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盾效应
税收术语
税盾效应的内容
税盾效应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费朗哥.莫迪格里安尼和默顿.米勒在研究现代资本结构时提出的一个避税理论。跨国公司为了减少税收,采用贷款方式替代募股方式进行投资或者融资,或称为资本弱化,这现在已经成为跨国公司避税的一个主要手段。例如,设企业所得税率30%,利率10%,企业为向债权人支付100元利息,由于利息在税前支付,则企业只需产生100元税前利润即可(设企业完全是贷款投资);但如果要向股东支付100元投资回报,则需产生100/(1一30%)=143元的税前利润(设企业完全为股权投资);因此“税盾效应”使企业贷款融资相比股权融资更为便宜。
税盾的涵义
税盾是指可以产生避免或减少企业税负作用的工具或方法。即是因举债而节省之税赋。税盾指保护高收入纳税人缴纳的所得税不得高于其收入的固定百分比限额。税盾的作用是有限的。税盾的作用只是在于使政府收益(企业所得税)减少,相应增加债权人和股东收益。在政府的税制中,由于征收个人所得税会降低税盾带来的税收利益。大多数国家的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来自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所得、股息所得征税。这会使债权人收益和股东收益下降。债务资本带来的税盾是有风险的,其数额具有不确定性。如果企业单纯追求税盾效应而选择债务资本,是要冒相当大的风险的。
术语解释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