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会计百科  >  金融  >  证券投资

证券投资

  证券投资是指投资者通过买卖股票、债券、基金等有价证券以及其衍生品,来赚取买卖价差、利息以及资本利得的投资过程和投资行为。在证券市场中,投资者包括法人和自然人。证券投资是广大投资者间接投资各大行业的重要形式。

目录

证券投资的目的

  证券投资的目的是证券投资净额效用(即收益带来的正效用减去风险带来的负效用)最大化,因此,收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是证券投资的两大目标。但是,证券投资收益与风险呈正向变动,收益高,风险大,收益低,风险小,一定的收益总是伴随着一定的风险与之相应。要想取得较好的投资效果,实现理想的投资目标,关键是投资者的决策水平。而决策水平的高低首先要求投资者具备一定的条件与知识。

证券投资的途径

  投资者购买证券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购买公开销售的新发行的证券;一是通过证券交易市场购买已发行的证券。符合上市条件的新发行证券,其价格一般较低,上市后多能上升,购买这种证券一般风险较小。但新发行的条件优越的证券毕竟数量有限,往往难以满足投资需求。通过交易市场买卖的证券,由价格涨落自动调节供求关系,能比较充分、及时地满足投资需求,但由于证券行情随时会有变化,风险较大,也正是这种行情变化能为投资者提供收益机会。所以,通过交易市场买卖证券必须谨慎从事,要讲究战略策略,以尽可能地回避风险,增加收益。

证券投资的程序

  证券投资是一次复杂的投资活动,要求投资者必须十分熟悉投资的程序,了解投资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并严格遵循。证券投资程序大致可以分为准备阶段、了解阶段、分析阶段和决策阶段等四个过程。

  1、准备阶段。投资的先决问题,就是需要预先筹集一笔资金。在投资之前,必须确定能否筹集到一定数量的资金,然后才能考虑如何投资、投在何处等问题。就个人投资者来说,其资金来源主要是自身的积蓄,也包括继承的遗产、亲友的馈赠、产业的变卖、保险的赔偿金等其它部分资金来源。投资者须先根据个人收入及家庭支出,编制家庭预算,然后计算能有多少节余,制定出投资计划。机构投资者的资金来源因性质不同而异。如商业银行资金主要来源于客户的存款、自有资金和盈利收入;保险机构主要来自部分保险费收入;社会团体机构主要来自可支配的资金等。

  2、了解阶段。一旦投资者将投资所需要款项筹措好,就必须深入了解投资的各个方面。首先应熟悉投资中的收益与风险。投资的主要目的是获得收益,当然希望收益越多越好,但在取得盈利的同时,连带有损失本金的危险,风险是收益的必然代价。正视风险与收益的关系,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要求投资者先衡量自身具有多大的风险承受能力,然后决定拟投入多少资金,以及选择何种投资对象。其次,应广泛了解投资对象的收益与风险情况。投资对象的种类繁多,就有价证券而言,就有各种各样的债券、股票形式,各种证券因其性质、时间长短、有无担保等的不同,收益与风险的大小都有差异,而且收益的支付方式,风险所包含的内容,亦是互不相同。因此,必须熟悉这种种情况,才能进行投资对象的选择。再次,由于证券交易大都通过经纪商在证券市场上进行,所以必须进一步了解证券市场组织和机制、经纪商的职能和作用、买卖证券的程序和手续。管理证券交易的法令条例、证券的交割和清算、买卖证券的佣金费用等等。否则,就无从进行证券买卖,或者蒙受不应有的损失。

