与律师合作,制定清收方案并执行。
5、减少坏账风险:企业应积极预防坏账的发生,包括完善信用政策、加强信用评估、规范账务操作、加强内部控制等。通过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可以减少坏账的风险,保障企业的财务稳健。
坏账处理的主要账务处理
企业应通过“坏账准备”、“信用减值损失”等科目进行坏账处理。
1、资产负债表日,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信用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应按其差额计提;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小于其账面余额的,应按其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2、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作为坏账,转销应收款项,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分保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科目。
3、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的,应按实际收回的金额,借记“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分保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同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分保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科目。对于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的,也可以按照实际收回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