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治理成本
财务治理成本是指财务治理主体实施财务治理行为所发生的成本总和。其中财务治理主体是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是股东及其代理人;财务管理主体则是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经营权和财权的法律实体,也即企业法人(对于法人企业来说)。
财务治理成本的构成
(一)代理成本
1.第一类代理成本即投资者与管理者之问的代理成本。代理成本方面主要由詹森与麦克林在1976年首先提出来的,他们将代理成本定义为委托人的监督成本、代理人的保证成本和剩余损失的总和。
2.第二类代理成本即投资者之间的代理成本。该类成本是投资者之间利益冲突所产生的代理成本。该成本主要是由于各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
3.第三类代理成本即企业与股东同债权人之间的代理成本。对财务治理框架而言,债权人治理成本是外部市场治理成本中属于财务治理成本的直接内容。鉴于我国企业资本结构中,尤其是国有企业,债务资本所占比例较高和银行借款等债务融资具有公司治理效应的现实,在财务治理成本中必须重视债权人治理成本。当然,它也是一种代理成本。
(二)财务制度成本
它相当于企业财务组织结构及萁运行所发生的制度成本,是投入生产要素以外的成本。
1.财务组织成本。公司治理结构中董事会、股东会、监事会与管理层以及职工代表组织等之间,关于企业剩余索取权的责权利划分的机构化设置与确认,财务治理结构的组织成本即为财务治理组织机构设置与确认以及确保这些权力机关得以正常运转所必须耗费的成本。
2.财务执行成本。即公司为制定和执行财务规章制度而与有关财权法律条文与程序等所发生的成本,包括公司必须保存重要文件资料与档案、制作股票或股权证明、按规定格式分类制作账表、聘请外部审计机构、在官方指定的媒体上按时发布各类财务信息以及向政府出示必要的汇报等活动中产生的成本。该成本需由治理主体与治理组织机构承担。
(三)其它成本
其它未包括在上述两大类成本之内的成本。
财务治理成本和财务治理效率的比较
财务治理成本和财务治理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财务治理效率是指实施了各种财务治理活动后所获得的收益(效用)总和与该财务治理活动所付出的成本总和之间的比较,简言之,就是指财务治理收益与财务治理成本的对比。
财务治理效率是一个复合、多维且立体的概念。它至少具备以下特点:
(1)财务治理效率是合作效率的一种体现。
(2)财务治理效率是一种复合性效率,是结构性效率和适应性效率的结合,是静态财务治理效率和动态财务治理效率的综合体现。
财务治理的概述
企业财务治理应该是一种企业财权的安排机制,通过这种财权机制来实现企业内部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企业财务治理作为企业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这种经济利益冲突。
财务治理有狭义与广义解释,“狭义财务治理,一般指财务内部治理,尤其是特指财务治理结构,可简单定义为:由企业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等权利机构对企业财务权利进行配置的一系列制度安排,通过财务治理结构安排,对企业财权进行合理分配,以形成一种财务激励约束机制。广义财务治理,一般是指企业采取共同治理,即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共同对企业财务进行治理。可定义为:用于协调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财务关系、平衡财务权利的一套正式的、非正式的制度或机制。”涵义可概括为:“财务治理就是基于财务资本结构等制度安排,对企业财权进行合理配置,在强调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前提下,形成有效的财务激励约束等机制,实现公司财务决策科学化等一系列制度、机制、行为的安排、设计和规范”。
财务治理可以归结为:财务治理是在公司制条件下,政府、出资人和经营管理者之间在财务收支管理、财务剩余索取、财务监督、财务利益分配和财务人员配置等方面划分权限,从而形成相互制衡关系的财务管理体制。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
上一篇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体系 下一篇 财务治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