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高级搜索
会计百科  >  审计  >  不定期审计

不定期审计

审计分类

  不定期审计是指审计就根据具体情况安排的审计,实现不知道审计的时间,比如因经济犯罪或合同纠纷所进行的审计。

目录

不定期审计的含义解释

  不定期审计:是出于需要而临时安排进行的审计,如国家审计机关对被审单位存在的严重违反财经法规行为突击进行的财经法纪专案审计;会计师事务所接受企业委托对拟收购公司的会计报表进行的审计;内部审计机构接受总经理指派对某分支机构经理人员存在的舞弊行为进行审查等。

不定期审计的适用性

  不定期审计适用于了解和评价被审计单位某一项或某一阶段的情况,并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可根据国家的需要,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查或采用突击审查,以监督其所有经济活动和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的正常进行。

审计概述

  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法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进行事前和事后的审查、监督,并出具审计报告的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审计的目的是为了核实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是否合法、合规,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准确,从而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一、按审计内容分类

  (一)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

  主要检查国务院相关部门按照职责范围和分工制定具体落实措施、任务分解、工作进展和完善制度保障等情况;各地区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措施、承接并制订目标任务细化方案、明确责任主体、建立健全保障机制等情况;各地区、各相关部门落实措施的具体内容、时间表、路线图和执行进度,以及取得的实际效果等。以推动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促进政令畅通和经济平稳运行、健康发展。

  (二)公共资金审计

  主要检查公共资金筹集、管理、分配、使用过程中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情况,贯彻执行国家重大政策措施情况,公共资金管理使用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公共资金投入与项目进展、事业发展情况,公共资金管理、使用部门和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预算执行和决算情况,相关部门职责履行情况等,以促进公共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三)国有资产审计

  主要检查国有资产管理、使用和运营过程中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情况,贯彻执行国家重大政策措施情况,国有资产真实完整和保值增值情况,国有资产重大投资决策及投资绩效情况,资产质量和经营风险管理情况,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职责履行情况等,以维护国有资产安全,促进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

  (四)国有资源审计

  主要检查国有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过程中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情况,贯彻执行国家重大政策措施情况,国有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情况,相关资金的征收、管理、分配和使用情况,资源环境保护项目的建设情况和运营效果,国有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责履行情况等,以推进绿色发展,促进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五)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

  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审计,主要检查领导干部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情况,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财经纪律情况,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制定、执行情况及效果,重大决策和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效果,本人遵守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情况等,以促进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主要包括发展改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农业农村、林业、能源、海洋等部门(单位)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情况进行审计监督。主要检查领导干部贯彻执行中央生态文明建设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情况,遵守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情况,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决策情况,完成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情况,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监督责任情况,组织自然资源资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资金征管用和项目建设运行情况,以及履行其他相关责任情况。

  二、按审计目标分类

  (一)财务审计

  主要检查被审计单位是否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相应的会计原则、会计制度和惯例进行会计核算,真实反映其财务状况和财政财务收支及其结果。审计机关开展的财务审计主要集中在政府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审计、政府部门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审计、政府财务报告审计、以及在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援助、贷款项目的公证审计等。

  (二)合规性审计

  侧重揭示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以及相关经济活动中存在的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注重揭示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违纪违法、履职不到位、损失浪费、环境污染和资源毁损、风险隐患等问题。

  (三)绩效审计

  主要是对政府部门、国有企事业组织等行使公共权力、履行公共责任、有效利用公共资源情况进行检查评价,促进这些部门和组织合理决策、改善管理、提高绩效,实现预定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目标。

  实际工作中,审计机关组织实施审计项目,更多采取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情况开展综合监督检查。

  三、按审计实施时间分类

  审计实施时间即“审计介入的时间点”。

  (一)事前审计

  主要是对被审计单位的计划、方案和预算的编制、投资方案的选择、经营决策的制定及其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进行检查。事前审计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实现决策的科学化。事前审计不确定事项多,审计判断难,审计过程中要注意防范风险。

  (二)事中审计

  事中审计的时效性较强,可以及时查明经济目标和预算的实现程度,有利于被审计单位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偏差,改善管理,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

  (三)事后审计

  事后审计的资料齐全,能够对已经发生的财政财务收支及相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作出全面的评价。由于事后审计能够审查整个经济活动,对于研究问题、查错纠弊、挽回损失和改进工作,作用比较明显,因而采用这种监督方式较多。

  按实施的周期性分类,审计还可分为定期审计和不定期审计。定期审计是按照预定的间隔周期进行的审计,如注册会计师对股票上市公司年度会计报表进行的每年一次审计、国家审计机关每隔几年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的财务收支审计等。而不定期审计是出于需要而临时安排进行的审计。

  (四)跟踪审计

  根据审计事项的不同特点和审计资源状况,审计机关在开展跟踪审计过程中,可以选择采用定期跟踪、定点跟踪和驻场跟踪等不同方式。定期跟踪是指将审计事项的全过程划分为若干阶段,并对这些阶段定时或分期进行审计;定点跟踪是指将审计事项的工作划分为若干环节,并从中选择一些重点环节进行审计;驻场跟踪是指审计机关派出审计组常驻审计单位现场,与审计事项的发展同步进行审计。跟踪审计能够实现对被审计单位或审计事项的全过程监督,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建议、及时督促整改,更好地发挥审计的监督和保障作用。

附件列表


0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

上一篇 定期审计    下一篇 期中审计

参考资料

[1].  (20)国家审计的分类|淄博审计   https://mp.weixin.qq.com/s/uXcq428_6n_xyfXTlLjwfA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