  3.分析阶段。投资者对于各种证券的性质及其收益与风险,市场上经营方式等各种情况大致有了一般的认识和了解以后,在决策选择哪种证券之前,必须围绕该证券进行全面的宏观与微观经济分析。首先需要判断当时的经济形势的变动趋势,需要对此经济趋势下各种行业的发展前途作出判断;其次,需要根据发行证券的公司的财务力量、销售状况、产品结构和适宜的生产设备等预测公司未来的收益和风险程度;再次,还须根据证券市场行情,对证券的真实价值、上市价格和价格涨落的趋势进行认真的分析,因为证券的质量决定于其真实价值,价值的市场反映便是市场价格,市场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经常发生变动。这里牵扯到种类繁多的因素和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如不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就无从获悉其真相。这会造成投资者盲目选购,导致买进收益低、风险大的证券,或者没有选择买卖时机,在价高时买进,价跌时抛出,带来巨大损失。

  4、投资决策阶段。通过以上各个阶段和步骤,投资者有了条件按照自己拟定的投资目标,针对个人对收益和风险的衡量,考虑到今后对资金的需要和用途,预计未来经济环境及本身财务状况的变化等,作出妥当合理的决策,决定将资金投入到何种具体的证券上去。操作过程开始后,需要了解和严格遵守证券交易中的委托、成交、清算和交割的一系列程序,确保顺利地完成证券投资过程。

证券投资的要素

  投资者在选择证券时,一般需要考虑以下基本要素:

  1、资金安全性。投资于任何一种证券都存在一定风险,这里的安全性包含两层含义:

  (1)风险与收益的对称程度。在证券市场上各种证券的风险和收益有四种组合,即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高风险低收益和低风险高收益。其中,前两种是正常的对称关系,后两种则是特殊的非常搭配。高风险低收益是最不可取的选择,而低风险高收益显然是最理想的选择对象。

  (2)风险性与投资者的适合程度。在证券市场上,不同的投资者由于其财力、能力的不同,风险承担能力也不一样。这就要求投资者基于对自身情况的充分了解选择风险适度的证券。财力微薄、初涉市场的投资者不能期望获得巨额的收益而选择高风险证券;同样,资力丰厚、富于经验的投资者选择低风险证券进行投资显然过于保守,风险较大但收益可观的证券经常是他们选择的对象。

  2、收益稳定性。对投资者来说,稳定的利息和股息收入是投资证券最可靠的收益。一般来说所投资的公司能定期分配利息和股息,投资者就得到稳定的收入。因此,投资时慎重考虑投资对象对以后的收益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收益性应当考虑几个因素:

  (1)收益率。证券投资的收益率是指投资收益占投入本金的比率,在风险程度相当的情况下,收益率越高越好,是投资者应该选择的投资对象。

  (2)股票价格。考虑这一因素主要是看证券发行公司已上市债券和股票的价格变动情况。如果债券是低价发行的,购买这种债券会获得偿还差益;如果已上市股票的价格是看涨的,那么投资者除股息外,还能获得差价收益。

  (3)手续费。投资者委托经纪人购买证券需要支付一定的佣金,佣金的比率在有些国家是由政府或证券行业协会确定的,有些国家是自由的,这就有个选择的问题。此外,有些国家规定的手续费率是累退的,用同样金额一次完成买卖和分次完成买卖,成本显然是不一样的,这也要求投资者合理安排,降低投资成本。

  (4)税金。在证券市场上,各种证券的发行人不同,政府所规定的税率标准也不一样。比如,政府债券的收益通常是免税的,国家重点支持的行业所发行的股票和债券的收益是低税率的,而国家限制发行的行业所发行的股票和债券收益是征收高税的,由于税金是构成投资成本的重要内容,因此,它也是投资选择中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3、证券流动性。证券的流动性是指证券的变现能力。在没有二级市场的情况下,证券的流动性取决于证券的偿还期限,期限越短,流动性越强。

  4、证券的便利性。证券投资的便利性是购买证券所需要的时间、交割的期限、认购手续是否迅速方便、是否符合投资者的偏好等等。一般说来,证券投资的便利性与证券市场的发达程度是相对应的。在国际证券投资中,投资者往往需要考虑这一因素。

  应该指出,在证券市场上,某种证券同时具备所有有利因素是不多见的,这就要求投资者权衡利弊得失,果敢地做出抉择。

证券投资的原则

  为了进行有效的证券投资,将投资风险减少到最低程度,投资者一般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效益与风险最佳组合原则

