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高级搜索
会计百科  >  会计  >  天然起源的生物资产

天然起源的生物资产

会计术语

  天然起源的生物资产是指天然林等天然起源的生物资产。天然起源的生物资产,仅在企业有确凿证据表明能够拥有或者控制该生物资产时,才能予以确认。

  生物资产是有生命的动物或植物,通常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三大类。

目录

天然起源的生物资产如何做账

  天然起源的生物资产公允价值通常无法可靠地取得,应按名义金额(即人民币1元)确定生物资产的成本,同时计入当期损益,即借记“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或“公益性生物资产”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举例:天然起源的或者人家白送给咱们的树苗,按照名义金额15000元入账;

  借:消耗性生物资产——林木类15000

    贷:营业外收入15000

名义金额的含义

  名义金额的含义,是指公允价值无法确定,这个经济事项又确实存在,给它一个金额,让账上有体现,不然易疏漏,避免资产流失。记账金额为“1元”。“名义金额”入账的规定,解决了资产管理监督中的一些困扰:一是“名义金额”入账使资产管理更加具有全面性。对于一些账外资产脱离资产管理的诸如:资产价值无法确定、产权过渡中、司法纠纷等所谓“客观因素”问题得到了解决;二是“名义金额”入账使会计信息更加完整。“名义金额”入账资产,在会计报表中加以附注说明,资产的完整性在财务管理中得以体现;三是“名义金额”入账使不同形态的资产纳入规范管理有所依据。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资产流失的有效管理方式。

  对于执行会计准则的企业,名义金额计量通常包括两种情形:一是《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第七条规定,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名义金额计量。二是《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2006)》第十三条规定,天然起源的生物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名义金额确定。

附件列表


0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

参考资料

[1].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https://kjs.mof.gov.cn/zt/kjzzss/kuaijizhunzeshishi/200806/t20080618_46212.htm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