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高级搜索
会计百科  >  会计  >  内部牵制制度

内部牵制制度

  内部牵制制度是每项业务必须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员或部门共同办理的各项规程、组织措施和工作方法。内部牵制(internal check),是以账目间的相互核对为主要内容并实施岗位分离,以确保所有账目正确无误的一种控制机制。

目录

内部牵制制度的内容

  内部牵制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与牵制。不相容职务指的是不能同时由一个人兼任的职务。

  我们知道,每项业务的处理都必须经过授权、批准、执行、记录和检查等五个步骤。在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下,为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任何部门或个人不能独揽业务处理的全过程,不同步骤应交由不同的部门或人员去完成。换言之,有五项要求。

  第一,授权进行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与执行该项业务的职务要分离;

  第二,执行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与批准该项业务的职务要分离;

  第三,执行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与记录该项业务的职务要分离;

  第四,保管某项财产的职务与记录该项财产的职务要分离;

  第五,保管与记录某项资产的职务与账实核对的职务要分离等。

  由此可见,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与牵制,即要求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具体实行时,包括四个要点(即: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四个要点)。

  第一,识别不相容职务,即对通常不能由一个人兼任的职务必须有全面的了解,这些职务包括出纳与记账、业务经办与记账、业务经办与业务审批、业务审批与记账、财物保管与记账、业务经办与财物保管、业务操作与业务复核;

  第二,合理界定不同职务的职责与权限,只有这样,才能在有关各司其职的前提下,去合理地分离不相容职务,也只有这样,一旦出现问题,才能准确地分清责任;

  第三,分离不相容职务,在进行定岗和分工时,注意将不相容职务分离开来,使其相互牵制、相互制约;

  第四,必要的保障措施,如物理措施(保险柜、专用钥匙等)或技术措施(网络口令等),定期的岗位轮换等。

内部牵制制度的方式

  内部牵制制度的方式包括:

  1、实物牵制:即由两个以上人员共同掌管必要的实物工具,共同完成一定程序的牵制。

  2、机械牵制:即只有按照正确的程序操作机械,才能完成一定过程的操作。

  3、体制牵制:即为防止错误和舞弊,对于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处理,都要求有二人或二人以上共同分工负责,以相互牵制,互相制约的机制。

  4、簿记牵制:即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会计凭证与账簿、账簿与账簿、账簿与会计报表之间核对的牵制。

建立内部牵制制度的原则

  建立内部牵制制度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1)权力分割原则。即任何单独的个人或部门都无权完成业务处理的全过程。(2)工作轮换原则。即任何人都不能长期担任同一职务或安排在同一岗位。(3)独立检查原则。即通过各种途径,使业务处理的过程经常得到与业务执行者无不可避免的利害冲突的检查者的检查。(4)凭证控制原则。即对各种业务凭证的编号、启用、保管、归档、销毁过程建立严格的登记和控制制度。(5)可靠工作人员原则。即每个工作人员在能力上、品德上均能胜任他所担负的职责。(6)成本效益原则。即每一项内部牵制制度的效益应能超过其费用,在经济上是合算的。

内部牵制的作用

  内部牵制制度的建立主要是基于两个设想:

  1.两个人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无意识地犯同样错误的机会是很小的;

  2.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有意识地合伙舞弊的可能性大大低于单独一个人或部门舞弊的可能性。

  按照这样的设想,通过内部牵制机制,实现上下牵制,左右制约,相互监督,因而具有查错防弊这个主要功能。

  所谓的上下牵制,左右制约是指:

  从纵向看,每项经济业务的处理,至少要经过上下级有关人员之手,使下级受上级监督,上级受下级制约,促使上下级均能忠于职守,不可疏忽大意。

  从横向看,每项经济业务的处理,至少要经过彼此不相隶属的两个部门的处理,使每一部门工作或记录受另一部门的牵制,不相隶属的不同部门均有完整的记录,使之互相制约,自动检查,防止或减少错误和弊端;同时,通过交叉核对也能及时发现错误和弊病。

内部牵制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的比较

  内部牵制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是两个不同的高年,内部控制制度是单位内部建立的使各项业务活动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措施、方法和规程。现代化企业管理的产物。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外部环境中,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需不断改善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品质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划分为内部管理控制制度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两大类。内部管理控制制度是指那些对会计业务、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的可靠性没有直接影响的内部控制。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指那些对会计业务、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的可靠性有直接影响的内部控制。

附件列表


0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

上一篇 捐赠支出    下一篇 验资审计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