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高级搜索
会计百科  >  会计  >  责任会计制度

责任会计制度

  责任会计制度通过在企业内部建立若干个责任中心,并对其分工负责的经济业务进行计划与控制,以实现业绩考核与评价的一种内部控制制度,是以企业内部建立的各级责任中心为主体,以责、权、利的协调统一为目标,利用责任预算为控制的依据,通过编制责任报告进行业绩考核评价的一种内部会计制度责任会计制度是现代分权管理模式的产物,即利用会计信息对各分权单位的业绩进行计量、控制与考核。有利于企业管理人员对日常的经营活动做出及时有效的决策,以便迅速适应市场变化。

目录

责任会计制度的主要内容

  责任会计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1、设置责任中心,明确权责范围。即以各部门经营活动的特点为依据,将其划分成若干责任中心,明确其职责范围,使其能在权限范围内独立自主地履行职责;

  2、编制责任预算,确定考核标准。即层层分解企业的总体目标,再具体落实到各责任中心,作为责任中心开展经营活动、评价工作成果的基本标准和主要依据;

  3、建立跟踪系统,进行反馈控制。即建立各责任中心预算执行情况的跟踪系统,定期将实际数与预算数对比,分析原因,控制和调节经营活动;

  4、分析评价业绩,建立奖罚制度。即定期编制业绩报告,对各责任中心的工作成果进行分析、评价以及奖惩,最大限度调动各责任中心的积极性,促使其相互协调,提高生产经营效率。

设计责任会计制度的原则

  在设计责任会计制度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责任主体原则。即各级管理部门在享有经营决策权的同时,也对其经营管理的有效性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达到责、权、利协调统一;

  2、可控性原则。即必须以责任中心自身能够控制为原则,对各责任中心的业绩进行考核与评;

  3、目标一致原则。各级管理部门具有经营决策权时,实际上是将企业的整体目标分解成各责任中心的具体目标。因此必须始终注意与企业的整体目标保持一致,避免损害整体利益;

  4、激励原则。合理确定各责任中心的责任目标、责任预算,保证目标合理、切实可行,且经过努力完成目标后所得到的奖励与所付出的努力相适应;

  5、反馈原则。即必须保证信息向各责任中心的反馈,以及向责任中心的上级反馈两个信息反馈渠道的畅通;

  6、重要性原则。即注意在全面中突出重点,注意成本效益性。

责任会计制度的目的

  一套行之有效的企业内部责任会计制度的目的如下:

  1、设置责任主体,落实经营责任;

  2、编制责任预算,分解经营目标;

  3、完善责任核算,监控责任实施;

  4、编制责任报告,考核责任业绩,揭示经验教训。

传统责任会计制度的特征

  传统责任会计制度有以下特征:

  1、按企业各组织机构的职能、权限、目标和任务,来划分责任中心。即通常情况下,横向按设计、计划、供应、生产、销售等职能部门划分责任中心,纵向按分厂、车间、班组和个人划分责任中心,形成纵横交错的责任控制系统;

  2、采用价值指标作为各责任中心的业绩考核指标,这些指标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且可以努力达到。如成本降低额和成本降低率等指标;

  3、对各责任中心可控指标的实际值和预算值的比较来考核业绩,计算并区分出有利差异和不利差异,进行奖惩;

  4、把责任分解到各个责任中心,再由责任中心分解落实到个人,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

责任会计

  责任会计亦称控制业绩会计是以各个责任中心为主体,以责、权、效、利相统一的机制为基础形成的为评价和控制企业经营活动的进度和效果服务的信息系统。

  责任会计是以往的各种会计管理制度的发展。其共性都是贯穿一个经济责任的基本原则,所不同的是以前的经济责任制没有明确直接与会计的关系,没有和会计相结合,而责任会计则是把厂内经济责任制与会计结合起来,从实践和理论上都得出明确的概念,成为会计工作的一个领域—一经济责任会计。具体说:就是在企业内部除了要算产品财务账以外,还要按照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的原则,按照责任归属,确定责任单位(车间、技术、经营、管理部门),明确责任指标(包括资金、成本费用、利润),以各责任单位为主体(对象)按责任指标进行核算、控制、监督、实行统分结合、双层核算的会计管理制度。

术语解释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划分为内部管理控制制度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两大类。内部管理控制制度是指那些对会计业务、会计记录会计报表的可靠性没有直接影响的内部控制。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指那些对会计业务、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的可靠性有直接影响的内部控制。

  责任预算是以责任中心为主体,以其可控成本、收入、利润和投资等为对象编制的预算。责任预算是责任中心的奋斗目标,也是对责任中心进行考核的依据。通过编制责任预算可以明确各责任中心的责任,并通过与企业总预算的一致性,以确保其实现。

  会计信息是指会计单位通过财务报表、财务报告或附注等形式向投资者、债权人其他信息使用者揭示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

附件列表


0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

上一篇 变动盘点    下一篇 循环盘点法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