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会计控制
内部会计制度是企业为了有效的管理会计工作而制定的各种组织、分工、程序、方法、标准、守则和规程,是对会计活动的有效性和会计记录、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可靠性有直接影响的内部控制,是由一系列具体的控制环节和控制措施组成,是衡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制定内部会计制度的目的在于保护会计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可靠性,保护企业财产安全,对加强会计监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高管理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内部会计控制的原则
内部会计控制的原则包括以下4个方面:
1、健全性原则:内部会计控制需要满足经济活动各环节的控制,以及企业管理职能的基本要求与制度;
2、经济性原则:内部会计控制产生于加强经济管理与监督的需要,最终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
3、适用性原则:内部会计控制必须与单位实际情况相适应,符合自身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
4、协调性原则:内部会计控制要求单位内部各部门的具体目标处于最佳组合状态。
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方式
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方式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1、分工控制:应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形成相互制衡机制;
2、授权控制:应规定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和业务处理权限,明确应承担的责任;
3、会计系统控制:应按相关法律法规及会计制度,制定适合本单位的会计制度;
4、预算控制:应要求单位对各项经济业务编制详细的预算或用款计划;
5、财产保全控制:应确保单位财产物资安全完整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和措施;
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
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2、为了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
3、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