  在进行证券投资时,如何妥善地处理好收益与风险的矛盾至关重要,一般来说,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只有两个可供选择:一是在风险已定的条件下,尽可能地使投资收益最大;二是在收益已定的条件下,力争使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这是证券投资的一条最基本原则,它要求投资者首先必须明确自己的目标,恰当地把握自己的投资能力,从而不断培养自己驾驭风险的能力,从心理上确立自己的出发点和应付各种情况的基本素质。

  2、量力投资原则

  作为个人投资者量力投资原则显得十分重要。量力投资包括两层含义:

  (1)就广大个人投资者而言,能够从事证券投资的资金只能是家庭或个人全部货币收入中扣除必要消费的剩余部分。如果将全部收入都用于投资,一旦亏损,就会危及现在或将来的正常生活;如果利用融资或融券从事投资,则在股价涨跌一定幅度后,极可能被迫结束投资生涯而走上负债累累的道路。因此,只有利用剩余资金才能采取宽松的投资行为,这是证券投资赖以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此意义上而言,“量力而行”原则就是投资者要在投资前衡量个人的财力,即衡量是否有足够的闲置资金进行证券投资。

  (2)证券资产是一种风险性资产,证券投资是具有一定冒险性的投资行为,所以,投资者在做投资决策前,必须衡量自己承担风险的能力,因为证券价格涨跌难以预料,投资决策前绝对不能只想到理想的一面,而应对损失的可能性做充分的估计和必要的准备,否则,一旦损失过度,就不堪承受。

  3、理智投资原则

  证券市场投资品种繁多,行市风云变幻,各种影响因素也处于不断变化中。因此,需要投资者具备丰富的证券知识,聪颖的智慧和丰富的经验。不仅如此,还要求投资者具有两个基本素质,即理智和果断。

  在证券投资时,投资者必须冷静、理智、谨慎、稳重,要善于克制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感情冲动,特别不要过多地受到各种传言的影响,亲自去了解各种证券及其发行者的状况,细心分析证券市场行情,然后审慎地做出具有自我比较、分析、判断的投资选择。否则,在情绪冲动下进行投资极易导致失败。往往有不少投资者,在股市发生变动时,由于受报纸、广播或周围投资者的影响,不对各种股票行情涨落因果或趋势进行耐心细致的分析比较,感情用事,在情绪冲动下进行投资决策,结果导致本来可以避免的失败。理智投资是建立在对证券的客观认识基础上并经分析比较后采取行动,具有客观性、周密性和可控性等特点。

  理智投资强调独立思考,自主判断,稳妥决策,但这并非优柔寡断,相反,当投资者对行情作了客观的分析和科学的预测,就应抓住适当时机,选择恰当的证券,果断地作出投资决策,并据以采取行动。这样,投资才可能获得成功,此所谓有勇有谋。

  4、分散投资原则

  分散投资原则也称“投资组合”原则,是依据不同证券的获利与风险程度,加之适当的选择,并按不同的比例,合理搭配投资于若干种不同风险程度的证券,建立理想的资产组合,从而将投资风险降低到最小限度的方法。

  分散投资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其一,是指投资于多种证券。如果仅对一种证券投资,如只购买一家公司的股票,一旦该公司经营不善甚至倒闭,就不仅得不到股息,还会蚀本。显然,这种投资方法是不可取的。如果对多种股票或几家公司同时投资,即使其中一种或数种股票得不到股利分派,但其他股票并不一定也无收益分派,如果其他股份公司的收益较好,还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偿,而不至于亏损。

  其二,是指进行多种证券投资时,应注意投资方向,进行合理的投资组合。证券投向的合理组合可以分为证券品种的合理组合、时间地点的合理组合、风险等级和获利大小的合理组合以及期限合理组合。

