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供给
总供给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水平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者愿意向市场提供的产品总量。
总供给是宏观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整体经济活动的规模和水平。总供给的大小和增长速度,直接影响着经济体系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总供给的增长,可以带动就业增加、物价稳定、社会福利提高等一系列的积极影响。
总供给的影响因素
总供给是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生产者所提供的总量的总和,它的大小和增长速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
1、生产要素供给: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和技术等,这些生产要素的供给和质量都会直接影响总供给的大小和增长速度。
2、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总供给的水平。
3、政府政策:政府政策对总供给的影响很大,例如税收政策、金融政策、贸易政策等都会对总供给产生重要影响。
4、市场需求和竞争: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对总供给也有很大的影响,市场需求的增加可以提高总供给的水平,竞争则可以促进企业创新和提高生产效率。
5、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会影响生产要素的供给和质量,从而影响总供给的大小和增长速度。
总供给的大小和增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政府需要通过调整宏观经济政策、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生产要素供给质量等手段,来促进总供给的增长和优化经济结构。
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曲线是从生产角度描述总产出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依存关系,它根据总量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的均衡推导而得到的。
按照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进行调整所要求的时间长短,宏观经济学将总产出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分为三种:古典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和常规总供给曲线。
1、古典(长期)总供给曲线
在长期内,货币工资具有完全的伸缩性,也即货币工资随着劳动市场劳动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当劳动市场劳动供过于求,货币工资下降,反之则上升。古典总供给曲线为一条垂直线,表明在长期中,经济的产出主要由充分就业的劳动力数量所决定,从而独立于价格水平。因此,增加需求的政策并不能改变产量,而只能造成物价上涨,甚至通货膨胀。
2、凯恩斯极端总供给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
在短期内价格是刚性的,在经济萧条时期,厂商的产量调整先于价格调整,价格水平不随总需求的减少而下降。此时,经济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存在闲置的生产能力。由于存在失业,厂商可以在现行工资条件下雇佣他们需要的任意数量的劳动力,这使厂商生产成本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凯恩斯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3、常规总供给曲线(中间区域)
垂直的古典总供给曲线和水平的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分别代表总供给曲线的两种极端状态。西方经济学者认为,通常情况下,经济的短期总供给曲线位于这两个极端之间的中间区域。中间区域的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其斜率为正,它表明总供给量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而增加。换句话说,产出y的增长导致价格P的上升,即经济繁荣给价格施加了压力。
总需求与总供给
总需求与总供给互为对称。总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各经济实体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总额。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其中消费指为满足眼前欲望而购买商品和劳务的私人开支,投资指为满足未来欲望而购买投资品的私人开支,政府购买指对劳务和商品的公共支付,不包括各种转移支付。
总供给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条件下的生产总量,总供给=消费+储蓄+政府收入,其中消费指国民收入预算中的消费收入,储蓄指国民收入中不被用于消费的部分,政府收入指一定时期政府各种收入的总和。在长期内,总供给是由科技发展水平、现存生产资料、生产者及自然资源四个生产要素的量及其生产效率决定的;在短期内,总供给则由总需求决定。
总需求与总供给是现代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凯恩斯认为,国民收入均衡必须使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可能导致通货膨胀;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有可能出现萧条。供应学派就是以调节总供给为主要管理手段。
总需求和总供给影响价格总水平
1、价格总水平取决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比例关系;
2、从长期看,决定价格总水平的是总需求;
3、从短期看价格总水平是由总需求和总供给共同决定的。如果总需求的增长速度快于总供给的增长速度,价格总水平就有可能上升;反之,如果总需求的增长慢于总供给的增长,价格总水平就有可能下降。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