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高级搜索
会计百科  >  经济  >  决策方式

决策方式

  决策方式是指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综合运用各种资源的方式,主要是指组织成员在决策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方式。

目录

决策

  “决策”一词的英语表述为Decision Making,意思就是作出决定或选择。时至今日,对决策概念的界定不下上百种,但仍未形成统一的看法,诸多界定归纳起来,基本有以下三种理解:

  一是把决策看作是一个包括提出问题、确立目标、设计和选择方案的过程。这是广义的理解。

  二是把决策看作是从几种备选的行动方案中作出最终抉择,是决策者的拍板定案。这是狭义的理解。

  三是认为决策是对不确定条件下发生的偶发事件所做的处理决定。这类事件既无先例,又没有可遵循的规律,做出选择要冒一定的风险。也就是说,只有冒一定的风险的选择才是决策。这是对决策概念最狭义的理解。以上对决策概念的解释是从不同的角度作出的,要科学地理解决策概念,有必要考察决策专家赫伯特·西蒙在决策理论中对决策内涵的看法。

  一般理解,决策就是做出决定的意思,即对需要解决的事情做出决定。按汉语习惯,“决策”一词被理解为“决定政策”,主要是对国家大政方针做出决定。但事实上,决策不仅指高层领导做出决定,也包括人们对日常问题做出决定。如某企业要开发一个新产品,引进一条生产线,某人选购一种商品或选择一种职业,都带有决策的性质。可见,决策活动与人类活动是密切相关的。

  正确理解决策概念,应把握以下几层意思:

  (1)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

  决策是为了解决某一问题,或是为了达到一定目标。确定目标是决策过程第一步。决策所要解决问题必须十分明确,所要达到的目标必须十分具体。没有明确的目标,决策将是盲目的。

  (2)决策要有两个以上备方案

  决策实质上是选择行动方案的过程。如果只有一个备选方案,就不存在决策的问题。因而,至少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方案,人们才能从中进行比较、选择,最后选择一个满意方案为行动方案。

  (3)选择后的行动方案必须付诸于实施

  如果选择后的方案,束之高阁,不付诸实施,这样,决策也等于没有决策。决策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一个行动的过程。

  决策是人类社会自古就有的活动,决策科学化是在20世纪初开始形成的。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决策研究在吸引了行为科学、系统理论、运筹学、计算机科学等多门科学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决策实践,到20世纪60年代形成了一门专门研究和探索人们作出正确决策规律的科学——决策学。决策学研究决策的范畴、概念、结构、决策原则、决策程序、决策方法、决策组织等等,并探索这些理论与方法的应用规律。随着决策理论与方法研究的深入与发展,决策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各个领域,尤其应用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从而也就出现了经营管理决策。

决策方式的分类

  弗鲁姆将一个领导者可以采取的决策方式分为五种基本类型:

  1、权利主义方式(A1):领导者运用手头现有资料,自行解决问题,作出决策;

  2、权利主义方式(A2):领导者向下级取得必要的资料,然后自行决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向下级索要资料时,可以说明情况,也可以不说明。在决策过程中,下级只向领导提供必要的资料,而不提供或评价解决问题的方案;

  3、协商方式(C1):以个别接触的方式,让有关下属了解问题,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然后由领导做出决策。决策可以反映下属意见,也可以不反映;

  4、协商方式(C2):让下属集体了解问题,听取集体的意见和建议,然后由领导作出决策,决策方案可以反映下属意见,也可以不反映。

  5、团体决策(G):让下属集体了解问题,并且与领导者共同提出和评价可供选择的决策方案,努力就决策方案的选择取得一致。讨论过程中领导者仅作为组织者而不用自己的思想去影响群体,并愿意接受和落实任何一个集体支持的方案。

不同决策方式的利弊

  在弗鲁姆所研究的这五种基本决策方式中,弗鲁姆认为,一般来说,第一、第二种方式所需时间比较少,但决策质量和执行程度都得不到保证,而第三、第四种方式在决策质量和执行程度上都得到了提高,但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第五种方式的执行程度最高,而所需的时间也最长。