  (1)证券品种合理组合。通常将证券投资分为进攻性投资与防御性投资两部分。前者通常是股票,后者则是指债券。因为通常股票投资利高且风险较大,债券投资则利低且风险小,相对说来,债券的风险比股票的风险要小得多,其投资安全性也相对好得多。将资金一分为二,并在股票及债券投资中进行合理选择搭配,这样,即使一种证券投资失利,还有其他证券盈利;即使股票投资失利,还有债券部分,从而不至于全盘皆输,无反手之力。在证券投资中,有种叫做最佳证券投资理论,就是指选择一组满足一系列假定条件的投资组合,这种投资组合能够在既定风险条件下实现最大的利润。其原则就是将收益既定的证券,经组合后,使其风险减少到最低程度,能够实现这种组合,就是最佳证券组合。当然,证券市场上的风险千变万化,投资组合的形式多种多样,并且随着市场情况的变化,组合也必须不断地调整。

  (2)不同企业以及不同时间、地点的分散组合投资。这里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企业种类的分散,不宜集中购买同一行业企业的股票和债券,以免遇上行业性不景气,投资者无法逃脱重大损失。第二,企业单位的分散,也不宜把全部资金集中购买某一个企业的证券,即使该企业业绩很好也是如此。第三,投资时间上的分散,投资股票前应先了解派息时间,一般每年3月开股东大会,4月派息,也有半年派息一次的,可按派息时间岔开选择投资。按照惯例,派息前股价都会升高,即使某种股票因利率、物价等变动而一时遭受系统风险,还可以期待到另一种股票派息时获利。第四,投资区域分散,企业不可避免会受地区市场、法律、政策乃至自然条件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分区域投资,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同样可收分散风险之效。

  (3)按风险等级和获利大小的组合投资。虽说投资风险变化莫测,但现代证券理论越来越倾向于对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即在可能的条件下将证券风险计算出来。例如,计算本利比,便可推算不同证券不同的风险等级。本利比越低,风险等级越低,投资风险越小,本利比越大,风险等级也越高,投资风险越大。另一方面,报酬率(收益率)也可加以测算,投资债券可以很容易按公式计算出年收益率,投资股票也可以根据公司的财务报表及股价变动记录,预测每年报酬率。最理想的组合形式,就是投资者在测定自己希望得到的投资报酬和所能承担的投资风险之间,选择一个最佳组合。例如,投资者希望得到的投资报酬率为20%,那么,应在报酬为20%的上市的证券中,选择风险最小的品种;如果投资者能承担的风险为20%(即可承担20%的损失),那么应在那些同样风险等级的证券中,尽量选择投资报酬较高的品种。

  (4)长、中、短线的比例组合投资。长线投资是指买进股票以后不立即转售,准备长期持有以便享受优厚的股东收益,持有时间起码在半年以上,主要对象是目前财务良好又有发展前景的公司股票;中线投资是指数月内暂时不用的资金投放出去,投资对象是估计几个月内即能提供良好盈利的股票;短线投资指那些股价起伏甚大,几天内可能有大涨大落的股票。投资者应将资金分成较长期内不会动用以待获利,中期内不用以及随时可能动用的三部分,分别用于长线投资、中线投资和短线投资。

证券投资对象的选择

  证券市场上可供投资的证券种类很多,不同的证券各有千秋,优势与局限性并存,投资者必须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市场条件作出选择。证券投资对象包括股票、债券、基金、可转换公司债券金融衍生品等。由于股票和债券是基础证券,这里主要就股票、债券投资策略进行分析。

  1、股票投资与债券投资比较

  证券投资对象的选择,首先是进行股票投资还是进行债券投资的问题,这就需要对两者的利弊有比较清楚的辨别,以选择适宜的投资对象。

  (1)投资性质

  债券投资和股票投资都是证券投资,但投资的性质不同。债券是债权证书,购买债券的投资者是债券发行人的债权人,并以此定期获得利息。股票是所有权证书,购买股票的投资者成为发行公司的股东,由此根据公司的经营状况获得股息和红利。

