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税负
中观税负水平的变化
对于微观和中观税负水平的变化,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不同产业和行业税负水平逐步合理化。由于产业与行业情况不同,国家税收政策在一定时期分别采取鼓励政策、限制政策或者中性政策是理所当然的。行业和产业的税收负担在尽可能消除非主观因素带来的超额利润。
2、不同经济类型税负水平悬殊逐步缩小。原本内资重于外资,国有重于民营,以及同行业不同企业的片面的税收优惠政策与市场经济的公开、公正、公平原则相悖,造成的人为税负畸轻畸重问题逐步被消除。
3、不同地区税负水平逐渐趋于公平。从经济发展快慢与税收相应增加的规律分析,东部地区绝大部分省市中观税负水平已经事实上高于全国和其他地区。三大经济带中,东部税收负担最高,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税收负担。
中观税负、宏观税负和微观税负的比较
中观税负是介于宏观税负和微观税负之间的一个概念,即某个地区、国民经济某个部门或某个税种的税收负担。合理确定地区、行业的中观税负有利于确立良好的经济区域结构和产业结构,推进经济的高速、平稳发展。
宏观税负,是指一定时期私人部门因国家课税而放弃的资源总量,通常可用一定时期的政府课税总额或政府课税总额占同期GDP的比重加以表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税负也从总体上代表着政府对整个社会财富的占用程度及在经济中的地位,并因此而成为所有财税问题的核心问题。
微观税负,是指某一纳税人在一定时期或某一经济事件过程中,所缴纳的全部税收,占同期或该事件的经济收入的比例。微观税收负担的纳税主体一般是具有某种共同特点或彼此间关系密切的某类纳税人,而不是单个纳税人或无关联性的纳税人。研究微观税收负担,目的是要解决微观经济领域中税收负担的公平合理问题,从而维护市场机制,促进市场经济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
微观税负又称为狭义税负。微观税负是从纳税人的角度考察企业、个人等微观经济主体的税收负担水平。合理确定微观税负比例,有利于调动纳税人的积极性,保持合理的利润水平。
税负
税负,亦称税收负担,是因国家征税而造成的一种经济负担。税负是国家税收对社会经济发生影响的结果,是国家税收所反映的经济分配关系的一个表现方面。也称为税收负担率,是应交税费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
由于税收是无偿的,是国家对纳税人所占有的社会商品或价值的无偿征收,因而,对纳税人来说,必然存在一个税收负担多少的问题。税收负担是指纳税人应履行纳税义务而承受的一种经济负担。税收负担是国家税收政策的核心。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