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盘点法
循环盘点法是将物资逐区、逐类、分批、分期、分库连续盘点,或者在某类物资达到最低存量时,即加以盘点。循环盘点也是把企业的库存产品按种类或随机分成几类,一次只盘点一类,如此循环下去,把盘点工作量进行分解。经过一段时间后,就可以盘点完全的库存,实现库存的准确性。
根据专业人士解释,循环盘点通常应事先订立某种一贯的盘点原则,比如对于价值高或流动快的物料盘点频率高,而对价值低或流动慢的物料盘点频率低。最有效的周期盘点制度要求每个工作日清点一定数目的物料,每一物料都有明确指定的盘点频率。周期盘点最主要的目的是发现存货错误(如存在数量、质量、规格、日期等方面的问题),进而追究其原因,最终消除导致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每种存货被计算定义为相应的类型:对高额、流动快的物料频繁盘点;而对低额、流动慢的物料予以相对少一些的关注,区别对待A、B、C不同类型的物料,规定不同的盘点间隔期和允许的盘点误差,进行轮番盘点。为了保证盘点准确,定置管理是一个先决条件,仓库、货位、批号、容器或托盘同物料的关系都必须明确定义。
循环盘点法的优缺点分析
仓库盘点人员对各自所管的仓库物资品种,按月、按季进行有计划、有重点的清查盘点。
这种方法可以将年度集中清查盘点的繁重工作有节奏地分散到平时进行,既不妨碍物资收发工作的正常进行,又能使仓库管理人员充分利用作业的间隙。
另外,循环盘点法盘点时不必关闭工厂与仓库,可减少停工的损失,但必须有专业盘点人员常年划分物资类别,利用其丰富的经验连续盘点。
循环盘点法的实施程序
循环盘点法的实施程序如下:
1、每日任意地抽出以10为单位的物资进行盘点,在一个月内转遍全部的物资;
2、计算抽出来的物资的实际库存数量;
3、把库存的实数和电脑里的数据对照,找出差异;
4、若有差异,就要追究其原因,最后还要把电脑里的数据和仓库里的实物进行对照。
循环盘点的方法
常见的循环盘点方法有以下3种:
1、ABC分类法
物料的ABC分类的依据是Paretto原理。ERP软件一般都有对物料进行ABC分类的功能,例如A类物料每月盘点一次,B类物料每季盘点一次,C类物料每半年盘点一次。于是得到A、B、C三类物料的盘点频率分别是12、4、2。
2、分区分块法
为了提高盘点的效率,将库存项目按所在的区域分组,这种方法常用于分区存放系统以及在制品或中间库存的盘点。对每个区整个盘查一次,并与库存记录相比较,分区管理员以一个固定周期进行盘点。
3、存放地点审查法
通常每个库房内都有很多库位。如果物料放错了地方,正常的周期盘点就不能进行,存放地点审查法用于准确地确定物料的有效地点。使用这种方法时,所有的库位都做了编号,每个盘点周期对特定的物料进行检查,通过对每个库位上的物料代码与库存记录中的进行比较,核实每项物料所在的库位。
盘点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库存系统的实际情况,对于快速周转的物料项目,分区分块法是有效的方法;对于有许多库存的库房,ABC分类方法和存放地点审查法结合在一起将会更有效。
循环盘点法的执行要点
就当前而言,仓库在实施循环盘点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才能达到循环盘点真正的目的:
1、循环盘点既可以按类进行循环,也可以让系统自动帮助分类。不管类别怎么分、循环频率怎么设,需要注意一点,就是不要有所遗漏。若分类时遗漏了某些材料,则无法对这些材料进行盘点,所以,无法对于这些材料的库存数量的准确性做出保障。
2、循环盘点的频率。频率多少,一个星期-次还是一个月一次,都可以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不过,要注意一点,就是最好根据材料的重要性等因素来设置循环频率。如对于一些滞料或者低值易耗品若按每个月一次的循环频率,就显得有点小题大做了;而对于一些价值高材料或者经常用到的材料,若一年盘点一次,就又太不重视它了。所以,企业要根据材料的性质、对企业的影响程度等因素,考虑盘点的频率。
3、一年一次的大盘点不可少。虽然在平时,对材料进行循环盘点。可能一年内,对有些材料的盘点还不止一次。但是,在年末,本人认为,一年一次的大盘点还是不可少。在循环盘点的时候,可以不考虑在产品、不考虑车间材料,但在一年一次大盘点时,公司还是要停止生产,对公司上下,全部资产,包括库存存货及固定资产,都进行盘点。因为循环盘点一般都不关注车间的东西,如已经领出去的材料或者在产品,所以,为了保证库存数据的准确性,大盘点是必须的。
4、在循环盘点的过程中,ERP系统为了保证盘点数据的准确性,会对盘点的材料锁定处理。也就是说,在盘点没有结束以前,今天要盘点的料在ERP系统中是不能交易的。而在实际中,也最好如此处理。如可以对实现需要盘点的料,进行标记,以示区别。但是,有时候,确实需要用到这种料。若现在生产不领料,则会影响生产完工日期,销售订单无法交货。遇到这种情况时,一般可以在领出去的材料上,打张白条,写上领料数量。不过,这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法,最好不要用。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