  (2)基本投资收益

  债券的投资收益主要是利息,无论发行人的经营状况好坏,一般都是能够定期取得的,因而其收益是稳定的;股票投资的基本收益是来自公司盈利的股息和红利收益,它与企业的经营状况直接相关,可能收益很高,可能收益微薄,甚至毫无收益,因而其收益的稳定性较差。

  (3)投资期限与本金偿还

  债券是有一定的偿还期限的,通常一年以内为短期债券,一到五年为中期债券,五年以上为长期债券,利率水平依此高低不同,到期偿还本金。股票是一种永久性证券,没有到期日,因而投资股票是不能收回本金的。

  (4)剩余财产的分配

  由于债券和股票性质的区别,债券不仅在利息的分配上比股票优先,而且当公司由于经营不好发生破产倒闭时,在对公司剩余财产和剩余利润的分配上,债券比股票有优先索偿权。

  (5)市场价差收益

  由于债券能够到期还本并稳定获取利息,风险性很小,因而市场价格波动的幅度不会偏离其面额很大,获取巨大的市场价差收益的可能性也不大。而股票是不能够收回本金的,收益的风险相当高,既可能获得很大的股息红利收益、配股收益和优先认股权收益,也可能几乎没有收益,甚至血本无归,所以股票市场上价格起伏很大,获取价差收益的数额也可能比债券高很多,正因为如此,在股票市场上投资,相当多的投资者不是为谋求股息和红利的分派,而是谋取股价上涨的利润。

  由此可见,债券投资和股票投资各有利弊。债券投资风险小,本金安全,收益稳定且比银行存款收益高,但不可能获得高额的收益;股票投资风险大,本金不安全,收益不稳定但可能获取高额的利润。证券投资者选择债券还是股票,主要是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

  2、股票投资选择

  在股票投资对象的选择上,主要包括股份公司种类的选择和股票种类的选择,这里就股票种类的选择来说明投资对象选择上的利弊得失。

  (1)选择普通股。选择普通股较之优先股是一种风险较大的投资行为,但相应地收益也可能较大。选择普通股的益处在于:普通股东有权参与公司决策;普通股的转让是不加限制的,便于迅速买进和卖出;普通股东对公司享有永久的分享资格,公司当前的利润及将来长期增加的利润,股东都可参与分配;普通股东对公司债务只负有限清偿责任;等等。但是,普通股也有许多不利之处:普通股市价极易波动,股息不固定,投资收益不稳定,风险较大;普通股的股息完全随股份公司的收益状况变动而变动,公司收益多则股息高,收益少则股息低,无收益便无股息;普通股的股息数量及比例事先都没有规定,缺乏保障;等等。

  (2)选择优先股。优先股的收益和风险介于普通股和债券之间,其收益高于债券,但安全性不如债券,其收益低于普通股,但安全度高于普通股。优先股价格波动较平稳,相对来说不象普通股那样大起大落,它对于那些既想获取较高收益,又不想负担更大的风险的投资者具有吸引力,但优先股流动性较差,对于投机者来说,不象普通股那样更富“刺激”。

  (3)选择大公司股票。大公司一般资本雄厚,设备技术先进,经营稳健,生产多样化,社会联系广泛,竞争能力强,几乎不存在破产倒闭的问题。购买大公司的股票,基本上可以保证获得股息;而且其股票价格一般上涨较快,经过一段时间后卖出,可以获取差价收益。但是,大公司股票的市价较高,相应的投资成本也高。虽然大公司股票派息率较高,但派息率是按股份数额计算,在股票市价远远高于股票面额的情况下,实际股息就少多了。选择大公司股票适宜于温和稳健型投资者。

  (4)选择小公司股票。小公司在资本实力、技术设备、经营管理等方面都不能同大公司相比,经营具有不稳定性,其股票的涨价幅度不大。但是,由于其市价较接近于票面金额,因而投资成本较低,实际派息率并不低。此外,小公司股票市价波动频繁,这对那些短期投资者颇具吸引力。

