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高级搜索
会计百科  >  经济  >  企业决策

企业决策

  企业决策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为实现企业目标而按照一定程序和方法,从备选方案中择优选择一个最适方案的过程。企业决策的重要性体现在:企业决策的成败直接影响到人类经济的发展;企业决策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企业决策是一个企业的核心工作,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

  其中,企业目标是一个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所要达到的预期状态,它由一系列的定性或定量指标来描述,没有目标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

目录

企业决策的程序

  一般而言,企业决策的程序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诊断企业问题所在,确定决策目标。诊断企业问题主要是抓住企业在不同时期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在这一基础上,确定企业的决策目标。需要注意的是,决策目标必须具体和明确,在时间、地点、人员和数量上都要加以确定。

  (2)搜集尽可能完备的资料与信息,为制定决策提供充分的信息保障。要利用各种传媒系统和因特网了解信息,健全信息的收集、储存、传递、加工、解读等各个环节,形成完善、有效的信息系统。

  (3)依据尽可能完备与可靠的信息,对企业发展的趋势、市场的变化作出准确的预测,这是进行企业决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对企业而言,市场预测是最主要的预测,它包括:国家3—5年内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动及对市场的影响,与自己相关的产业发展走势和市场潜在力量,同类企业的竞争水平,自己企业的市场潜力。

  (4)拟订各种可行的备选方案。要根据企业的最低目标、最高目标、中间目标,根据对未来发展的不同判断,制定出几种备选方案。决策上有一句格言:如果看来似乎只有一条路可走,那么这条路很可能是走不通的。

  (5)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可行性评析。评析时,要紧密结合决策目标,考虑各个方案的成本与效能,考虑不同方案的风险与不足。

  (6)从各种备选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最优的标准是:正确的,好的,高效的,唯一的,风险最小的。选择方案时要充分考虑企业发展的需要与条件,运用科学的决策方法,遵循决策规律。

  (7)实施决策。

  (8)反馈与修正决策。

企业决策的原则

  企业决策原则保证企业决策的准确、高效、协调。这些原则包括:

  (1)民主化原则。这一原则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职工有参与决策的权利和途径;二是实行集体决策。员工参与企业决策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提高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企业领导者也可以通过参与决策这一形式,了解员工的要求与动向,为制定、实施企业决策打下基础。现代企业决策还应当实行集体决策的原则,这也是决策民主化的一个要求。集体决策包括:领导成员的每一个人都要对决策方案进行认真评价,从不可行性方面提出问题;对备择方案进行选择时采用逐一淘汰法、无记名表决法、偏好顺序表决法等方法,体现集体决断原则。

  (2)科学化原则。按照科学规律办事,是进行企业决策最起码的要求。违背了科学规律,特别是决策科学规律,企业决策就是失败的。同时,企业决策还应遵循决策程序的一般要求。违反决策的科学程序,企业决策也很容易失误。

  (3)从贤不从众的原则。其中,“贤”的含义是提出科学观点、出色创意和突破性技术方案的人,是来自于基层的对机会最敏感的人,而不是固有的“贤人”,从“贤”不是“从权”。公司同时指出,“贤”不单纯指技术与业务,还包括品德。

  (4)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在企业决策过程中,无论是对部门或个人,都应当把其具有的权限、所负的责任以及所享有的权利规定清楚,做到决策分工清晰、权利与责任对等、责任与利益相符。这是提高决策效率,避免决策失误最有效的方式。

企业决策机制

  决策机制是企业在享有充分的法人财产权的情况下,对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作出抉择的机制。这种机制包括决策主体的确立、决策权划分、决策组织和决策方式等方面。

  企业经营运行机制中,决策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内在机能。它客观地反映着决策机体的运动变化规律,并决定着企业决策行为的有效性程度。企业决策机制在经营机制中处于主要地位,它不仅是设计其他机制的基础,而且又贯穿于其他各机制运行的始终。健全的决策机制是有效决策的必要条件,其衡量标准就是看它是否与决策的运行规律相符。

