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货策略
订货策略(order policy)是决定批量大小和其他订货相关因素的一系列程序,指的是物料的订货方式。
常见的订货策略
比较常见的有5种订货策略:
(R,Q)策略
是指对库存进行连续性检查,当库存降低至订货点水平R时,发出数量为固定批量Q的新订购,每次订货的数量不变,都为固定批量Q。适用于需求量大、缺货费用较高、需求波动性很大的情况。
(R,S)策略
是指连续检查库存,库存降低到订货点水平R时,开始订货。订货后使最大库存量保持不变,即为常量S。
(t,Q)策略
是指每隔一段时间(t)检查库存,并补充Q量的库存。
(t,S)策略
是指每隔一段时间(t)检查库存,并发出一次订货,把现有库存补充至最大库存水平量。
(t,R,S)策略
该策略是(t,S)策略和(R,S)策略的综合,这种策略有一个固定的检查周期t、最大库存量S、固定订货点水平R。当经过一定的检查周期t,若库存低于再订货点,则发出订货,否则,不订货。订货量的大小等于最大库存量减去检查时的库存量。
订货批量
订货批量就是一次订货的数量。它直接影响库存量的高低,同时也直接影响物资供应的满足程度。在定量订货中,对每一个具体的品种而言,每次订货批量都是相同的,通常是以经济批量作为订货批量。
经济订货批量(EOQ),即Economic Order Quantity是固定订货批量模型的一种,可以用来确定企业一次订货(外购或自制)的数量。通过平衡采购进货成本和保管仓储成本核算,以实现总库存成本最低的最佳订货量。当企业按照经济订货批量来订货时,可实现订货成本和储存成本之和最小化。
订货批量概念是根据订货成本来平衡维持存货的成本。了解这种关系的关键是要记住,平均存货等于订货批量的一半。因此,订货批量越大,平均存货就越大,相应地,每年的维持成本也越大。然而,订货批量越大,每一计划期需要的订货次数就越少,相应地,订货总成本也就越低。把订货批量公式化可以确定精确的数量,据此,对于给定的销售量,订货和维持存货的年度联合总成本是最低的。使订货成本和维持成本总计最低的点代表了总成本。上述讨论介绍了基本的批量概念,并确定了最基本的目标。简单地说,这些目标是要识别能够使存货维持和订货的总成本降低到最低限度的订货批量或订货时间。
购进库存商品的经济订货批量,是指能够使一定时期购、存库存商品的相关总成本最低的每批订货数量。企业购、存库存商品的相关总成本包括购买成本、相关订货费用和相关储存成本之和。
经济订货批量的公式:
订购点=前置时间内的总需求+安全库存。
具体来说,前置时间内的总需求是指在订货提前期内,企业预计需要的库存量。安全库存则是为了防止由于不确定因素(如突发性大量订货或供应商延期交货)影响订货需求而准备的缓冲库存。
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经济订货批量(economic order quantity,EOQ)模型,又称整批间隔进货模型,最早由哈理斯(F.W.Harris)于1915年提出,是目前大多数企业最常采用的货物订购方式。该模型适用于整批间隔进货、不允许缺货的情况。
在该模型中,某种物资单位时间的需求量为D,存储量以单位时间消耗数量D的速度逐渐下降,经过时间T后,存储量下降到零,此时开始订货并随即到货,库存量由零上升为最高库存量Q,然后开始下—个存储周期,形成多周期存储模型。
企业每次订货的数量大小直接关系到库存量的水平,同时也关系到库存总成本的大小,然而订货数量的减少会使订购次数增加,用于订货的成本也会相应地增加。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可以求解出科学的订货批量,使得保管成本和订货成本之和达到最小,帮助企业在库存问题上做出正确的决策。
EOQ的管理要求:
1.确保订货量的精确无误与可靠性,以规避库存过剩或不足的风险。
2.稳固并强化供应链的稳定性与可靠性,预防供应链中断或延迟的发生。
3.提升生产计划的精准度与可靠性,确保生产过程顺畅,避免延误或停滞现象。
4.严格控制库存成本,以有效管理并避免过高的库存费用。
EOQ模型虽然因其有效性和悠久的历史而广受推崇,但并非无敌,它同样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缺点。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