  (5)选择风险公司股票。风险公司是指从事新产品研制的初创公司。这些公司的命运决定于新产品能否研制成功和能否有销路。若新产品研制成功,销路顺畅,公司会迅速壮大,股东会获得丰厚的股息收益;但若研制失败或产品打不开销路,公司便会一蹶不振,股东便会损失股息,甚至随着公司的停滞和萎缩,股票市价暴跌,投资者可能会赔本。选择风险公司股票的投资者往往带有浓厚的投机性质。

  应当指出的是,由于股份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股息的分派和股价的长期变动有直接关系,因此,作为股票投资者特别是长期投资者应当在投资中十分重视公司经营状况的分析。这种分析通常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公司财务状况的分析,主要包括分析资本金、总资产和净资产自有资本比率、每股净资产、借款及资本准备金在内的各种指标;二是公司股价变动的历史状况分析,这需要搜集股票市场上该公司股价变动的历史资料,目的是通过对过去股价涨跌情况的观察,预测该公司今后股价的变动趋势;三是公司收益状况分析,公司收益是公司经营的成果,也是股东和其他投资者关注的主要目标,反映公司收益状况的指标,主要有销售额、营业利润、金融收支、经常收益、利润,每股利润、每股股息设备投资等。当然,在进行公司经营状况分析时,还应同其他公司进行横向比较,这样才能在股票投资中作出合理的投资对象选择。

  3、债券投资选择

  证券投资者最终选择债券投资通常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无股票市场存在而被迫选择债券投资;财力微薄且无股票投机的能力;财力雄厚,投机能力不强,资金的性质不适宜冒险等。

  当投资者选择债券投资时,他仍然面对选择哪种债券进行投资的问题,这就要求对不同债券的特性做一个比较。

  (1)政府债券。政府债券是由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投资这种债券优点是:风险很小,流动性强,免交收益所得税;缺点是投资收益相对较低。

  (2)金融债券。金融债券是由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投资这种债券的风险较小,流动性强,能够获得比政府债券高,比公司债券低的收益。

  (3)公司债券。公司债券是由公司企业发行的债券。投资这种债券的优点是能够获得比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高的收益,缺点是本金和收益的风险比较大,而且要交纳所得税。

  此外,投资于公司债券同样需要在纷繁的债券种类中作出选择,比如:延期偿还债券能够得到延期阶段的利率高于市场利率的收益;分期偿还债券能够得到本金再投资收益浮动利率债券能够享受相对公平合理的利率水平,分红债券还可能享受红利的分配;可转换公司债券使投资者能够在股份公司盈利丰厚时转换成公司的股东;附新股认购权的债券能够获得优先认股权收益等等。

  (4)国际债券。国际债券是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由国际组织、各国政府、金融机构或公司企业发行的债券,包括外国债券和欧洲债券。投资于这种债券的优点是:风险小,流动性强,欧洲债券和外国政府债券还有免税优惠。不足之处是跨国投资要外汇资金,且有许多外交上的手续和国际惯例需要遵循。

  总之,上述债券是各有特点、利弊并存的。通常,基金投资者、政府投资者和一部分个人投资者,以稳定为着重点,倾向于选择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信誉优秀的公司债券,而金融机构和熟练的个人投资者则倾向于选择既有风险、收益又很好的公司债券进行投资。

证券投资的方法

  1、顺势投资法

  对于小额股票投资者来说,由于投资能力有限,无法控制股市行情,只能跟随股价走势,采取顺势投资法。当整个股市大势向上时,宜做多头交易或买进股票持有;而当股市不振或股市大势向下时,则宜卖出手中持有的股票,以持现待机而动。

