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财务分析最基本的工具,由于公司的经营活动是错综复杂而又相互联系的。因而比率分析所用的比率种类很多,关键是选择有意义的,互相关系的项目数值来进行比较。同时,进行财务分析的除了股票投资者以外,还有其他债券人、公司管理当局、政府管理当局等,由于他们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用途不尽相同,因而着眼点也不同。反映公司获利能力的比率:主要有资产报酬率、资本报酬率、股价报酬率、股东权益报酬率、股利报酬率、每股帐面价值、每股盈利、价格盈利比率,普通股的利润率、价格收益率、股利分配率、销售利润率、销售毛利等、营业纯利润率、营业比率、税前利润与销售收入比率等等。
比率分析法的作用
比率分析法作用为:
(1)由于比率是相对数,采用这种方法能够把某些条件下的不可比指标变为可以比较的指标,将复杂的财务信息加以简化,以利于分析;
(2)它揭示了报告期内各有关项目(有时还包括表外项目,如附注中的项目)之间的相关性,产生了许多在决策中有用的新信息。
为什么用到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以同一期财务报表上若干项目的相关数据相互比较,求出比率,用以分析和评价公司的经营活动以及公司目前和历史状况的一种方法,是财务分析最基本的工具之一。
为什么要用到比率分析呢?这是因为有些经济指标光看绝对数不能说明问题,而比率是相对数,有时相对数能揭示出问题的本质。
举个例子,A、B两家公司是友商,A公司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年销售费用450万元;B公司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年销售费用360万元。请问A、B两家公司谁的销售费用控制得比较好?
从绝对数看,B公司年销售费用要小于A公司年销售费用,如果你因此得出B公司销售费用控制较好的结论,那就错了,错误的原因在于B公司销售收入要小于A公司。如果计算两家公司的销售费用率,问题就好说清楚了,A公司销售费用率9%,B公司销售费用率12%,显然A公司销售费用控制要好。
比率分析法的需求者
实际上不同的财务比率都有其特定的需求者,之所以说是特定的需求者,原因在于该比率与其利益息息相关。
如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它的特定需求者是公司的债权人或者潜在的债权人(如银行),债权人根据资产负债率的高低来判断是否给该公司借款。速动比率、流动比率的特定需求者是供应商,供应商根据这些比率判断客户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从而判断是否给予信用政策。DSO,销售部门更需要,销售部门考核应收账款账龄,用以评价客户的信用;ITO,采购部门更需要。
搞清楚了财务比率的特定需求者,我们就可根据财务分析报告的受众去选用相应财务比率用于分析。
比率分析法常用的财务比率
在比率分析中常用的财务比率有三种。
1.相关比率。它是以同一时期会计报表及有关资料中某个项目和与其有关但又不同的项目加以比较所得的相关数值的比率,用于反映有关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利用相关比率指标,可以考查有联系的相关业务安排是否合理,以保障生产经营能够顺利进行。
2.结构比率。结构比率又称构成比率,它是会计报表中某项目的数值占各项目总和的比率,反映部分与总体的关系。这类比率揭示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通过不同时期结构比率的比较还可以揭示其变化趋势。利用结构比率指标,可以考查总体某个部分的形成和安排是否合理,以便采取措施修订不合理部分。存货与流动资产的比率、流动资产与全部资产的比率等都属于这类比率。
3.效率比率。效率比率是用某项经济活动中所费与所得的比例,反映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的比率。利用效率比率指标,可以进行得失比较,考查经营成果,评价经济效益。例如,将利润与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净资产进行比较,可以计算出主营业务利润率、成本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指标,进而通过这些指标从不同角度观察比较企业的盈利能力的高低及其变化情况。
比率分析法的主要思路
1.计算财务比率,进行定量分析
比率分析法的基本思路是通过计算相关财务指标的比率,实现对企业财务和经营情况的定量分析和评价。
这种定量分析使得分析结果更具客观性和说服力。
具体来说,是通过选取合适的财务变量作为分子分母,计算出各类财务比率,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负债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
