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高级搜索
会计百科  >  会计  >  会计信息重要性

会计信息重要性

  会计信息重要性是指,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重要的事项充分、准确地披露;次要事项可适当简化、合并披露。

目录

会计信息重要性概述

  在实务中,如果某项会计信息的省略或者错报会影响投资者根据财务报表作出的决策,此项就有重要性。不同企业的重要性不同,需要职责判断。

  重要性意味着我们在报送各种信息给报表使用者,要报送对他决策有用的信息。

  举例:什么是固定资产,什么当做低值易耗品。

会计信息重要性的解读

  重要性作为会计信息的重要筛选机制,可以降低大量冗余信息对重要信息的干扰,使企业财务报表更具时效性,更贴合真实的经营状况。作为会计信息提供的普遍约束,重要性贯穿于会计信息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整个过程,直接影响着企业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质量。重要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和报表编制应基于真实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对资产、收益等具有重大影响以及能够影响报表使用者作出合理经济决策的重要事项,都应按照规定的会计程序和方法处理,并在财务报告中予以充分和公允的披露。例如:涉及到交易数目比较大的,销售给关联方企业的产品,其销售额能够在企业总体销售净收入当中占据相当大比例的,应将这些关联方之间的交易性质在报表上面显示披露。但由于现有准则对重要性的标准界定模糊,缺乏重要性判断的衡量标准和操作规范,需要依靠会计人员根据经济业务的性质和金额来选择契合的会计处理方法,导致实际核算工作存在较强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明确重要性的标准,将会计核算与重要性原则有效融合对提高会计核算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在企业会计工作中应用重要性原则不仅能为会计人员提供正确的判断依据,还能够对企业管理决策产生重大影响。要进一步深化重要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企业应加强管理者和员工对重要性原则的了解,使其从根本上认同重要性原则的有效性,自觉应用重要性原则开展各项工作,充分发挥会计重要原则的作用,达到简化核算,节约人力,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会计信息重要性的应用

  重要性的应用需要依赖职业判断,企业应当根据其所处环境和实际情况,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加以判断。

  1、性质方面判断重要性要结合行业状况和经济环境等

  举例:

  海天味业采取先收款后发货的销售模式,预收账款直接与收入相关,所以占资产比重很大。

  如果海天味业2029年末预收账款金额为30亿元,而2030年末预收账款变为1元,即使金额很小,但结合其历史数据及业务模式就需要在财报中重点披露预收账款及销售模式的变化等信息。

  2、金额方面判断

  举例:

  企业2029年和2030年的收入均为1亿元,2030年发现2029年漏记一笔账,影响金额是100元。

  如果不考虑重要性,按会计准则规定应作为差错更正去调整2029年的报表。

  但根据重要性要求,由于金额占比极小,所以直接将差错在2030年当年改正即可。

附件列表


0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

上一篇 会计信息可比性    下一篇 会计信息谨慎性

参考资料

[1].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14年修改)|中国政府网   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4/content_2775514.htm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