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高级搜索
会计百科  >  审计  >  内部审计沟通

内部审计沟通

  内部审计沟通,是指内部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单位、组织适当管理层就审计概括、依据、结论、决定或建议进行探讨和交流的过程。

目录

方式措施

  审计工作中,沟通协调方式的内容具体如下:

  (一)在审计项目实施中通常采用的一般沟通协调方式

  一是口头沟通协调。口头沟通协调是指审计组组长以口头语言与审计组成员、相关单位人员进行的沟通协调。如:通过询问来了解与审计相关的情况,通过会谈解决审计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调查获得审计需要的信息,通过讨论细化审计实施方案、审计重点与方法,通过解答协调统一审计实施的不同意见等。口头沟通协调灵活方便,简便易行,可以在两人以上的任意组合内进行,可以在任何时间内进行,可以迅速了解对方的立场与态度,容易实现达成共识的目的。

  二是书面沟通协调。书面沟通协调是指审计组组长以书面文字与审计组成员、相关单位人员进行的沟通协调。如,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审计证据材料审计报告征求意见书以及审计结果文书,向被审计单位的关联单位和金融机构发送银行账户和往来账函证,请外部专家和公证机构对专项业务做出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向审计机关领导、法规处以及审计业务会议等提交审计实施方案、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被审计单位反馈意见及审计组书面说明等。书面沟通协调因具有充分的证明力,可以作为审计证据长期保存,较之口头沟通协调更受审计组的青睐。

  三是传媒沟通协调。传媒沟通协调是指审计组成员和相关单位人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的沟通协调。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人们的沟通协调方式正悄然改变。在审计系统内部,审计署部署实施的OA办公管理系统具有信息互动、沟通协调的功能,实行小型联网的AO现场审计实施系统和正在试行的联网审计系统,也为审计组成员之间、审计组与被审计单位之间进行沟通协调提供了技术支持。运用传媒沟通协调,不仅消除了时空限制,而且迅速便捷,为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提供了可能。

  (二)在审计项目实施中应当采取的特别沟通协调措施

  一是做细审前调查沟通协调。开展审前调查既是审计署六号令规定的审计项目实施的首要控制环节,也是与被审计单位及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沟通协调的开始。审计人员开展审前调查,要了解审计意图,明确审计要求。要向被审计单位告知审计项目实施时间,熟悉相关人员,了解联系方式,掌握财务管理情况,查阅往年审计情况,为制定针对性的审计实施方案积累充分的信息资料等。

  二是开好进点沟通协调会议。审计人员带队进驻被审计单位时,应要求被审计单位召集内部机构和相关人员,召开审计进点见面会。会上,应全面公示审计监督的职能职责与审计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详细说明实施审计的目的、性质和具体安排,严肃强调审计工作纪律和文明审计承诺等。通过开好进点见面会,引起被审计单位领导对审计工作的高度重视,促进相关人员支持配合审计工作。应要求审计双方提供相互承诺,即被审计单位对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做出承诺,审计组成员对审计纪律和文明审计做出承诺。

  三是建立定期沟通协调制度。审计人员在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要建立定期沟通协调制度,组织交流并协调审计进度和重点,讨论和解决审计遇到的矛盾和困难,研究并商定实施审计的办法与对策,确保审计项目按照预定方案顺利实施,并积极向纵深突破;另一方面,要与被审计单位建立定期沟通协调制度,特别是开展送达审计时,要定期进行沟通协调,听取对有争议审计事项的解释说明,深入查清审计涉及的事实真相,尽力将审计事实不确定、审计取证有瑕疵的问题解决在审计实施阶段。此外,审计人员应定期加强与上下级和兄弟审计机关之间的沟通协调,共享审计信息资源。