这些比率都有明确的经济意义,反映企业某一方面的财务状况或经营情况。
计算这些比率时要注意数据的匹配,确保分子和分母选自同一会计期间,避免出现错误分析。
同时要注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例如流动比率的流动资产不应包含不能快速变现的资产。
2.多角度评价企业经营与财务
比率分析法的一个重要优势在于可以从多个角度对企业进行评估。主要的分析维度包括:
(1)流动性分析:通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判断企业的短期偿债和支付能力。
(2)财务结构分析:使用负债率等判断资产结构是否合理,负债风险是否可控。
(3)盈利能力分析:采用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等评估企业获利水平。
(4)运营效率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反映企业资产运营效率。
不同的比率可以评估企业的不同方面,进行全面的多维度分析,较单一指标更全面、客观。
3.对比分析判断企业相对水平
比率分析的重要环节是进行对比分析。
可以通过与行业平均值、企业历史数据、竞争对手的横向和纵向对比,判断企业的相对水平和变动趋势。
例如,将计算的负债率与行业平均水平对比,分析企业负债程度是否偏高;
将近几年资产周转率的变化进行对比,判断企业运营效率增强的程度。
对比分析是形成对企业经营的判断和诊断问题的重要手段。对比基准的合理选择对分析的质量至关重要。
4.简单直观,便于决策参考
比率分析简单直观,不同比率指标代表明确的经济意义,各比率水平一目了然。
这使得比率分析结果非常直观,可以清楚明了地反映企业各个方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分析结果直观明了,有利于管理层快速把握企业状态,并作为决策的重要参考,指导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战略方向。
这是比率分析法比较受欢迎的重要原因。
比率分析法的主要步骤
1.收集财务数据和相关信息
进行比率分析的第一步是收集所需的各类财务数据和相关信息。主要的财务数据来源包括:
(1)企业的财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这是计算各类财务比率的基础数据。
(2)企业过往若干期间的财务报表,用于纵向同比分析。
(3)行业平均财务数据,用于与行业平均值的横向对比。可以从行业协会或数据平台获取。
(4)主要竞争对手的财务数据,对标分析时需要。
(5)影响企业经营的宏观环境数据,如利率、汇率、通货膨胀率等。
收集的数据要保证相关性、全面性、准确性。获取原始数据后可能需要进行处理,以提高分析的质量。
2.选择适当的财务比率
根据分析目的,选择能够反映问题的相关财务比率。
比如要判断短期偿债能力,应选择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要衡量获利能力则计算净资产收益率等。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比率进行计算,不同的比率可以从多角度评价企业状态。
既要选择基本的核心指标,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更多衍生指标。
3.计算具体的比率值
按照所选择比率的计算公式,使用收集的数据计算出具体的比率值。
可以使用Excel等工具进行计算,方便后续数据处理。
计算时要注意数据的匹配性,确保分子分母选自相同报表对应期间,保证计算的准确性。
4.进行对比分析
对计算出的比率与基准进行对比分析,判断企业的相对水平和变化趋势。
可以与行业平均值、企业历史数据等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
也可以选取某关键对手,进行竞争对手分析。
通过同行业和历史数据对比,可以发现企业的异常情况和变化趋势。
对手对比可以判断企业的竞争力。
5.形成对企业情况的判断
综合各项比率的分析,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运营效率等做出全面的判断和评估。
判断要具体明确,找到影响指标的关键因素。
6.提出对策建议
根据判断,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值得关注的领域。据此提出改进措施或策略举措,提供决策依据。
建议应针对性强、可行性高。要考虑情况,量化效果。
7.持续跟踪和调整
财务分析不能一蹴而就,要定期重复上述流程,跟踪指标变化趋势,检验成效,不断调整完善。
持续优化分析,服务企业决策。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