企业决策体制

  企业决策体制是企业决策的制度化、组织化支撑。企业决策体制是否健全、是否有效率,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当然决策体制不是一成不变的。最早的企业决策体制是家长制集权决策,现在仍有许多企业在使用这一体制,其特点是效率比较高,缺陷是受个人能力的制约,常容易导致决策失误。第二个阶段是职业经理和职业“软专家”的分权决策阶段,他们使决策向职业化分工扩展。第三个阶段是专家集团决策阶段,一方面集体决策越来越普遍化,另一方面大批的决策咨询公司、智囊团、思想库纷纷涌现,成为企业决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企业决策理性

  企业决策理性是指企业在进行决策活动过程中所遵循的价值伦理与工具理性。其主要的内容是:以什么价值观作为伦理指导?用什么技术手段配置资源可以使企业利益最大化?企业决策理性有以下特点:

  (1)伦理性。任何一个企业在进行决策的过程中,都受到一定价值观的支配。其决策的方向受价值观的牵引,其决策内容受价值观的影响。有的企业奉行完全的个人主义哲学,处处损人利己;有的企业奉行自由竞争的哲学,把优胜劣汰作为自己的生存法则;有的企业则奉行个人利益、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共融共生的哲学,取之于社会,予之于社会。

  (2)趋利性。企业家作为“经济人”,他们的决策理性带有强烈的利益取向,有很强的利益计算能力,有很强的获得利益的要求。企业决策理性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利益理性。它要计算利益的得失与大小,要计算收益与成本的高低。企业决策理性无论是从内容到形式,还是从内到外,都以企业利益为核心动作。

  (3)创新性。企业决策理性充分体现企业这一市场主体的创新性。作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市场法人主体,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处处充满竞争。只有不断地进行企业活动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决策理性要求不断进行创新,保持企业的生机与活力。

企业决策方案

  企业决策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以下几方面是比较主要的:

  (1)主要目标法。在决策过程中,选定一个主要目标作为优化目标,而把其余目标降为约束条件。这就把多目标决策直接变成单目标决策。在一个时间内选定一个目标进行决策,这样一种方法比较简捷,有利于企业领导人集中精力于一个方面,做出富有成效的决策。从中国企业发展的实际来看,主要目标法是企业决策的基本方法之一。

  (2)成本——效用分析法。这是企业决策中一个重要方法。其程序与步骤是:首先根据决策者的效用值画出成本——效用曲线(如以横轴表示成本,纵轴表示效用),之后据此求出各方案的效用期望值,最后通过比较,选取其最大期望值的方案作为决策方案。具体来讲:当效益水平一定时,选费用水平最小的方案;当费用水平一定时,选效益水平最大的方案;当费用与效益水平均不限定时,采用效益对费用超过额最大的方案。

  (3)可行性分析法。这一方法就是对决策目标和决策方案能否实施进行论证与分析。企业重大决策的可行性研究分为:决策实施前景预测,决策的主要内容,初步可行性研究,专家论证,最终的可行性研究,技术评估(包括风险评估),效益回报分析。

  (4)不可行性分析法。它是对可行性分析法的补充,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对企业的决策进行分析。不可行性分析主要包括决策的困难因素分析、带来的问题与风险分析等方面。从不可行性角度讲,一个决策如果遇到的困难太多、克服困难的成本大于或等于收益或者不确定性的风险过大,都不应当加以实施。

  (5)决策树形法。这是一种用树状图形分析与选择决策方案的方法。其方法是:先对某个决策问题的未来出现的可能性绘制成决策树;然后预计可能事件发生的机率;计算期望值;剪枝,凡方案支上期望收益值小的一律剪掉,最后所保留的期望值最大的方案支即为决策方案。

附件列表


0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

上一篇 期权组合    下一篇 滚存结余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