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会计
外贸会计是指工作于外贸企业会计岗位的专业人员,在企业中他们负责企业进出口业务的核算、分析、预测和控制工作。外贸会计在具备会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还须具备外汇业务核算、出口商品收购的核算、出口业务会计、出口货物退(免)税的核算、进出口企业的会计报表等业务能力。此类人员是企业外贸业务会计核算的具体承担者和执行者,负有全面、真实、准确地提供财务信息,加强财务管理,促进业务经营,提高经济效益的责任,是企业不可或缺的外贸业务管理专业人才。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的决定》(国发〔2015〕41号),外贸会计职业资格证书已取消。
外贸会计主要职责
1.财务核算与账务处理
外贸会计负责外贸业务的日常会计核算,包括记账凭证的编制、登账、汇总记账以及月末报表的编制。他们需要熟悉外贸业务流程,确保账务处理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2.出口退税与税务处理
外贸会计负责出口退税的全流程操作,包括收集退税所需单证、编制退税申报表、处理退税审核中的疑点、跟进退税资金到账以及备案单证的归档。此外,他们还需处理其他税务事项,如纳税申报、所得税汇算清缴等。
3.外汇管理与结算
外贸会计负责外汇收支的管理和操作,包括收汇、付汇、结汇以及远期结售汇等业务。他们需要熟悉国家外汇管理法规,确保外汇操作的合规性。
4.成本核算与分析
外贸会计需对业务成本进行核算和分析,定期编制成本分析报表,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他们还需制定成本核算标准,优化成本管理流程。
5.往来账款管理
外贸会计负责管理公司的应收应付账款,跟踪落实账款的回收情况,防止呆账和坏账的发生。他们还需定期核对往来款项,清理债权债务,加速资金周转。
6.合同审核与财务分析
外贸会计参与外贸合同的审核,确保合同条款符合财务要求。他们还需定期编制财务报表,进行财务分析,为公司经营提供数据支持。
7.协调与沟通
外贸会计需要与税务、银行、海关等外部机构保持良好沟通,协调相关业务流程。他们还需与公司内部的业务部门协作,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8.单证管理与合规
外贸会计负责收集、整理和归档外贸业务相关单证,确保单证的完整性和合规性。他们需熟悉报关、出口退税等政策法规,确保业务操作符合国家政策。
9.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外贸会计需识别和控制财务风险,优化业务流程,提升运营效率。他们还需执行财务内审,确保公司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
通过上述职责的履行,外贸会计在保障企业财务健康、优化成本结构、提升运营效率以及确保合规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外贸会计主要工作内容
注:以下收集的单证也是出口退税所需单证,财务人员应收集归档好每一单单证,以备备查
1、整理收集销售业务单据:向销售收集销售合同、报关行出具的报关单草单、委托报关协议、装箱单、运输单据(海运提单、航空运单、铁路运单、载货清单或快递运输单等)、运输发票以及报关报检发票等与销售业务相关的单据、通关无纸化放行通知书等。
2、收集进货凭证:向采购收集采购合同、采购发票、送货单等。
3、收集其他资料:与内销企业一致,按照公司内部控制要求收集。
4、开具销售发票:根据当地税务局要求,需要开具则开,建议是不管内销还是外销,都开具销售发票。
5、收汇:收外汇款、结汇以及申报外汇。
实际工作中,很多外贸企业可能觉得不需要做这一步,其实是银行外贸企业所开户的银行做了,那么,会计人员就要对接沟通好,银行还是外贸企业来申报。
6、编制记账凭证
7、期末结转、期末对账、期末结账。
8、出具财务报表。
9、征期内申报纳税:一般外贸企业需要申报缴纳的主要税种包括增值税及附加税费、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印花税
10、申报出口退税
出口外汇业务会计核算要点汇总
1、确认收入:以报关单出口日期当月第一个工作日人民币外汇中间价进行折算
2、收到外汇款:以收汇入账当天人民币外汇中间价进行折算。
3、结汇/购汇:外币结汇成人民币,用外币金额乘以银行的结汇汇率,实际工作中,按银行回单人民币金额入账即可;用人民币购买外汇,人民币金额为银行收取的实际金额,以银行回单为准,入账外币金额记账时,采用交易日当天的人民币外汇中间价进行折算
4、期末调汇:按照期末最后一个工作日人民币外汇中间价折算为人民币,差额计入“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外贸会计人员需掌握的会计分录
一、外汇相关核算分录
1.外汇收入
案例:某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合同金额10万美元(FOB价),当日即期汇率1美元=6.5元人民币。
确认收入:
借:应收账款-外商(USD 100,000×6.5)65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出口销售650,000
收到外汇货款(汇率6.4):
借:银行存款-外币账户(USD 100,000×6.4)640,000
财务费用-汇兑损益10,000
贷:应收账款-外商650,000
2.外汇支出
案例:进口原材料支付5万美元(CIF价),即期汇率6.6,购汇时银行卖出价6.62。
确认应付账款:
借:库存商品(USD 50,000×6.6)330,000
贷:应付账款-外商330,000
购汇支付:
借:应付账款-外商330,000
财务费用-汇兑损益(差额)1,000
贷:银行存款-人民币(USD 50,000×6.62)331,000
3.汇兑损益
案例:期末调整外币账户,美元存款余额10万,原账面汇率6.5,期末汇率6.3。
借:财务费用-汇兑损益(USD 100,000×(6.5-6.3))20,000
