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跌价准备转回
存货跌价准备转回的处理
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要比较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计算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再与已经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进行比较,要是应该计提的大于已经计提的,就要补提。如果以前导致存货价值减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减值那部分金额应当恢复,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当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存货跌价准备转回相关案例说明
2022年12月31日,原材料的账面成本为1000万元,市场价格为850万元;假设用1000万元原材料生产成商品的成本为1300万元(即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为300万元),商品的估计售价为1270万元,估计商品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为70万元,年末计提跌价准备前,原材料的跌价准备余额为120万元。则年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下:
商品可变现净值=商品的估计售价-估计的商品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1270-70=1200(万元)
因商品的可变现净值1200万元低于商品的成本1300万元,原材料应当按照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计量:原材料可变现净值=商品的估计售价-将原材料加工成商品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商品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1270-300-70=900(万元)
原材料的成本为1000万元,可变现净值为900万元,应保留存货跌价准备100万元;年末计提跌价准备前,材料的跌价准备余额为120万元,故应冲回20万元。账务处理是:
借:存货跌价准备20
贷:资产减值损失20
存货跌价准备概述
存货是企业的重要营运资产,是生产成本跨向市场价值的桥梁。如果一家企业存在比较大的“库存”,从根本上它说明的是企业创新能力的不足以及市场地位的弱势,最终存货跌价,甚至低于成本价,只好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真是糟蹋钱还搭上瞎忙活。从会计角度来看,存货跌价准备是指当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时,表明存货可能发生损失,应在存货销售之前确认这一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库存过高会对公司带来多方面的影响。首先,存货过高积压会占用大量资金,影响企业资金周转,并且存货不能及时变现会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其次,库存浪费主要体现为资金占用所导致的成本和成本利润、成品损耗导致的产品维修、仓储管理的公职人员开销、库存时间延长导致产品过时的成品积压等。这些因素都会对企业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库存是调节利润的大杀器。总之,库存是亏损的万恶之源!
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
存货跌价准备=库存数量×(单位成本价-不含税的市场价)。
1.解释:
(1)单位成本价:指每件存货的成本。
(2)不含税的市场价:指每件存货在正常经营过程中可以售出的金额,扣除销售费用后的金额。
(3)库存数量:指当前库存中每种存货的数量。
当计算结果为正数时,说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价,存在损失,需要按此数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果计算结果为负数,则不需要计提。
2.会计处理
(1)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存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2)转销和转回: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主营业务成本等
转销:当部分存货已经销售时,应同时结转对其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转回:如果后续市场价格上升,导致原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不再适用,可以进行转回。
当期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存货成本-可变现净值)-存货跌价准备已有贷方余额。如果结果为正数,则补提;负数则在已计提的范围内转回。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