  从整个决策过程来看,弗鲁姆所研究的决策方式中,没有包括发现问题和界定问题阶段,即在他的研究中,是在问题已经明确了的情况下,决策者在分析问题、拟定方案、评价方案和选择方案过程中可能采用的方式。在组织管理过程中,针对不同性质的问题。在决策过程的每一阶段,实际上都存在着不同的资源运用方式,而且,决策方式问题也并不仅仅只与领导者有关,在组织运行过程中,每个组织成员都面临着决策问题,因此,从整个组织的角度来看,必须根据不同类型的问题,以制度形式确定其决策方式。

  在决策的每个阶段中,决策者可以采用的方式实际上包括两种基本类型:独立工作和与组织中其他成员共同工作,而对于处于基层的工作人员来说,在采用与其他成员共同工作的方式来完成某一决策步骤时,又会涉及到合作范围的问题,这样,就会形成如下表所示的决策方式矩阵:

决策方式矩阵

  根据表中可以看出,对于任何一个决策者,可以采用的决策方式有35种,即243种,而如果问题性质已经确定,可以采用的方式就有34种,即81种。例如B1C1D1E1方式实际上就相当于弗鲁姆所讨论的C1方式,即在分析问题和拟定方案时,小范围地听取组织成员的意见,利用他们所拥有的知识和获取的信息,而在对方案进行评价和选择的阶段,则由决策者个人独立完成。

  从理论上说,在决策过程的每一阶段,决策者可以选择的合作范围可以是从零到无穷大的无限区间,合作范围为0,表示决策者独立工作。而在实际工作中,决策者实际采用的合作范围一般限于这样三种情况:独立工作、和部门内成员合作、充分利用组织内的各种资源。这就是将决策方式划分为独立工作、小范围合作和大范围合作的原因。

决策方式对决策效果的影响

  1、影响着决策过程中所使用的信息和知识。如果一项决策由决策者采用封闭的方式做出,他就只能使用其自身所拥有的知识和信息,而如果采用公开讨论的方式,则可以起到“集思广益”的效果。

  2、影响着判断准则。尽管决策者的价值观是较难改变的,但是,采用不同的决策方式,对决策者选择具体的判断准则是有不同影响的。“兼听则明”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决策者在听取不同意见后,会改变判断准则的道理。

  3、不同的决策方式影响着决策的时间。显然,完全由个人进行决策所需时间最少。

  4、不同的决策方式会影响到决策的执行。从理论上说,采取民主方式进行的决策,比较容易得到贯彻执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决策方式与决策的执行效果之间的关系还取决与组织的文化。

中、美、日决策方式的比较

  1、中国式的决策

  中国式的决策一般是集体决策,但决策权主要集中在上层少数管理者手中,基层管理人员很少有制定决策的权力。一旦决策制定后,下级就必须严格执行。上下级之间的信息沟通一般以自上而下的命令式为主,双向沟通较少。中国式的决策特点是制定慢,执行也慢;原则上集体决策,集体负责,但实际上当决策出现失误时,集体负责常常变成无人负责。

  2、美国式的决策

  在美国的组织机构中,决策常常由个人作出,且通常只有少数人参与。一般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由最高层管理者主要根据个人判断制定,然后层层下达执行。上级拥有明确的作出最后决策的权力,重大决策一经制定就具有法律效力。

  这种决策的优点:一是制定决策很快,有利于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作出快速反应;二是可充分发挥管理者的才能;三是决策责任非常明确。谁决策,谁负责,可以增强个人责任感。

  但这种决策也有缺点,就是决策实施较慢,而且实施的决策可能并非最佳。其主要原因在于上层作出决策后,在下达实施过程中应将决策思路灌输给他人,即那些价值观念不同、对问题的性质及解决问题持不同态度的人。这样实施决策的周期很长,而且有时需要向持不同观点的管理人员进行妥协。

  3、日本式的决策

  日本式的管理中,决策方式颇具特色。在组织中,需要几个层次的人员参与决策。关键性的决策可能从最高管理层到基层管理部门,然后再回到最高管理层。非关键性的决策可能始于基层,然后提交给上层管理人员。最高管理层享有最终决策权。但是,在把提议递交给最高管理层正式批准之前,组织机构的各个部门就问题本身和可能的解决方法展开讨论。提议要在各级管理人员中传阅。提议书通常由那些参与决策或受决策影响的人起草,需要许多人的合作与参与,这样就可以确保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或决策。

  日本式的决策特点是集体决策,集体负责;决策时间慢,但实施快,而且实施效果较好。缺点是决策责任模糊化。

附件列表


0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

上一篇 诉讼中止    下一篇 库存计划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