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损耗
合理损耗即正常损耗,指标的物正常磨损、挥发、氧化。“合理损耗”包括原材料、产成品等损耗,由于无专门规定,具体损耗量由各个企业根据日常盘点确定,不考虑非正常损耗,同一种存货由于各个企业保管条件不同,合理损耗量也不同,这往往成为偷税企业应对税务人员最佳解释。正常损失,指的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的货物或应税劳务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正常损耗。
合理损耗的会计分录
1、企业对存货进行盘点并发现合理损耗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2、企业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借:本年利润
贷:管理费用
企业对存货的合理损耗进行处理时,应当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以及“管理费用”等科目进行核算。其中“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主要核算企业在清查财产过程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盘盈、盘亏和毁损的价值,而“管理费用”科目主要核算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支出金额。
合理损耗和其他毁损、短缺的会计处理的区别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