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服务贸易限制指数
数字服务贸易限制指数,经合组织(OECD)数字贸易研究所于2019年公布了2014-2018年全球46个经济体、22个服务领域的数字服务贸易限制指数,将影响数字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限制措施分为5大类:基础设施和连通性、电子交易、支付系统、知识产权、其他影响数字化服务贸易的壁垒。该指数取值区间为0-1,取值为0表明数字服务贸易和投资完全开放,取值为1表明完全不开放,取值越高表明限制越严。
数字服务贸易概述
数字服务贸易,简单理解即货物贸易数字服务和服务贸易数字化两部分构成。包括跨境电商的平台服务及金融、保险、教育、医疗、知识产权、其他商业服务(如共享中心、客服中心、人力资源服务等)等线上交付的服务。
随着新一代技术革命快速发展,货物贸易背后指向了技术、金融、数据、知识产权等,2019年中国数字贸易进出口规模达到了2036亿美元,占服务贸易总额的26%。制造业数字化服务在不断深化,服务数字化在快速推进,比如跨境电商、直播电商、远程数字、服务外包这些新的服务模式在两位数增长。当前,以下四方面是数字服务贸易寻求突破的关键领域。
1、数据确权和认证
数据流的确权是基础,政府要搭建一个政策制度体系,引领和规范确权和认证有序发展。标准就是话语权,要构建多层次的综合标准体系,提升我国在数据流领域的数字评估,提升我国制造业国际上的主动权和影响力,建立研制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可从易到难循次渐进,比如先交易以数字形式存储的资产:各种数字化的数据、软件代码、文档、图片、音频对象;以数字化的形式流通的资产,如数字化的供应链金融权益、文艺收藏品。
在这一阶段,政府授予行业组织去实施确权和认证的不同标准,提出收集、检测、算法、评估的行业办法,组织企业实施并得到企业认可。企业规范使用数据,最终才能为数字流形成产业,为实施数字税构成坚实的税基。达到这一步才真正称得上数据是生产要素,是生产力。
2、企业外网络服务普遍化
传统制造业外网络主要提供商业信息的沟通,企业的信息系统也都部署在内网络上,企业外网络连接对象少,服务单一,这是工业互联网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随着云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信息系统正在外网化,越来越多IT软件也都基于互联网上云提供服务,未来海量设备的远程监控、维修、管理、优化等业务都将基于制造业外网络开展。外网络建设只欠“最后一公里”。
解决企业分支互联问题。提供差异化服务能力(分钟级按需服务、端到端切片)、确定性网络(带宽、时延、抖动)服务能力,满足企业分支互联需求。解决数据中心互联问题。提供强大的编程接口,以允许应用程序提供网络资源以满足服务级别协议和监视网络性能。解决企业上云问题。新型的网络体系结构:软件定义网络(SDN)能为公有云、私有云以及越来越丰富的混合云应用提供高效的解决方案,为企业客户提供快速云接入。解决网络安全问题。加快推进数据加密、访问控制、漏洞监测等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增强平台对非法入侵的甄别和抵抗能力。明确数据主权归属,防止信息泄露。清晰界定权利和义务边界,尊重用户的信息隐私和数据主权,提供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平台服务。保障平台稳定可靠运行。综合利用数据备份与恢复、冗余设计、容错设计等方法提升平台运行质量。
3、探索RCEP背景下的人民币跨境支付
RCEP协议国家面临关税下降,直接推动跨境电商发展,进而跨境支付规模将会成倍增长。但是目前两个问题提上日程,一是人民币和东盟国家的货币协同发展不够,二是现有SWIFT渠道的清算链条长,导致了跨境支付的时效低成本高。为此我们要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一个东盟国家共同参与的统一的跨境支付渠道,向客户提供支付统一标准平台,在同一平台下提供支付即结算服务。
可以促进大湾区设立数字资产交易中心与人民币国际化结合,再次发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桥头堡”的作用,推进专利技术、软件产品、专业服务产品等数据资产的跨境流动,助推数字人民币国际化的加快覆盖和使用。
4、加快中间品贸易数字化转型
全球制造业进出口,中间品贸易占80%,我国制造业的中间品贸易70%以上,当前我国制造业产业链主要集中在下游的加工、组装和中低端的制造领域,在上游的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核心技术、设备、主要软件等方面仍然受制于人,这种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近几年中间品贸易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在加快,企业产品使用条形码认证、芯片溯源,确保产品质量和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广州市艾利包装有限公司生产的芯片和条形码标识占到贸易额的70%,比如茅台酒使用了它的防伪芯片,几乎百分之百的实现原产地品质。
培育新型的中间品贸易来加强供应链建设十分必要,要采取促进价值链向高端攀升,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构建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体系,加快形成世界领先制造业的产业集群。
借助RCEP创造第二次腾笼换鸟的中间品贸易产能转换,加深亚太区域内供应链的整合,RCEP这个经济体的供应链联系比以往更加紧密,形成更精细更完整的产业链分工体系来去降低最终产品的生产成本。RCEP中间品贸易深度融合有助于中国将低端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迁出,也帮助中国进口高端中间品,未来区域分工中国逐步向中高端产业,东盟国家发展中低端产业这样的一个产业链过度。东盟成为以中国为中心的大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