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表明厂商在现有价格水平上愿意供给所需的任何数量的商品。其含义或基本思想是:由于存在失业,厂商们可以在现行工资水平上,获得他们所需要数量的劳动。因而,他们的平均生产成本被假定为不随产出水平变化而变化。于是,他们愿意按现行价格水平,提供需求所要求的数量。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分析
分析:在短期,一些价格是有黏性的,从而不能根据需求的变动而调整。由于工资和价格黏性,短期总供给曲线不是垂直的。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总产量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是一条水平线,表明经济中的厂商在现有价格水平上,愿意供给所需的任何数量的商品。
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曲线是表示总供给量与一般价格总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总供给曲线有短期和长期之分。总供给是经济社会中可供使用的商品和劳务总量,在生产技术等因素既定的条件下,社会的总供给量与一般价格水平呈同方向变动。
总供给曲线的理论来源:
总供给曲线的理论来源是宏观生产函数和劳动市场的均衡。因为要导出总供给曲线,必须了解总供给,总供给是经济社会所提供的总产量,即经济社会的就业的基本资源所生产的产量。主要包括劳动力、生产性资本存量和技术。在宏观经济学中,描述总产出与劳动、资本和技术之间关系的一个合适的工具是生产函数。而宏观生产函数是指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函数,它包括总量投入和总产出之间的关系。假定一个经济社会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使用总量意义下的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进行生产,则宏观生产函数可表示为:y=f(N,K),其中资本存量和技术水平在短期内不可能有较大改变,二者被认为是不变的常数,那么,在一定的技术水平和资本存量条件下,经济社会的产出取决于就业量,并随总就业量的变化而变化。而经济中的总的就业水平又是由劳动市场决定的,所以有必要引入劳动市场。
总供给曲线的理论主要由总量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理论来反映,而在劳动力市场理论中,经济学家对工资和价格变化的调整速度的看法是有分歧的。
(1)古典总供给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运行没有摩擦,在工资和价格可以灵活变动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得以出清,使经济的就业总能维持充分就业状态,从而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经济的产量总能保持在充分就业的产量或潜在产量水平上。因此,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总产量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古典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充分就业产量水平的垂直线。
(2)凯恩斯总供给理论认为,在短期,一些价格是刚性的,从而不能根据需求的变动来调整。由于工资和价格刚性,短期总供给曲线不是垂直的。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是一条水平线,表明经济中的厂商在现有价格水平上,愿意供给所需的任何数量的商品。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基础的思想是,作为工资和价格刚性的结果,劳动力市场不能总维持在充分就业状态。由于存在失业,厂商可以在现行工资下获得所需的劳动,因而他们的平均生产成本被认为是不随产出水平变化而变化的。
(3)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古典的总供给曲线和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分别代表着关于劳动力市场的两种极端的说法。在现实中,工资和价格的调整经常介于两者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总产量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延伸的,这即为常规的总供给曲线。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