  顺势投资法只有在判明涨跌形成中期趋势或长期趋势时才可实施,而在只有短期趋势时,则不宜冒险跟进。有些时候,顺势投资也不遂人意,如,股价走势虽已明确为涨势,但已到涨势顶峰,此时若顺势买进,则可能因迅速的股市逆转而受损;当股价走势肯定为跌势,但也到了回升边缘,若这时顺势卖出,则同样可能因此而受损。因此,采用顺势投资法常常可能因看错趋势或落后于趋势而遭受损失。故此,采用这种方法必须注意两个基本前提:一是善于判断股市涨跌趋势;二是对于这些趋势及早确认,并及时采取行动。这就需要投资者随时观察股市变化的征兆。

  2、摊平投资法

  投资者在买进股票后,如遇股市行情急剧下跌,便会在价格上遭受亏损,但在未卖出了结之前,还没有完全失败,只要经济发展前景仍有希望,耐心地持股等待,总会有扳回成本的时期,甚至还有可能扭亏为盈。如果投资者希望早日收回成本或赚取利润,就可运用摊平投资法。

  摊平投资法就是指在投资者买进股票后,由于股价下跌,手中持股形成亏损状态,当股价再跌一段以后,投资者再低价加码买进一些以冲低成本的投资方法。

  摊平投资法主要有两种方式:

  逐次等数买进摊平法。当第一次买进股票后便被分档套牢,等股价下跌至一定程度后,分次买进与第一次数额相等的股票。使用这种方法,在第一次投资时,必须严格控制,只能投入全部资金的一部分,以便留存剩余资金作以后的等数摊平之用。如果投资者准备分三次来购买摊平,则第一次买入1/3,第二次和第三次再各买进1/3。采用这种方法,可能遇到股市行情变化及获利的机会有几种情况:(1)第一次买进后行情下跌,第二次买进同等数量的股票后,行情仍下跌,就再作同等数量的股票第三次买进,在这以后,如果行情回到第一次买进的价位,即可获利。(2)买进第一、第二、第三次之后,行情继续下跌,不过行情不可能永远只跌不涨,只要行情有机会回到第二次的买价位,就可保本,略超过第二次买进价位便可获利。

  倍数买进摊平法。这一方式是在第一次买进后,如果行情下跌,则第二次再买进第一次倍数的股票,以便摊平。倍数买进摊平可以做两次或三次,分别称为两次加倍买时摊平和三次加倍买时摊平。两次加倍摊平,即投资者把资金作好安排,在第一次买进后,如遇股价下跌,则用第一次倍数的资金作第二次买进,即第一次买进1/3,第二次买进2/3。例如,某投资者开始以每股20元的价格买进1000股,现价格跌落到每股14元,投资者决定在此价位买进2000股,这时平均成本降为每股16元。等股价回升超过每股16元时,即可获利。三次加倍买进摊平的操作方法是指在第一次买进后,遇股价下跌,第二次买进第一次倍数的股票,第三次再买进第二次倍数的股票,即三次买入股票金额的分布是:第一次1/7,二次2/7,第三次4/7。采用三次加倍摊平法,如果在第二次买进时就回升,则只要从第二次买进的价值回升1/3即可全部保本。如果行情到第三次买进后回升,则回升到第三次买进价格时即可获利。

  3、“拔档子”投资法

  这是多头降低成本、保持实力的操作方式之一。所谓“拔档子”就是投资者卖出自己的持有股票,等股票价位下降后再补回来。投资者“拔档子”并非对股市看坏,也不是真正有意获利了结,只是希望趋价位高时,先行卖出,以便使自己赚回自己的一部分差价。通常“拔档子”卖出与买回之间不会相隔太久,最短时间只有一两天,最长也不过一两个月。

  具体地说,“拔档子”投资有两种方法:一是行情上涨一段后卖出,回降后补进的“挺升行进间拔档”,这是多头在推动股市行情上涨时,见价位已上涨不少,或者遇到沉重的压力区,就自行卖出,使股价略为回涨来化解上升阻力,以便于行情再度上升;二是行情下跌时,趋价位仍高时卖出,等跌低后再买回的“滑降间拔档子”,这是套牢的多头或多头自知实力弱于空头时,在股价尚未跌底之前先行卖出,等股价跌落后再买回反攻。

