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
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是指按照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对以前各期追溯计算的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应有金额与现有金额之间的差额。
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的概念理解
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可以分解为下列两个金额之间的差额:(1)在变更会计政策当期,按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对以前各期追溯计算,所得到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金额;(2)在变更会计政策当期,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金额。
上述留存收益金额,包括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以及未分配利润各项目,不考虑由于损益的变化而应当补分的利润或股利。例如,某企业由于会计政策变化,增加了以前期间可供分配的利润,该企业通常按净利润的20%分派股利。但在计算调整会计政策变更当期期初的留存收益时,不应当考虑由于以前期间净利润的变化而需要分派的股利。
在财务报表只提供列报项目上一个可比会计期间比较数据的情况下,上述第(2)项在变更会计政策当期,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金额,即为上期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期初留存收益,可以从上年资产负债表项目中获得;需要计算确定的是第(1)项,即按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对以前各期追溯计算所得到的上期期初留存收益金额。
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的计算
累积影响数通常可以通过下列步骤计算获得:
第一步,根据新会计政策重新计算受影响的前期交易或事项;
第二步,计算两种会计政策下的差异;
第三步,计算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
第四步,确定前期中的每一期的税后差异;
第五步,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会计政策变更概述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
一般情况下,企业在不同的会计期间应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不能随意变更会计政策。
企业不能随意变更会计政策并不意味着企业的会计政策在任何情况下均不能变更。
会计政策变更,并不意味着以前期间的会计政策是错误的,只是由于情况发生了变化,或者掌握了新的信息、积累了更多的经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能够更好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如果以前期间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是错误的,则属于前期差错,应按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处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企业可以变更会计政策:
1.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法定变更)
采用2017年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企业,应在履行了合同履约义务,即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确认收入。
2.会计政策的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真实)、更相关(有用)的会计信息(自愿变更)
对会计政策的变更,应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等类似机构批准。如无充分、合理的证据表明会计政策变更的合理性或者未经股东大会等类似机构批准擅自变更会计政策的,或者连续、反复地自行变更会计政策的,视为滥用会计政策,应按照前期差错更正的方法进行处理。
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形:
1.本期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将自用的办公楼改为出租,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而是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2.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者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如少量低值易耗品,一次摊销法改为五五摊销法)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