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高级搜索
会计百科  >  金融  >  货币分析说

货币分析说

现代汇率理论

  货币分析说是以购买力平价理论为基础加以发展的。货币分析说认为汇率要受两国货币供给量的制约,从而把汇率与货币政策联系起来。这一学说强调货币的供求对于决定货币购买力的作用,因此有一定意义,但失之于过分依赖货币数量理论。

目录

货币分析说的主要内容

  货币分析说明确假定国内外资产之间具有完全替代性。由于一国国内商品市场、证券市场、货币市场均衡调整的速度不同,货币分析说通常分为: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和黏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如果一国货币市场失衡国内的商品市场和证券市场必然会受到冲击。由于国内外市场相互替代、紧密联系,国际商品的套购机制和套利机制就会发挥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汇率就会发生波动,以符合货币市场均衡的要求。因此,决定汇率变化的各种因素也就表现为导致货币市场失衡的各种因素:国内外货币供给的变化、国内外利率水平的变化以及国内外实际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化等。这些因素通过对物价水平的影响而最终决定汇率水平。

黏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黏性价格货币分析法是1976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鲁迪格多恩布提出的。他认为短期内商品市场价格具有黏性,而证券市场上利率有弹性使之反应灵敏。因此货币市场失衡后主要是通过证券市场利率的变动恢复均衡。但问题是短期内利率的调整幅度通常会超出所需的新的长期均衡水平而出现超调现象,加之资本在国际上的自由流动,利息率的超幅也会出现大规模的套利活动,由此进一步带来汇率的超调。所以黏性价格分析法也叫汇率的超调模型。这个模型最突出的贡献在于它对浮动汇率制度下实现汇率的超调现象进行了概括。使得理论更接近现实。不足在于:首先是把短期内的汇率的波动全归咎与货币市场的失衡,而忽略商品市场对汇率的实际影响。其次假定国内外资产之间完全替代性,这与现实也有差异。

购买力平价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决定于它们单位货币购买力之间的比例。购买力平价理论有两种计算方式:一个是复杂的购买力平价,使用可比较的商品篮子的加权价格之比。假如要比较中美之间的购买力,就要用可比较的商品篮子:包括商品、服务等。必须在具有高度可比性的情况下,比较一个单位的货币能购买多少单位的商品篮子,然后比较两个篮子的购买力。

  第二个是简单的购买力评价模型,我们经常用汉堡指数。汉堡指数就是用大家生活中常见的商品——汉堡。假设一个完全相同的汉堡在美国售价为2.5美元,在中国为30人民币,那么美元与人民币基于购买力平价的汇率就应该呈12元每美元。

附件列表


0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

上一篇 汇率超调    下一篇 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