  4、分段交易法

  分段交易法包括分段买进法和分段获利法两种。

  分段买进法。许多投资者采取谨慎小心的策略,他们不是将手中拥有的资金一次性投入购买某种股票组合,而是将所有资金分成若干部分,多次分段买进股票,这就是所谓的分段买进法。具体有两种做法:(1)当股价在某一价格水平时买进一批,然后等股价上涨一小段后再买进第二批,以后依次再陆续买进若干批次,这种分段买进法叫做“买平均高”。(2)与前一种情况相反,在某一股价水平上买进一批,待股价下降一小段后再买进一批,以后再陆续买进若干批次,这种分段买进法叫做“买平均低”。这两种做法的区别是买平均高可以在投入资金时就可同时获得利润,而买平均低则是在价格下跌时先购进,需要等到该股票价格反弹后,方能获得利润。

  分段获利法。对于稳健保守的投资者来说,可以采用这一方法。所谓分段获利法就是当所购买的股票创下新的高价行情时,便将部分股票卖掉,及时赚取相应的价差,再将剩下的股票保留下来,一旦买价呈现疲软时,即使股价下跌,也可以安心持有,因为已有赚得的部分差价,不至于赔得很多。

  有时不少投资者发现所持股票的市场价格上涨时,便急不可待地倾囊抛售,这种做法可能会赚钱很多,但如果估计失误,价位继续上升,就会失去赚更多钱的机会。相比之下,分段分次抛售股票虽然会因价格下落而减少所得利润,但比一次买卖要稳妥,而且,如果股价居高不下时还有可能提高利润率。

  5、保本投资法

  在经济景气不明显,股价走势脱节,行情变化难以捉摸时,投资者可采用保本投资法来避免自己的本金遭受损失。采用保本投资法时,投资者应先估什自己的“本”,即投资者心目中主观认为在最坏情况下不愿被损失的那部分金额,也即处于停止损失点的资金额,而不是购买股票时所支付的投资金额。

  保本投资的关键在于作出卖出的决策。在制订出售股票的决策时,首先要定出心目中的“本”,要做好充分的亏损打算,而不愿亏损的那部分即为“本”,其次是要确定卖出点,即所谓停止损失点。

  确定获利卖出点是针对行情上涨所采取的保本投资策略。获利卖出点是指股票投资者在获得一定数额的投资利润时,决定卖出的那一点。这里的卖出,不一定是将所有持股全部抛出,而是卖出其欲保的“本”的那一部分。

  在第一次保本以后,投资者还可以再确定要保的第二次“本”,其比例可以按第一次保本的比例来定,也可以按另一个比例来定,一般说来第二次保本比例可定低一些,等到价格上升到获利卖出点时,再卖出一部分,行情如果持续上升,可持续地卖出获利,以此类推,可以做多次获利卖出。

  停止损失点是当行情下跌到投资者心中的“本”时,立即卖出,以保住其最起码的“本”的那一点。简言之,就是投资者在行情下跌到一定比例的时候,全部卖出所有持股,以免蒙受过多损失的做法。停止损失点是指当股价下降到持股总值仅等于投资总额减去要保的“本”时的那一点。

  6、投资三分法

  稳健的投资者在对其资金进行投资安排时,最常用的方法是“投资三分法”。这种方法是将其资金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资金存于银行,等待更好的投资机会出现或者用来弥补投资的损失;第二部分资金用于购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作长期投资,其中1/3用来购买安全性较高的债券或优先股,1/3购买有发展前景的成长性股票,1/3购买普通股,用以差价获利;第三部分资金购置房屋、土地等不动产。投资三分法是投资组合原理的具体运用。购买债券或优先股尽管收益有限,但安全可靠。购买具有潜在增长能力的成长股,目的是获取预期丰厚的未来投资收益。购买普通股,目的是希望获得买卖差价收益。

附件列表


3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

上一篇 证券投资者    下一篇 投机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