  四是履行报告沟通协调程序。审计人员在草拟审计报告时,应召开审计专题碰头会,让审计组各成员介绍审计发现问题的来龙去脉,确保审计报告起草人全面把握审计事实,客观反映审计情况,准确做好审计定性。应充分听取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的不同意见,对其补充说明确有道理的,应积极采纳并追加搜集相关证据,对其理解有误或强词夺理的,应耐心宣传财经法纪及其严肃性。在将草拟审计报告送交审计机关所在部门和法制机构复核时,应主动与相关人员沟通协调,及时解决审计事实不清、定性不准、适用法规不当的问题。

  五是强化审计整改沟通协调。在发送审计结果文书后,审计组组长应在一定期限内,带队到被审计单位进行回访,督促纠正整改审计查出问题,帮助分析问题成因,帮助完善内部制度,促进加强和改进管理。对审计后移交相关部门处理的事项,应与这些部门保持定期联系,了解深入查处和追究责任的情况。要通过上述各种形式的沟通协调,促进巩固、消化和扩大审计成果。

四个技巧

  内部审计的沟通的四大技巧如下:

  一、尊重对方懂得倾听

  尊重对方是成功进行沟通交流的前提条件。内审人员要保持平和心态,真诚理解审计对象的想法,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尽力找到与审计对象能够达成共识的某些问题,掌握沟通的方式方法,既要换位思考,尊重对方,又要依法审计,以理服人,切勿以上下级关系自居,以审问的口吻交流。还要做到耐心倾听,树立服务意识,获取沟通对象的信任,在倾听中有针对性地回应、询问等,在倾听中思考,获得更多有效信息,使沟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巧妙提问留有余地

  首先是打好“感情牌”。沟通之前,审计对象会有一定的心理戒备,可能会猜测谈话的内容,也会设想如何应对。对于沟通对象的心理防备,内审人员要主动从情感入手,循序渐进地引入正题,巧妙提出问题。例如,与财务人员座谈时,可以从财务和审计的共同点入手,谈谈工作心得,与对方产生共鸣,这样在了解问题时就会自然顺畅,减少沟通阻力。

  其次是留有回旋余地。审计沟通目标要尽量具体,但具体不等于没有余地,有经验的审计人员会保持弹性,留有回旋余地。例如,就某个审计疑点进行核实了解时,应只与审计对象描述问题事实,尽量不直接定性,若问题定性较为严重,相关人员听到后,可能会否认事实,不再配合审计;若问题定性较轻,对于进一步了解之后重新定性不利。

  三、坚持原则廉洁从审

  坚持原则是内审人员与审计对象沟通交流的底线。内部审计进行现场审计,有时甚至要出差数月,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吃、住、行等生活问题,个别内审人员业务不精,还高高在上,甚至借审计之机吃拿卡要,这种行为应坚决抵制。如果内审人员工作中不廉洁,沟通过程中就容易“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无底线退让,自然无法取得审计对象的认同,审计沟通更无从谈起。因此,内审人员只有坚持依法审计、廉洁审计、文明审计,才能做到说话硬气、有理有据,获得审计对象的理解和尊重。

  四、态度谦和语言通俗

  沟通时,应态度谦和、真诚、委婉,不盛气凌人、居高临下,要尊重审计对象,做到换位思考,充分考虑审计对象的实际情况。要了解审计对象的财务管理、业务流程、内控制度等方面情况,可提前准备有助于提高沟通效能的座谈提纲,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避免过多地使用专业术语。对于必要的概念性问题,内审人员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清楚,以免双方有歧义。对于审计对象有异议的问题,应温和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真诚沟通引导,充分听取审计对象的意见,达到预期的沟通效果。

附件列表


0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

上一篇 内部审计部门    下一篇 穿行实验法

参考资料

[1].  浅议审计工作中的沟通协调原则与方式   https://www.audit.gov.cn/n6/n41/c20795/content.html
[2].  浅浅谈内部审计的沟通的四大技巧   http://www.ciia.com.cn/cndetail.html?id=78128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领资料
公众号
小程序
会计网小程序
初级会计精选题库小程序
视频号
APP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