贷:银行存款-外币账户20,000
二、自营出口与代理出口的会计及涉税处理(含案例)
1.自营出口
案例:出口货物收入100万元(人民币),成本70万元,退税率13%。
收入确认:
借:应收账款-外商1,0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00
成本结转:
借:主营业务成本700,000
贷:库存商品700,000
退税计算:
应退税额=采购进项税×退税率=700,000×13%=91,000元
借: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91,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91,000
2.代理出口
案例:代理出口货物收汇100万元,收取代理费5万元(税率6%)。
代收货款:
借:银行存款1,000,000
贷:应付账款-委托方950,000
其他业务收入50,000
涉税处理:
应交增值税=50,000×6%=3,000元
借:税金及附加3,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3,000
三、自营进口与代理进口的会计及涉税处理(含案例)
1.自营进口
案例:进口货物CIF价10万美元(汇率6.6),关税税率10%,增值税13%。
采购成本:
CIF价=100,000×6.6=660,000元
关税=660,000×10%=66,000元
增值税=(660,000+66,000)×13%=94,380元
分录:
借:库存商品(660,000+66,000)726,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94,380
贷:银行存款(支付货款+关税+增值税)820,380
2.代理进口
案例:代理进口货物CIF价50万元,收取代理费5万元(税率6%)。
代付货款及税金:
借:应收账款-委托方500,000
贷:银行存款500,000
确认代理收入:
借:银行存款50,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47,170(50,000÷1.06)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2,830
四、进料加工与来料加工的会计及涉税处理(含案例)
1.进料加工
案例:进口保税材料10万美元(汇率6.5),加工后出口收入15万美元(汇率6.4)。
进口材料:
借:原材料-保税材料(USD 100,000×6.5)650,000
贷:应付账款-外商650,000
出口销售:
借:应收账款-外商(USD 150,000×6.4)96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960,000
核销保税材料:
借:主营业务成本650,000
贷:原材料-保税材料650,000
2.来料加工
案例:外商提供材料价值50万元,收取加工费20万元(免税)。
收到材料:
借:受托加工物资500,000
贷:应付账款-外商(加工费)200,000
加工完成交货:
借:应收账款-外商2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200,000
五、进口税金的会计分录(含案例)
案例:进口货物CIF价100万元,关税税率5%,增值税13%。
关税:
借:库存商品50,000(1,000,000×5%)
贷:应交税费-应交关税50,000
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136,500((1,000,000+50,000)×13%)
贷:银行存款136,500
六、增值税出口退税核算及处理(含案例)
1.免抵退政策(生产企业适用)
案例:生产企业出口销售额500万元,退税率13%,当期进项税额80万元,内销销项税额50万元。
计算步骤:
当期免抵退税额=500万×13%=65万
当期应纳税额=内销销项税50万-进项税80万=-30万(留抵税额)
应退税额=留抵税额30万与免抵退税额65万孰低,即30万
免抵税额=65万-30万=35万
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3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35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650,000
2.免税政策(小规模纳税人适用)
案例: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货物收入100万元,免税。
分录:
借:应收账款1,0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00
(免税收入不计算销项税,进项税不得抵扣)
外贸会计和普通会计的区别
1.工作内容:
普通会计主要负责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这包括成本核算、费用报销、税务申报以及财务报表的编制等。
外贸会计除了需要完成普通会计的这些工作内容外,还需要处理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财务事务。包括但不限于进出口税收政策、外汇管理、国际结算以及信用证审核等。
2.职责范围:
普通会计主要关注企业在国内市场的财务状况,确保企业的合规经营并降低税收风险。
外贸会计则需要关注国内外市场的财务状况,协调企业与国际市场的贸易往来,以确保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
3.专业知识要求:
普通会计要求掌握国内会计法规、税收政策以及财务管理等知识。
外贸会计则在这些基础上,还需要处理企业在外汇结算、汇率波动等方面的财务问题,并熟悉国际贸易的结算方式,如汇付、托收以及信用证等。此外,外贸会计通常要求具备一定英语能力和进出口相关知识。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