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分析法
现金流量分析法是通过研究企业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评价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现金流量分析法主要包括现金流量表分析和现金流量比率分析,现金流量表分析主要关注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现金流量比率分析主要关注企业的现金流量对债务偿还和利润分配的影响。
现金流量表分析
现金流量表是财务报表的三个基本报告之一,所表达的是在固定一段时间内,一家机构资金增减变动的情形,现金流量表反映的是一家公司在在一段时间内现金流进或者流出动态状况的报表,是企业财务报表中表现最为直接的一张报表,现金流量表从现金维度描述企业的三项经济活动,是企业的血液,是直接反映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的指标。
根据企业现金流量的来源,现金流量可以分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这三大类,具体内容如下: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流入量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2.收到税费返还
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流出量
1.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2.支付给职工对职工支付的现金
3.支付的各项税费
4.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流入量
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5.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流出量
2.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4.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流入量
1.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2.取得借款所收到的现金
3.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流出量
1.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
2.分配股利或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3.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以上三部分内容就构成了现金流量表的主体部分。
如何分析解读现金流量表
(一)分析现金流量情况:
如果本期现金净流量增加,表明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增强,财务状况得到改善;反之,则表明企业财务状况比较困难。但也并不是现金净流量越大越好。如果公司的现金净流量过大,表明公司未能有效利用这部分资金,这就属于资源浪费。
经营活动是企业的主营业务,其提供的现金流量可以不断用于投资,再生出新的现金流。来自主营业务的现金流量越多,表明企业发展的稳定性越强。投资活动是为闲置资金寻找投资场所。筹资活动则是为经营活动筹集资金。这两种活动所发生的现金流量,都是服务于主营业务的辅助活动。如果这部分现金流量过大,表明企业财务状况不稳定。
(3)分析投资、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了解企业未来发展前景
分析投资活动时,要特别注意区分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对内投资的现金流出量增加,意味着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增加,说明企业正处经营扩张期,成长性较好。对外投资的现金流入量大幅增加,则意味着企业现有经营资金不足,正在从外部引入资金以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如果对外投资的现金流出量大幅增加,说明企业资金富余,正在通过转让资产使用权来获取额外收益。
(二)分析现金流量表的主要指标:
1、企业偿债能力指标
(1)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100%,该指标说明经营活动中获取的现金净额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一般该指标大于1表示企业流动负债的偿还有可靠保证。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越多,越能保障企业按期偿还到期债务,但也并不是越大越好,该指标过大则表明企业流动资金利用不充分,盈利能力不强。
(2)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利息费用该比率,表明1元的利息费用有多少倍的经营现金净流量作保障。它是衡量企业支付负债利息能力的指标。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相比,倍数越大,说明企业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越强。
2、企业投资回报能力指标
(1)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平均资产总额×100%,平均资产总额=(资产总额年初数+资产总额年末数)÷2,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反映企业全部资产产生现金的能力。该指标越大,说明企业资产产生现金的效率越高,如果将现金流比作血液,则表明企业自身的造血能力较强,可以采取激进的经营策略。
(2)营业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营业收入该比率,反映每1元营业收入得到的现金流量净额,其数值越大越好,表明企业的收入质量越好,资金利用效果越好。
现金流量比率分析
现金流量比率分析是通过计算现金流量相关比率,评估企业的现金流动性和偿债能力。常用的比率包括:
·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流动负债,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
·现金到期债务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短期债务,衡量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流动负债,衡量企业流动负债的偿还能力。
例子:假设公司D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500万元,流动负债为1000万元,短期债务为400万元,则:
现金流量比率=500万元/1000万元=0.5
现金到期债务比率=500万元/400万元=1.25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500万元/1000万元=0.5
现金流量比率解读
现金流量比率将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相关联,能够考察企业经营造血的能力。如果企业依靠自造血能力不足以支付欠款,那么企业的经营就很可能存在问题,需要加以重视。
现金流量比率计算公式如下:
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
在上式中,“流动负债”可以是年末流动负债总额,也可以是全年平均流动负债数额。该指标表示公司偿还即将到期债务的能力,是衡量公司短期偿债能力的动态指标。其值越大,表明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好;反之,则表示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越差。
对于债权人来说,现金流量比率总是越高越好。现金流量比率越高,说明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现金流量比率越低,说明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弱。如果现金比率达到或超过1,即现金余额等于或大于流动负债总额,那就是说,公司即使不动用其他资产,如存货、应收账款等,光靠手中的现金就足以偿还流动负债。但对于公司来说,现金比率并不是越高越好。因为资产的流动性(即其变现能力)和其盈利能力成反比,流动性越差的盈利能力越强,而流动性越好的其盈利能力越差。在公司的所有资产中,现金是流动性最好的资产,同时也是盈利能力最低的资产。保持过高的现金比率,就会使资产过多地保留在盈利能力最低的现金上,虽然提高了公司的偿债能力,但降低了公司的获利能力。因此,对于公司来讲,一般不应该保持过高的现金比率,只要能保持一定的偿债能力,不会发生债务危机即可。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